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707 条
-
草情墨趣
-
作者:
刘宗阳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舒亶
提按
题屏
字法
张六
气洞
孙过庭
七言绝句
芦山寺
夜阑人静
-
描述:
我的三件来稿中,大草中堂作品,将舒亶《芦山寺》及刘季孙《题屏》两首七言绝句写在一张六尺整张粉彩宣纸上,意在追求字法准确、摆动自然、疏密合度、提按有法、贯气洞达,通篇浑然一体,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差强人意而已。我一直以为,写大草不易,在一张大白纸上,将传统与功力、性情与抒怀、格
-
明 徐光启 行书题赠周古璧合卷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若
石为
谈言
荣名
俚言
游四方
今曰
-
描述:
久于名下识高风,抵掌犹知尘世雄。随地经纶能下上相时阖辟可穷通。严严有景谈言中,楚楚图南笔补功。今日庙廊难布置山林若个主人翁。余窃怪夫人,德不足以淑慎一身,才不足以取重卿,国名湮没而弗彰,亦足羞已
-
明 徐光启 行书题赠周古璧合卷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若
石为
谈言
荣名
俚言
游四方
今曰
-
描述:
久于名下识高风,抵掌犹知尘世雄。随地经纶能下上相时阖辟可穷通。严严有景谈言中,楚楚图南笔补功。今日庙廊难布置山林若个主人翁。余窃怪夫人,德不足以淑慎一身,才不足以取重卿,国名湮没而弗彰,亦足羞已
-
让水墨浸入重彩
-
作者:
颜晓萍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彩画
视觉美感
绘画语言
花开花落
养份
画中
肌质
都市女性
形式美感
表现技巧
-
描述:
赋有个性的绘画、制作能让情感、心灵获得充分的释放。重彩画的肌质美和丰富的表现技巧、宽范的绘画语言能传递内心对自然所感悟的一切情绪,而其材质所给予的视觉美感是属于心灵的、精神的、有中国意味的。喜欢重彩
-
点击中国画·轩一心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俨少
笔墨技法
王履
积墨
笔墨语言
艺术风格
贾又福
龚贤
创作特点
华山图
-
描述:
序临古之习惯,逆势而行;早期学贾又福,在贾义福湿笔积墨的技法里悟出龚贤黝黑寂静之美;又从陆俨少勾云、勾水、留白、墨块的笔景处理上,探徽到沈周山水的动态之美。他学古而不泥古,从王履《华山图》体悟到一个画家创造自己的笔墨语言和建立地域性绘画图式的重要性,于是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工笔山水新面貌。
-
悟解画理 走向心灵
-
作者:
薛永年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同化
新生命
艺术思维
画家群体
当代工笔画
语言传达
工笔花鸟画
绢本设色
精神需求
唐秀玲
-
描述:
放眼花鸟画坛,可谓百花齐放,竞胜争妍,一片繁荣景象。但是也有美中不足,一是开拓视觉表现者众,关心精神意蕴者寡。二是工笔颇多,写意较少。三是在写意画中,大胆破格而求新的多,深究理法而重视质量的少。但在“70后”年富力强的画家中,刘海勇是一名深究理法又在精神层面致力的写意花乌画家。 他出生于浙江乐清,自幼爱画,少年时代已临摹《芥子园画传》,学习黄秋园山水,摹习颜体书法。
-
雷家民
-
作者:
郭志光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学院院长
笔墨语言
硕士研究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
术学
山东诸城
-
描述:
有这样的感受,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他在继承传统花鸟画笔墨语言的同时,对其构筑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分解与重构,使花丛、禽鸟、枝干、坡石在线与墨色的作用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让
-
从叙事与视觉表达的关系谈动画创作
-
作者:
蒉华芬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画创作
寓言故事
创作构思
契合度
表达手法
中国动画
形体动作
场面调度
视觉表达
美术风格
-
描述:
则是考虑动画叙事内容是贴近真实还是靠近虚幻这两个维度之间的选择。为此,动画剧本在创作构思阶段就要考虑整个短片的美术风格及叙事表达手法、剧作结构安排等方面的契合度。以中国动画学派为例,叙事题材内容源自民间故事、神话放事或寓言故事,美术风格与动作表演方法依据水墨、工笔、皮影,
-
浅谈李象群肖像雕塑
-
作者:
汪沐川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雕塑
个人形象
绘画语言
艺术成就
人物身份
肖像艺术
政治领袖
红星照耀中国
李象
艺术修养
-
描述:
李象群先生创作了大量的肖像雕塑,他对肖像艺术的研究使他具有了深厚的艺术修养,也使他在肖像雕塑这一领域独树一帜,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根据他的肖像雕塑所反映出的人物身份特征,大体可以把这些肖像雕塑分为三类:一类是以身边熟悉的人为题材创作的普通人肖像雕塑,这些人包括亲人、朋友以及工作室的模特。另一类是依据文化名人为题材创作的肖像雕塑,还有一类是为政治名人或者说是政治领袖为题材创作的肖像雕塑。他创作普通人肖像,为平凡人赋予了神性的光辉。他创作的文化名人肖像并不只是对个人形象的描
-
“社会雕塑”:永远的乌托邦
-
作者:
马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德国浪漫主义
激浪派
语言背景
艺术概念
思想核心
艺术创作
伊斯
艺术形式
格格不人
-
描述:
一博伊斯无疑是德国二战后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1] 人们对他的艺术的解释和批评一直不绝,既把他的艺术视为德国浪漫主义的继续,还奉他为西方个性自南的典范。他以"社会雕塑"为观念,视每个人都具有
<
1
2
3
...
56
57
58
...
69
70
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