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275 条
-
暗夜的举火者——王嘉伟油画观感
-
作者:
郑娜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嘉
画面肌理
上海
观感
作品
艺术空间
表现语言
油画
-
描述:
“质变——2007王嘉伟上海个展”9月6日在上海艺玖艺捌艺术空间开幕。
王嘉伟的作品,令人有一种欲近观细看且伸手触摸的渴望与冲动.这源于其作品独特的表达方式:用油画的材质.惟妙惟肖地模仿传统水墨
-
周春芽雕塑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可言说
艺术家
雕塑展
约瑟夫
坎贝尔
文化艺术中心
-
描述:
周春芽雕塑作品
-
论宋代雕塑的绘画性
-
作者:
王波
来源:
广东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思成
山水画
宋代
生活场景
风俗画
雕塑史
艺术语言
鸟兽
画风
绘画性
-
描述:
梁思成先生在其著作《中国雕塑史》中指出:"宋代雕塑亦有唐风,其像略如前述。但其布局,率多加以山水、树木、鸟兽,加以画风,是前代所少有,然以画风加以雕塑,以材料论似不相宜也。"宋代雕塑的布局多有画风,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梁先生虽认为不能以材料论,但是他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从而留下一个悬念。
-
追寻与回归
-
作者:
徐恩存
来源:
工会博览(艺苑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青年
绘画语言
当代
油画大师
美术作品
中国山水画
回归
白羽
北京
中国油画
-
描述:
中国油画第三代杰出代表、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油画大师白羽平的国际展览参展作品《黄土风情》一举扬名天下,本刊本次发表的多为白羽平近期作品,从这些作品中白羽平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艺术风貌更为深刻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
风景与表情
-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工会博览(艺苑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风景
文化氛围
气候环境
对话体
教育传统
北方
表情
有机结合
文化气质
-
描述:
赵九杰一向对风景怀有淳朴的感情.多年来.他从北方到南方,从乡野到海边.不断地走进大自然并沉湎于与风景的对话.体味颇多.表达亦越发顺畅。他的油画语言既有得自北方地理、气候环境乃至艺术教育传统的蒙养.显得浓郁饱满,同时又由于他在
-
刘大为
-
作者:
暂无
来源:
工会博览(艺苑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风格
语言创新
中国传统绘画
古筝曲
写意精神
语言系统
中央美术学院
写实主义
敦煌壁画
审美内涵
-
描述:
刘大为先生的画风,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工笔细写;这种风格以极为纯粹的古风语言,承继了自战国帛画以降,晋唐敦煌壁画、两宋院体的语言技法,但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工笔细写中,大为先生的结合进行了20世纪以来
-
方言词“南瓜”的文化色彩考察
-
作者:
余康发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附属意义
文化
方言
南瓜
-
描述:
汉语方言中南瓜的称呼带有一定的附属意义,这些附属意义蕴含着与历史、语言学和修辞学、认知心理、生物学等相关的信息,是中华文化财富的一部分。
-
塑本求源:当代雕塑邀请展
-
作者:
Cissy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维空间
雕塑语言
民间工艺
当代艺术
装置
展览
造型方式
传统雕塑
教育体系
造型体
-
描述:
展览时间:2007年7月21日-8月19日展览主办:北京高地画廊策展人:吴鸿参展艺术家:李象群蔡志松张峰李鹤曲英左我们现在来谈的"雕塑"实际上是特指自20世纪初叶传入中国的以西方团块式造型为特征的造型样式,它与中国传统的以线带面的造型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传统雕塑的这种造型方式在20世纪以后,除
-
游离:语言与图像之间——记邓称文、冯义莹作品联展
-
作者:
杭春晓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展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语言修辞
图式
图像
作品
艺术空间
创作方式
游离
-
描述:
大山子艺术节2007年"镜像-寓言与谎言"北京9艺术空间2006年作品"久鹏"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一等奖,获全国雕塑优秀毕业生作品展学术奖邓称文1981年出生于广东200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展览
-
谈绢人艺术
-
作者:
尹红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展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语言修辞
图式
图像
作品
艺术空间
创作方式
游离
-
描述:
"绢人",顾名思义,就是用丝绸、纱绢做成的人物造型,属于一种软雕塑艺术,因而又称为绢塑.绢人作品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选用中国上等丝绸、纱绢来塑造,人物造型也大多取材于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古代仕女、戏曲人物以及民族舞蹈造型等.由于绢人人物造型鲜活生动,栩栩如生,因而广为人们所喜爱.……
<
1
2
3
...
22
23
24
...
26
27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