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撑阳伞的女人
作者: 克劳德·莫奈   来源: 青岛画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色   作品名称   绘画语言   作品类型   创作时间   印象派画家   早期作品   视觉冲击   画中   莫奈  
描述: 作品名称:《撑阳伞的女人》作品尺寸:131×88 cm创作时间:1875年作品类型:油画《撑阳伞的女人》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早期作品,创作于1875年。画面主题是一位撑着阳伞的女人,较远处站着她儿子。整幅画只用了蓝、黄、绿、白等基本色彩,给人一种宁静幽雅的感觉。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母子俩在草地上惬意地散步。阳光透过湛蓝的天空洒在女人的衣裙上,随风扬起的裙摆在微风中轻轻转动着。
吕中元《长江》画册节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长江》   语言风格   节选   艺术人生   审美情趣   中元   画册  
描述: 吕中元先生从小生活在长江侧畔,这条美丽的河流对他的艺术人生和审美情趣有着巨大的影响。大河滔滔东去,春汛夏潮的河流故事,日出日落的色彩幻变,孕育了他表现山河景象的感情,也豢养了他在油画艺术上的语言风格
吕中元《长江》画册节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长江》   语言风格   节选   艺术人生   审美情趣   中元   画册  
描述: 吕中元先生从小生活在长江侧畔,这条美丽的河流对他的艺术人生和审美情趣有着巨大的影响。大河滔滔东去,春汛夏潮的河流故事,日出日落的色彩幻变,孕育了他表现山河景象的感情,也豢养了他在油画艺术上的语言风格
张导曦在重彩画中重拾镂金错彩之美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画报(上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碧山水   重彩画   创作历程   李思训   形式语言   小宾   金属箔   当代工笔画   吴道子   中国古代传统  
描述: 众家评说张导曦重彩画蒋彩萍:中国画自古以来有金碧山水、错彩镂金的屏风画和壁画,唐代李思训父子、吴道子等大家正是这方面的代表画家。自从宋元文人画兴起,将“错彩镂金”一脉的色彩绘画打入冷宫。在近20年来,随着传统中国重彩画的复兴,张导曦的重彩画传承了“错彩镂金”的美学理念,创作出大批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正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中已失落了千年的、极具中国古典美的图式和贴金箔的技法。他的以贴金属箔为主的工笔重彩画
地域文化在传统与当代中的意义-兼议湖北工笔画学会小幅作品展
作者: 张昕   李一鑫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根性   形式语言   中国画家   中国传统美学   地域文化   现代性   美学要求   文化价值观念   中国当代美术   文化相  
描述: 所谓“文化根性”之“根”,是某种文化孕育、生发、演变所处的环境,也是这种文化能够与其他文化相异的本质。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寻找其根本所在。对于工笔绘画来说,它牢牢扎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美学积淀;对于湖北地区的工笔绘画来说,它还具备鲜明的地域特色。一、工笔绘画蕴含着浓厚的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中国绘画注重对外在物象的体察和感悟。不同于西画中写实的美学要求,绘画中对于“形”的把握以传神为最终目的。有时为了表现“神韵”,“形”甚至可以做
让雕塑表演——特拉法加广场“第四基座”项目
作者: 詹蕤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公共雕塑   “第四基座”   艺术学  
描述: 在当代艺术创作的语境中,雕塑这一类别的界限被艺术家无限的地扩大和延伸,它不再仅仅被作为审美之物,更重要的是作品开始“发声”并激发观者参与到多角度的讨论。本文以英国著名的公共艺术项目—“第四基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项目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激活与艺术家在这个特殊平台上对雕塑语言的新探索。
论艺术表达中“能指”引发“所指”被接受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 王文中   王明聪   来源: 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能指   所指   艺术语言   艺术表达  
描述: 所有艺术门类在创作和表现作品的过程中,都致力于解决"如何表现"和"能够表现出什么"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通过由"能指"的多样化表现而达到让观者自发意会"所指"的过程,艺术领域中"能指"的表现形式有多种,诸如音乐、舞蹈、电影、雕塑、绘画等等外在表现形式,而"所指"则取决于观者对"能指"的个人解读,来最...
大地的歌手:读马常利兄的油画作品有感
作者: 闻立鹏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家   油画艺术   布面油画   中苏关系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油画学会   罗工柳   中国美术馆   马常  
描述: 我与老马兄相识很早,但真正近距离接触并建立友谊,是在1959年。那年,我们幸运地同被选派赴前苏联攻读研究生,结果却因中苏关系破裂,美梦难成。一年半的高强度突击苦学俄语的代价,只双双换来了高血压病症,学友变病友,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了。失去留学机会,自然是件遗憾的事,但天无绝人之路,西方不亮东方亮,学成归来的中国著名画家罗工柳教授主持的"油画研究班",接纳我们插班学习。老马识途、伯乐指引,常利兄当即调转船头,驶向生活的海洋,驶向传统文化的海洋——艺术灵
如画江南应是多彩江南
作者: 沈行工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家   油画艺术   客观再现   画面色层   吴冠中   色彩语言   华夏大地   林风眠   后印象派  
描述: 虽说华夏大地好山好水多的是,然而从宜居宜游的角度来看,江南显然是得天独厚,所以自古至今诗人和画家对江南总是情有独钟,反复地吟唱描绘。长期以来以江南为专题的画展甚为常见,在水墨画领域自不待言,近年来
寻源问道之我见
作者: 杨飞云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品质   物欲横流   油画艺术   个人意志   绘画语言   艺术作品   审美品格   艺术创作   寻源   绘画技术  
描述: 艺术是为了满足心灵的需要和精神的提升而存在的。美术的根本意义是用绘画技术来表达美感。美感是发端于心灵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动。在艺术创作中没有感动的美是苍白的,没有美的感动是低俗的。无关痛痒的冷漠与物欲横流的鼓噪、宣泄都是艺术品质的大敌。对美好事物有感动的人,是由他内在生命中的品质格调所发出的。如果一个品格低下且没有审美追求的人搞艺术,一定是一个错误,那样不但自己浪费生命,并且污染他人。而绘画技术的最大意义在于准确到位地表现美所带给人的那份感动。
< 1 2 3 ... 16 17 18 ... 69 70 7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