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78 条
-
本·质:读丁琳的油画
-
作者:
谭根雄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宁静致远
视觉形象
社会时尚
画家
心路历程
现代艺术
情感表现
现代观念
拘泥形式
江南古镇
-
描述:
向社会兜售、或营造某种现代观念而谋生的人,必然是媚俗社会的利益,怜悯的却是真正的艺术,其实质:这是一种文化的颓废。 作为画家的丁琳,因此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她画自己所要表现的艺术,用自己的良知印合自己的灵魂,抛开社会时尚,在画布上宁静致远。
-
印象派大师德加与芭蕾舞女
-
作者:
王耕夫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剧团
德加
画家
色变
现代艺术
印象派
芭蕾舞女
舞蹈
19世纪
雕塑
-
描述:
说到印象派大师爱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舞蹈演员。那些曾在画面上轻盈、飘逸的芭蕾舞演员,以准确生动的造型把握,表现他对于“运动”及运动中的光
-
关于建立中国艺术史学的构想(代序)
-
作者:
王琪森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契
构想
戏剧
南北宗
宋杂剧
代序
艺术现象
原始彩陶
中国艺术史
研究视角
-
描述:
一、构想的缘起 我平时喜好美好,设想用美学观点来审视一下中国艺术史的发展轨迹。于是想寻找一本中国艺术通史类的著作来参阅,即使是简单的小册子也可,只要将中国艺术史的几大门类如绘画、书法、雕塑、文学、戏剧、音乐等综合在一起论述即可。 带着这个愿望,我来到了上海最大的一家图书馆,在目录查寻处整整泡了一天,但结果是个空
-
试探藏族宗教艺术的特征
-
作者:
刘志群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宗教
藏族
象征
护法神
雪域
宗教艺术
藏传佛教
苯教
宗教祭祀
绘画
-
描述:
由于我国藏族所聚居的雪域青藏高原之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演变和独特文化发展,形成了藏族艺术“实际上大部分是宗教艺术”,无论是音乐、舞蹈、戏剧、说唱、建筑、绘画、雕塑,包括其它品类的文化艺术,无不与宗教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地“用宗教的形式表现美好的理想,以超现实的手法表达现实的原望”,并自成庞大而系统、严整而缜密的体系。本文拟对藏族宗教艺术的特征试作若干论探。
-
风格、人格与艺术技巧:漫谈油画鉴赏
-
作者:
林鸢
来源:
学问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画家
艺术技巧
波洛克
超级写实主义
艺术群体
伦勃朗
抽象表现主义
时代精神
绘画形式
卡拉瓦乔
-
描述:
面对一幅油画,许多人会感受到画家的思想和感情;会感受到画面带来的震撼和冲击;会感受到艺术的纯真与纯美。然而,一件好的作品的诞生,是艺术家的风格、人格和艺术技巧的综合体现。欣赏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既要把握作品产生的时代特
-
中国民间木雕艺术
-
作者:
孙建君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吉祥图案
民间美术
木雕艺术
表现形式
地方特色
人物形象
民居建筑
建筑装饰
中国民间
戏曲
-
描述:
我国木雕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可惜由于木质材料容易朽蚀,早期的作品保存下来的很少。70年代,曾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件距今约7000年前的木雕鱼,长11厘米,宽35厘米,厚2.7厘米,周身阴刻圆涡纹,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木雕艺术品。此外河南信阳战国墓也出土了一件半人半兽的守墓神“强梁”和一件联尾兽。而在南方楚国,木雕的应用更为广泛,例如湖南长沙战国墓中就出土过在《礼记》中被称为“鉴床”的木雕花板,其图案样式与当时的青铜纹饰与漆器纹饰基本相同。至汉代,甘肃武威出土的百余件木涌,则更具生活气恩。到了隋唐时期,木雕成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更多地见于宫殿及寺院,同时也用于几、箱、橱等家具装饰。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使世俗小品的雕刻得到长足发展。明清时期,木雕更多地用于民居建筑及家具上,当时的寺庙、会馆及一般民居,至今仍保留下来不少精美的木雕饰件。最著名的如安徽毫县大关帝庙戏楼,被公认为集清代建筑装饰雕刻艺术之大成。此外,还有以表现戏曲人物为主要题材、以浮雕为主要技法的浙江东阳木雕,以及以花鸟鱼蟹为主要题材、以多层次楼空雕刻为主要技法的广东金漆木雕。当时有一种灯担木雕,是指旧时江南地区的一种专为人家喜庆宴会...
-
具有个性化色彩的艺术——卓国平和他的雕塑
-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创作规律
人体曲线
个性化
时代生活
艺术形式美
小型雕塑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人物形象
-
描述:
、中山、东莞和顺德等城市一些为同行所称赞,被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大中小型城市雕塑,他的一些参加国内外有影响的美术展览,并在报刊发表室内外雕塑作品所显示出来个人艺术风格,就是卓国平人品和个性的最形象和最生动的体现。
-
还原的 或是本质的——谈李富军的石材雕塑
-
作者:
刘德清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临朐
思考与探索
历史文化
玛雅人
文化因素
象征品格
极端化
公众艺术
红丝石
纯艺术
-
描述:
丝砚的原料,色泽红润,质地细腻,花纹类似木纹、水纹,有时象水花从水底泛开,有时如宇宙的氤氲之气,有一种难言的美感和韵律,现在国内仅山东临朐一地尚有少量,且个小层薄。出生于青州的李富军,对这种石头熟悉而富有感情,摩挲于手掌间常有许多遐想。对于石材的处理,他极力
-
蓝天中那永恒的白云
-
作者:
庄征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大拙
织构
六十年代
美术学院
波音777
X山
云朵
大象无形
雕塑
天中
-
描述:
波音777客机平稳得如同凝固在蓝天之中.从舷窗放眼望去,丽日当空,白云似海,远处巍峨的云朵好似珠峰般屹立天际,如此辉煌,如此壮丽,如此圣洁,又如此崇高.夏云多奇峰,造化无极也!令人思潮起伏,浮想联翩.我忽然想起六十年代初在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时做的一个梦,在梦里我的雕塑如洁白的云朵飘浮在蓝天之中,光芒四射,熠熠生辉.我常常做梦,但忘得很快,唯独这蓝天白云之梦永不忘怀!三十多年过去,这梦中的意境竟然成了我一生的追求雕塑于环境就如白云于蓝天般和谐与
-
“当代艺术中的书法:诸多的可能性”笔谈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法创作
中国书法
传统派
现代派
当代艺术
书法艺术
抽象艺术
现代书法
作品
“学院派”
-
描述:
以及有关的一切变化上,取得了极为出色的成就。这既是对人的认识的深化,同时又是对人进行定义的过程。此外,雕塑所定义的对象也在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