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火红年代的陶瓷记忆
作者: 左仲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见证   艺术瓷   年代   江西省   记忆   景德镇市   陶瓷工人   颜色釉   小汽车  
描述: 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博物馆的诞生,源于一辆刚出厂就被埋入地下的崭新汽车。2001年,李胜利在南昌与一位朋友聊天时,对方称当地前不久兴建了一座塔形建筑,施工方在奠基时埋下一辆新车。此举据说是为后人留下一个物质见证,证明中国的汽车工业在当代的发展程度。
浅谈地理教学的几点技巧
作者: 陈新美   周洁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兴趣   记忆   技巧  
描述: 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教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如何才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更牢的掌握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巧夫、勇于探索、善于创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效率.
漫谈读《论语》
作者: 刘懋畴   来源: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记》   子路   孔子   思想史   《孟子》   《齐论》   《论语》   《鲁论》   研究与批评   圣人  
描述: 的诸多方面,概未叙明缘起情况,显得飞跃飘忽行踪不定而上下文之脉络更是散乱无序。这也许是秦始皇焚书后,汉儒仅凭记忆而写出之故,或因书简断线错乱所致。我们知道,西汉时代的书,既不是“纸”,也不是“帛
明隆慶青花团龙纹提梁壶
作者: 吕成龍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景德镇   龙纹   社会动荡   生产状况   经济萧条   明代   造型   文献记载   提梁  
描述: 明代隆庆朝,仅有六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生产凋敝,景德镇屡遭水患。据文献记载,这时的景德镇瓷器生产状况,“大小工匠约有五百,奔走之力不下千计”。隆庆五年(一五七一年)穆宗朱载垕诏令景德镇造
河口考察记
作者: 徐晓望   来源: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商   榨油业   石灰   盛时   广信府   考察记   铅山县   纸槽   竹丝   武夷茶  
描述: 江西铅山县,河口镇是清代南方著名市镇之一,和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并驾齐驱,被称为江西四大名镇,鼎盛时人口达十万以上。不久前,笔者赴赣东北调查,怀着浓厚的兴趣考察了这一古镇,下面试结合文献资料,探讨若干有关问题。
周国桢的陶雕艺术
作者: 梅健鹰   来源: 装饰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教授   陶瓷雕塑   六十年代   中央美术学院   市委书记   艺术青春   动物世界   中国美术   文化部  
描述: 是很少见的,中外来宾都为之叹绝。周国桢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成绩优异,留校任教。当时我们陶瓷专业师生正在景德镇创制由文化部主办的出国展览用瓷器,景德镇市委书记责成宣传部长
源远流长的历史 蓬勃发展的今天
作者: 马志民   来源: 轻工集体经济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高年产量   手工造纸   手工纸   烟花爆竹   景德镇   史籍记载   长江中下游   手工业   江西   民间工艺品  
描述: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手工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少产品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江西手工业传统产品中,以瓷器、手工纸、夏布、烟花爆竹、脱胎漆器、砚台等最为著称.据史籍记载:景德镇为我国第一产瓷之区,生产的瓷器人称"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正本清源 厚积而薄发——读《中国历代陶瓷款识大典》
作者: 马立群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景德镇   陶瓷残片   正本清源   中国古代   中国历代   古代仿古瓷   文献记载   中国古陶瓷   艺术特色  
描述: 中国古代瓷器落款,始自宋代,它与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书画上的题名一样,后来都被称之为“款识”颜师古注曰:“款,刻也;识,也.”款识作为作品上的文字标记,便成了后人鉴别作品真伪的一个很重
视音频切换器选择经验点滴
作者: 周正华   来源: 声屏世界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场逆程切换   音频输出   自动增益   自动检测   特殊功能   掉电记忆   测试卡   视音频   音频处理器   切换器  
描述: 视音频切换器选择经验点滴
巧寓牢骚于诙谐之中:谈《答客难》、《酒德颂》和《送穷文》的写法
作者: 刘懋畴   来源: 电大教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文为戏   酒德   鲜明个性   东方朔   送穷   《答客难》   《进学解》   醉翁之意   韩愈   《病梅馆记》  
描述: 东方朔是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他知识广博,机智敏锐,生性滑稽,言辞诙谐,不拘小节,因此汉武帝始终以俳优视之,在政治上对他不予重用。他对“位卑”很不满意,满腹牢骚,但又不便直接说出,于是作《答客难》以发泄之。
< 1 2 3 ... 30 31 32 ... 47 48 4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