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奇三宜话丹霞
-
作者:
尤今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
描述:
站在山边,仰头上望。惊艳。巨大的岩壁,宛如一块旷世的宝石,层层叠叠地浮现着五彩色泽,艳红、灿黄、墨绿、浓褐,中有凝脂般的晶莹白色纵横交错。乍看之下,好似晚霞不小心撞在岩壁上,散出满壁的璀璨,那
-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纪念熊秉明先生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
描述:
熊秉明(1922-2002),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中国数学家熊庆来之子。其集哲学、文学、绘画、雕塑、书法修养于一身,旅居法国50年,其生命和艺术融贯东西。1992年吴为山品味其所著《关于罗丹——日记择抄》,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后经杨振宁先生介绍,二人相识。熊先生对吴为山的雕塑作品赞赏有加,二人惺惺相契,成为忘年之交。2001年,为庆祝南京大学百年校庆,熊秉明先生将自己的作品《孺子牛》赠送给南大,并请吴为山主持放大工作。
-
我这个老人美在哪里:追忆敬爱的费孝通先生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
描述:
费孝通(1910-2005),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达生(1903-2005),费孝通的二姐,蚕丝专家。1995年,吴为山为费老雕塑了一尊铜制头像,二人由此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忘年交。2005年4月24日,费老逝世,吴为山满怀深情地撰写了本文,追忆他与老人的交往,为费孝通、费达生塑像的艺术创作经历。 “费老走了……”当我接到费孝通先生的家人电话时,脑子里一片茫然。
-
古法塑孔子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
描述:
吴为山先生,一位颇具才华的艺术家、著名学者。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为中国乃至世界级文化大师塑像。为山先生善于瞬间抓取人物的“微神”,尚意,尚气,由表及里、由形入神地展现所塑人物的精神特征,将其文化精神,以及中华文化隐现的精神之脉,定格于、凝固于、永恒于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 作者出生于诗书之家,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其雕塑独树一帜,成就斐然,于书法、绘画创作及佛教、艺术等学术研究上也多有建树。
-
游走帖
-
作者:
习习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
描述:
一 先前,有关莫高窟,写过一本薄书,是对手头资料的整理,通常的介绍文字,人云亦云,自己都不想再看。一堆硬硬的语言,板结着,久了,竟几乎全要忘了。去莫高窟时,又隐约记起那本薄书里的内容,藕断丝连,结合
-
澳门的艺术感觉
-
作者:
许淇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
描述:
在澳门,我经常去的地方是澳门文化中心——包括艺术博物馆和综合剧院。我离家出发,沿着孙逸仙大马路,或靠右边的海滨独步,悠悠荡荡,椰风呼呼,十来分钟就到了。 艺术博物馆门可罗雀,倘没有更换新的展览项目,我便到地下室图书馆去,有些内地难觅的进口原版画册,我翻到不曾见过的大师的名作,定睛反复学习每一笔触每块色彩,直到图书馆管理员催促收摊为止。 有一次,澳门引进毕加索原作画展,光怪陆离的大师,使我领悟艺术即创造的同义语。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并非不曾展览过世界各国大师的名作,但往往无法静下心全神贯注去读。那年达利画展隆重开幕,我排长队买门票,夹肉饼似的,前后队伍时尚青年穿着翘胡子的文化衫,现实主义的姑娘崇尚伪超现实主义的作秀;一批批先拥到影视室观看达利自拍的小电影拷贝,个个一头雾水……即使普通展览也是个挤,哪有这里的从容舒坦?作为长展品的“澳门当代绘画展”,虽然总是那么几幅澳门画家的代表作,艺术思想比较“前卫”,形式也多样:有综合材料——将树枝截断粘上画面的;有拼贴——如旧街的市招构成;也有新写实——波普时尚青年象征性的动势;布本压克力——像中世纪的璧画西洋景;还有木板和纸和铁丝制作的雕塑……后现代成主流,在澳门堂而皇之入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