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48 条
-
画如其人
-
作者:
牟群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眼
文化委员会
画家
无产者
赫尔岑
艺术家
列宾美术学院
说英语
油画
画如其人
-
描述:
,在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和列宾美术学院教授们的画室里,在市政府文化委员会,在艺术节的讲台上,在诗人、音乐家们的沙龙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位不明国籍的艺术家瘦弱的身影,这就是俞可。俄国人见他说日语,中国人见他说英语,他推一下金边眼镜,非常慎重地说道:“请注意!你应该对我说汉语。”
-
三侠五义
-
作者:
清 石玉昆著
陈世杰 任曼校点
来源: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侠义小说(地点:
年代:
中国
长篇小说(地点:
清代)
章回小说(地点:
-
描述:
本书作者石玉昆,字振之,天津人,因为他久在北京卖唱,以致于被误认为北京人。大致生于清代嘉庆十五年,死于同治十年,活动于1810年至1871年间。石玉昆是晚清著名的说唱艺人,人称“石先生”。他的说书
-
靳尚谊油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
我不知道
茅盾文学奖
中国文学
文学之路
陕北人
路遥
对我说
人物塑造
《平凡的世界》
-
描述:
靳尚谊油画作品
-
说明文中的四种描写方法
-
作者:
贾书荣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石拱桥》
集中与分散
工笔细描
说明文
渗透式
重庆
描写方法
语言色彩
点缀式
架空索道车
-
描述:
说明文中的描写灵活多变,或集中与分散安排,或与说明紧密结合,或渗透在说明中。这种描写的语言色彩浓淡皆宜,或轻描淡写,或浓彩渲染,或简笔勾画,或工笔细描。下面就说明中的描写方法介绍几种。 1.白描式
-
结尾含蓄美浅议
-
作者:
许爱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资本主义
含蓄之美
表现形态
含蓄美
《羊脂球》
作品
孔乙己
盛唐诗人
短篇小说
-
描述:
:“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也就是说,文章的结尾要有丰富深厚的内容,经得起咀嚼,能启发读者想象和思考,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止”的境地。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清音有余”,意即真正感人的作品,其结尾往往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含蓄之美。
-
浅议二次根式的化简
-
作者:
万家练
文志杰
来源:
时代数学学习(7年级)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简
浅议
题设
代数式
意义
二次根式
原式
说明
字母
取值范围
-
描述:
~~
-
哥本哈根格菲安女神雕塑(水彩画)
-
作者:
魏大中
来源:
世界建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
神话故事
向远处
水彩画
瑞典
各不相同
空间感
哥本哈根
据传说
雕塑
-
描述:
哥本哈根格菲安女神雕塑(水彩画)魏大中这座建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大型喷泉雕塑,气势雄伟壮观。大水池中的一组铜雕是一位农妇赶着四头耕牛,在吃力地拉犁耕作。当人们向它走去,首先听到的是轰鸣的喷水声,走近水池,水雾会飞践到脸上、身上,使人愉悦、陶醉,更使人...
-
也谈微型小说的作法--评《国画风波》
-
作者:
李保初
来源:
写作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型小说
情节
现实意义
爱国主义
国画
正义感
民族气节
五星红旗
关键性
民族仇恨
-
描述:
大海掀浪易,尺水兴波难。微型小说困篇幅短,情节促,要写得玲珑剔透,清新可喜,隽永可读,旖旎可爱,实在是不容易。构思是关键性决定性的一环。先要有触动,有发现,有寄意。而且这寄意还要新,要有相当的深度
-
邱大哥,我的好兄弟!
-
作者:
何海泉
来源:
警察天地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兄弟
景德镇
认不出
说不出
母亲
婆婆
见母
孝心
生儿
汤圆
-
描述:
1996年12月10日,我79岁的母亲黄糯女在生命弥留之际,嘴里呼喊的竟是一位民警的名字——邱娥国。面对我们几个来自九江、景德镇、福州的亲生儿女,她却一个也认不出来。面对这种情景,我们这些作儿女的感到万分悲痛和愧疚,一起跪在了母亲的床前,抱头痛哭:“娘呀,娘呀,并非儿女无情,实在是工作在外,没有尽到孝心,我们对不起你老人家呀……”
-
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方法
-
作者:
梁帮福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交关系
无产阶级专政
一国两制
国际社会
利益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世界和平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外交谈判
驻外使节
-
描述:
从人类历史来看,国际社会的成员国因为政治、经济、领土、文化、历史、宗教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经常发生冲突,干戈不息。但是国际社会并没有陷入不间断的战争之中,即便是各国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保留在必要时诉诸武力的意向,而且即便是在某一地区,几乎总会有战争发生,然而大多数国家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和平相处的。世界各国在传统上一直有范围广泛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可供利用,自上个世纪中期以来尤为如此。这些方法包括外交谈判、诉诸“斡旋”;第三国的调停或和解;依照商定的规则进行仲裁;根据得到承认的国际法规进行司法判决;运用外交或经济制裁,如召回驻外使节断绝外交关系、实行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