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 条
-
雕塑创作与现实关怀
-
作者:
鲁虹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经济结构
学术问题
雕塑语言
现实关怀
艺术家
当代艺术
现代主义
艺术史
雕塑家
内在逻辑
-
描述:
,对于那些有着明确学术追求的人来说,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从移植西方雕塑语言的背景中解放出来,只可惜由于深受现代派美学观点的影响,他们一直沉缅于雕塑语言自身的建设中。在这里我不想对前者进行评价,我觉得挣钱
-
心无挂碍 运斤成风——钱绍武和他的雕塑创作
-
作者:
李松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雕塑作品
钱绍武
艺术家
深圳南山
中央美术学院
闻一多
雕塑家
李大钊
中国美术
-
描述:
由深圳市规划国土局、深圳市南山区委主办、深圳南山城市雕塑院承办、题名为“永远的回归——’97南山雕塑展”,将于1997年6月26日在深圳南山文体中心拉开序幕,展览为时两个月。 这是我国首次
-
勇攀奥林匹斯山——新中国女雕塑家研究
-
作者:
张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艺术作品
古代雕塑
中国妇女
硬质材料
工艺美术行业
艺术创作
雕塑家
妇女社会地位
奥林匹斯山
-
描述:
在五十年代流行于中国的苏联造型艺术作品中,有一件作品中国专业美术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认为具有强大的震撼力,成为谈论率极高的一个艺术经典。这就是苏联女雕塑家穆希娜的纪念碑雕塑名作《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这件作品及其作者对中国女雕塑家们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成为她们作出人生选择与日后进行艺术创作的典范。 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不仅和创作者的主体素质相关,而且也和时代的艺术环境紧密相联。任何一个时期女雕塑家的艺术创作总是与这一时代妇女社会地位有着种种关系,广阔的视野显示了一代已告别昨天的中国妇女已成为国家与时代的主人,已与男人
-
动力感悟与生命体察——评路明、霍守义、殷晓峰的雕塑近作
-
作者:
齐凤阁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雕塑语言
文化品格
隐喻内涵
文化心理
艺术语言
艺术取向
传统雕塑
动力学结构
师范大学
-
描述:
三位青年雕塑家均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又都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共同的志趣使他们相互切磋并时而合作,但因文化心理、思维热点、艺术取向的不同,其作品在精神意蕴和形式语言上都形成较大反差,体现出
-
“榫卯”与“本原”
-
作者:
傅中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系”
语言特征
雕塑作品
传统建筑
自然属性
榫卯
构成方式
木质材料
石质材料
生存关系
-
描述:
在我的雕塑作品中,“榫卯”不仅仅是一种语汇结构或是语言特征,它同时也是一种观念形态。“榫卯”的意义不在于能否构成区别于其他雕塑样式的形态,而在于“榫卯”本身,在“凸”与“凹”所形成的关
-
中国油画浅析
-
作者:
金甲镇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艺术教育
艺术院校
模式化
多元性
中国绘画史
表现形式
艺术语言
油画教学
中国油画
-
描述:
中国油画浅析金甲镇人类的进步伴随着艺术的发展。人类生存过程不光是对物质追求的满足,而且伴随着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自有人类起,除为生存猎取食物外,已开始无意识地创造美了,这从祖先遗留下的石、骨雕、壁画等就足以证明...
-
一首为自己唱的歌--从杜泳樵画展所想到的
-
作者:
张颖川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五六十年代
英雄主义
水彩画
俄罗斯油画
色彩造型
形式主义倾向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审美要求
色彩语言
-
描述:
年过六旬的杜泳樵在他的个人画展中,向观众们展示了他50年代到90年代40年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这是一位执拗地坚持学院派创作风格,在油画色彩语言笔触笔法方面研究了一辈子画了一辈子的画家。五六十
-
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语言系统
-
作者:
温国良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工笔画
中国画家
语言系统
写实主义
程式
色彩理论
艺术幻觉
骨法用笔
中国工笔人物画
-
描述:
传统绘画中的工笔人物画从来是一个特色鲜明的门类,它历经千载的发展历史,有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从其语言系统来分析,工笔人物画不仅同西方传统绘画大相径庭,而且与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画也迥异其趣,值得今人
-
西方油画语言探秘及其它
-
作者:
旷昌龙
来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学习
超越
油画大师
-
描述:
西方油画艺术是西方人所营造的一笔既具有特殊勉力,又令人十分困惑的文化遗产,它具有丰富的艺术语言。当代中国的油画界看似辉煌,但实际上尚流于对西方油画技术及后工业艺术观念的好奇与摹仿,并无内在本质的独创意义可言。指责和盲目吹捧已是无聊之事,不断地学习与研究油画语言将会使我们变得扎实和沉稳。
-
"动名动名"式成语的语义关系考辨
-
作者:
韩晓光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偏正结构
形象生动
成语
连动式
考辨
语言运用
结构类型
兼语式
语言形式
深层语义关系
-
描述:
一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它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恰当地使用成语,能使语言更为精炼典雅、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因此在语言运用中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要恰当地运用成语,首先要对成语的意义有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