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谈对写实绘画语言的认识
作者: 曹会军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认识   米开朗基罗   现实主义   写实观念   文化艺术   写实主义   现代艺术史   艺术创作   油画  
描述: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艺术界挣脱了禁锢的枷锁,美术界中的油画艺术创作犹如脱缰的野马,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几乎将西方近一个世纪的现代艺术史驰骋了一遍,可以说是艺浪迭起,高论四溢,写实观念的界限很难
喜读顾祝君、沈大慈作品有感
作者: 张世范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传入中国   走向世界   民间艺术   人类   创作   苗圃   画风   美术作品   中国油画  
描述: 人类艺术的瑰宝——油画,传入中国百年有余,百余年来在这块艺术的苗圃上,有无数伉俪情笃志坚、互勉互励辛勤地耕耘着,为中国油画的成长壮大走向世界,呕心沥血奉献了一切。祝君和大慈就是其中佼佼的一对。
极端的折衷——析徐宏民油画
作者: 关剑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面处理   画家   单纯符号   个性化语言   价值取向   作品   东方艺术   极少主义   意义和价值   油画  
描述: 徐宏民并不是一个名见经传的人物,但是,他以作品的个性化语言,以整体面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的油画的大致景观是,一个日常性的普通心灵在纷乱的现代生活中的平静独步,而从不做出显山露水和左冲右突的姿态
现代的东方诗情——黄书东油画评析
作者: 李伦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   东方精神   新表现主义   艺术文本   艺术世界   大学院   艺术语言   半空间   女性形象   油画  
描述: 。但是,细察黄书东的作品,我们发现他的艺术语言依然是东方精神的诗性结晶,空灵、幽远、简洁、典雅,色彩以相对独立的自由性表达着独特的内心感受,大面积的色块构成与点、线的穿插中流动着一种深沉宁静的美感。人们阅读
来自本真的困惑——胡悌麟的油画之路
作者: 庄大山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革”前   生命跨度   历史题材   形式语言   道德理想主义   丰富深刻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人文情怀   表现主义手法   中国油画  
描述: 在一 个阴雨的 夏日里, 跟随胡悌 麟教授走 进他的画 室。六十 二岁的画 家脱掉被 雨水淋湿的T恤衫,光着膀子翻弄出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油画,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那神情和动作很象手工作坊里初得真传、刚刚出师而踌躇满志的青年学徒,话语中既充满丰富深刻的创作感悟与哲理洞见,又不时流露出对艺术奥秘的虔诚憧憬与困惑之情。 早在五十年代末就跻身于中国油画家行列的胡悌麟在“文革”前就有相当数量的作品参加全国和全军美展,其中如《三下江南》、《旗开得胜》等作品均展示出画家驾驭大场面历史题材的纯
油画写实语言的对话语境与独语行为
作者: 莫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客观真实   对话语境   写实主义   独语  
描述: 写实语言作为油画艺术的一种表述形式,其终极行为一直以描摹自然物象为对话语境。它不仅为照相写实主义铺陈了坦途,而且也为其它写实流派营造了语境氛围。如果我们真的把再现自然物象视为写实语言的极至,恐怕
论油画从“消化”走上创造
作者: 洪瑞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华艺术精神   中国画家   个性化   学术方法   主体意识   视觉方式   中华文化   中国油画  
描述: 主持人语 油画原本是以西方文化为土壤的一个画种,面对西方油画艺术传统,如何以中华艺术精神为本,根植于中国的现实生活中,探索一条使中国油画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这既是我国几代油画家为之努力的,也是至今摆在我国油画界和理论界的重大研究课题。洪瑞生先生认为,油画家必须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他提出一种从“消化”走向创造的学术方法和路子,以促进中华艺术精神与西方油画的融汇。 东晋戴逵“善铸佛像及雕刻”,这在以往的美术史研究中几乎已成定论。殷力欣先生通过考察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存文物,认为这一说法是不可靠的。 本期“学人档案”介绍的李学勤先生,是在美术考古、文物鉴定和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多方面有重大建树的学者,他的勤奋精神和科学的治学方法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创造民族形式 增加精神内涵——油画家赵友萍访谈
作者: 张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形式语言   精神性   精神内涵   油画写生   艺术家   后现代文化   “意境”说   审美价值   女性主义  
描述: 张鹏:赵先生,您是中国著名的女油画家,又是一位学生们十分爱戴的师长,大家很想了解您近年的创作与生活情况。 赵友萍: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目前我仍按原计划进行研究。一个是对色彩问题的研究,我和李天祥合著了《色彩美》一书,去年已出版发行。另一个是对“虚象画”的研究,作为中国画家我学的却是西方油画,与其它的东方画家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即如何民族化的问题。我体会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学习西方油画的精华。一是与中国传统中优秀的文化相融合。五十年代这个问题已在我国美术界提出了。不少画家在这方面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如董希文先生创作的《开国大典》得到一致的好评。当时我与李天祥也做了不少尝试。我们希望创造一种既为中国群众乐于接受又不失油画特色的方法,考虑到中国百姓对大明大暗对比的表现手法不易接受就参考了中国年画中的某些优点,创造了“平光不平涂”的
追寻东西艺术的通道——读杨佴旻的画
作者: 白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观念   水墨画   文化心理   东西方艺术   通道   中国画   社会转型   绘画语言形式   水墨韵味   静物画  
描述: 新时代的新的绘画语言形式的诞生。为此,这个难题困扰了几代画家,为中国画走向现代苦苦求索。徐悲鸿用西方的写实手法开创了中国画的写实新风,林风眠则借鉴西方现代与中国传统相近似的艺术来开拓东方艺术的通道,显然杨佴旻所选择的路属于后者,以西方的造型观念,改变着传统中国水墨画固有的形式而自成一格。
画布前的思索
作者: 黄来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色彩的表现力   艺术技巧   精神内涵   画布   审美意识   自然美   绘画基本功   理想美   艺术修养  
描述: 多年来,我始终是在过去各诸家画派的影响上,在坚实的绘画基本功的训练中,努力吸收多元化的艺术修养,以陶冶个性的气质,让情感深切炽热,培养精神的悟性及对油画色彩的表现力和艺术技巧的思考、探索。形成自己主观的审美意识、色彩力度、技巧表现或艺术情趣。我的油画是有意无意的或有形无形的,在向这里移动。
< 1 2 3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