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对通俗文学的再评价
作者: 林为进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人生   文学作品   内容与形式   通俗文学   文学创作   艺术形式   石川达三   专业性   通俗化   传记文学  
描述: 1“通俗文学’,只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与哲学、美学、社会学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相比较,文学本来就是一种通俗化、大众化的艺术形式。除属于现代新兴起的电影、电视外,即使是与美术、音乐、舞蹈、雕塑、戏曲
观“中国油画展”
作者: 沈柔坚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所长   油画艺术   作者   艺术性   画展   新记录   作品   发展时期   不同地域   中国油画  
描述: 我国首次举办的“中国油画展”展出20天期间,观众突破13万人次,创我国美展史的新记录。她标志着中国油画艺术在新的发展时期进入一个较高的层次,打破了以往的单一和单调,不同地域的作者的作品呈现了各自不同
缤纷五彩万里游
作者: 周文珊著   来源: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游记   现代   世界   选集  
描述: 缤纷五彩万里游
乔治·钦纳里—19世纪亚洲历史的记录者
作者: 塞萨尔·纪廉—努涅斯   冯晓慧   来源: 文化译丛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洲   记录   东方   再现   历史上   速写   聚集   世纪   国画家   油画  
描述: 从他的油画和速写中,我们又看到了东方历史上那不寻常的年代。英国画家乔治·钦纳里于1802年他28岁时到了东方,直到1852年去世。他那数千幅油画和速写生动地再现了19
不雕明月 明月自出——读《核舟记》札记
作者: 邓星雨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神宗   劳动人民   弥勒   湖北省   苏轼   左手   雕刻艺术   札记   我国古代   王叔远  
描述: 《核舟》是一篇玲珑剔透的佳作。作品赞颂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度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核舟》的雕刻艺术是精巧绝伦的。今将“奇巧人”不雕明月而明月自出的雕刻技法进行剖析,愿同古典文学爱好者共同欣赏。据魂学洢记述:《核舟》为“奇巧人”王叔远所雕。王叔远的《核舟》雕刻的题材
戏剧节奏与情绪记忆
作者: 方舟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绪记忆   人物性格   艺术品   舞蹈   姿势   黄瓜   各种因素   戏剧节奏   日常生活   音乐  
描述: 的变化。你还记得列奥那多·达·芬奇的那幅《最后的晚餐》吗?你注意到这幅画里不同的手的姿势吗?这里单单手的姿势就有二十六种位置的变化,其中二十三种变化是可见的,三种是不可见的。如果你能将这些不同的姿势记在心中,并能运用自如地将这些手从这一姿势改变到那一姿势,找出每一个改变对于人物性
中国油画进入较高层次
作者: 沈柔坚   来源: 文汇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邹容   三层楼   廖仲恺   黄兴   朱执信   蒋翊武   章炳麟   宋教仁   陆皓东   访问记  
描述: 中国油画进入较高层次
生机勃发的中国油画
作者: 詹建俊   来源: 文汇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邹容   三层楼   廖仲恺   黄兴   朱执信   蒋翊武   章炳麟   宋教仁   陆皓东   访问记  
描述: 生机勃发的中国油画
油画繁荣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 闻立鹏   来源: 文汇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邹容   三层楼   廖仲恺   黄兴   朱执信   蒋翊武   章炳麟   宋教仁   陆皓东   访问记  
描述: 油画繁荣的意义与价值
沈寿及其刺绣艺术
作者: 张道一   来源: 艺苑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考工记   南洋劝业会   女红   艺术   意大利   刺绣工艺   妇女   清政府   作品   工艺美术  
描述: 在我国工艺美术的发达史上,刺绣是一个大类。而锦绣联称,用来形容祖国的山河之美,可见它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考工》称五彩备谓之绣,说明是从其华丽精美的程度而论的。引线穿针本是妇女的女红。女红亦即女工,即所谓女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