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记】搜索到相关结果 25 条
-
给新闻装上“豹尾”
-
作者:
李德森
来源:
中国记者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过秦论》
《岳阳楼记》
古代散文
初唐四杰
宾王
试举
提问式
千古传诵
徐敬业
秦王朝
-
描述:
我国历代文章大家的作品,都很重视开头和结尾,形象化的说法叫“凤头豹尾”。凤头,言其玲珑多姿,华丽多彩,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豹尾,比喻刚健有力,简洁明快,毫不拖泥带水。新闻要写好导语,把最新、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这已是众所熟知的规律,但对于写好新闻的结尾,却往往被记者、编辑所忽视,软弱
-
梨园“喜”事
-
作者:
陈明虎
马中原
来源:
剧本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记
剧团
台词
梨园
葫芦
朋友
南京
学术交流
-
描述:
小巧玲珑,饱满深邃,人物际遇令人啼笑皆非,令人感慨万端、深深同情那位县剧团编剧
-
快速凝固Cu-Zn-Al形状记忆合金
-
作者:
金嘉陵
邵自昌
来源:
金属学报(A辑)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快速凝固
马氏体转变
透射电镜
形状记忆合金
晶粒尺寸
扫描电镜
温度曲线
热处理
水淬处理
形状记忆性能
-
描述:
采用快速凝固工艺制取了不同规格的Cu-24.9wt-%Zn-4.5wt-%AJ合金带材、并通过应力-应变曲线、电阻-温度曲线、光学金相、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该合金的形状记忆性
-
读苏轼的《石钟山记》
-
作者:
韩兆琦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县尉
石钟山
长江
宋神宗
游记
江西省
鄱阳湖
团练
实地调查
河南省
-
描述:
可能经过这古今闻名的石钟山,也才有可能给我们留下这妙笔生花而又机趣动人的《石钟山记》。这是一篇游记,但它和一般游记不同,
-
景德镇早期白瓷向青白瓷过渡考略
-
作者:
罗学正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变过程
景德镇
中国陶瓷
装烧工艺
典型器物
青白瓷
文献记载
北宋
瓷器
影青瓷
-
描述:
据文献记载,景德镇瓷器在唐代已大量生产。但从景德镇烧造遗址和遗物分析,还未见到唐代的典型器物,而只是五代以后的制品。从这些五代至北宋的早期窑业堆积来看,是以青瓷—白瓷—青白瓷的序列发展的。研究这个发展、演变过程,有利于搞清楚景德镇早期陶瓷烧造工艺的历史面貌。
-
“油画教学札记”图例
-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例
札记
油画教学
-
描述:
“油画教学札记”图例
-
关于飞来峰造像若干问题的探讨
-
作者:
劳伯敏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造像
卢舍那佛
飞来峰
唐僧取经
浮雕
题记
罗汉
北宋
喇嘛教
石窟造像
-
描述:
飞来峰造像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石窟造像群,由五代、宋、元时期三百余尊造像组成,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多。它位于浙江杭州著名风景区飞来峰的东、北两麓,散布于青林、玉乳、龙泓、射旭、呼猿诸洞内外及沿溪涧的岩壁上。关于飞来峰造像,学术界已作过很多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1981年,笔者参加了对该
-
长武县发现两件纪年铜造像
-
作者:
张燕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陕西省
北魏
纪年
坐像
长武县
火焰
题记
高浮雕
造像
供养人
-
描述:
陕西省长武县征集到两件有纪年的铜造像,现存长武县昭仁寺文管所。 1、北魏景明三年造像此为释迦多宝并坐像。通高14.5、宽6.4厘米。佛高浮雕。均束髻,面方圆,带微笑。着圆领通肩袈裟,手施禅定印,结跏
-
明代景德镇民间青花制瓷业述略
-
作者:
甄励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记述
天工开物
官窑
青花瓷器
宋应星
民间青花
明代
制瓷业
江西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中心."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目之曰:"四时雷电镇".明人王世懋在《二酉委谭》中这样记录景德镇当时烧造瓷器的繁荣景观."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同代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则这样记述着景瓷的贸易情况,说明了明代
-
激烈,但不野蛮—巴塞利茨访问记
-
作者:
冈特·恩格尔哈特
辛蔷
陈钢林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家
收藏家
野兽派
破坏者
最高纪录
博览会
批评家
威尼斯
表现力
访问记
-
描述:
“放毒者、破坏者、蜕化者得到我的尊敬。”——格奥尔格·巴塞利茨1961.11 柏林 把45岁的画家、雕刻家格奥尔格.巴塞利茨看成新野兽派的创始人之一,是很不确切的。巴塞利茨认为自己是个螭螭独行者,外界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对他都无所谓。他那形象倒置而又富于表现力的油画却不仅为他的中年同行,而且也早为批评家和收藏家所承认。巴塞利茨参加过两年一度的威尼斯和圣保罗国际艺术博览会,还三次应邀参加了“多库门培”,作品身价随着每次展览而递增,最高纪录竟达430,000马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