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八大、石涛是先锋派, 石齐也是
作者: 唐羽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胆创新   传统水墨   绘画语言   万达集团   石涛   先锋派   中国画   李可染   视觉体验   美术馆  
描述: 齐是当代新中国画理论的创导者,长期在绘画语言和表现领域的探索,以及画风的变化和不断创新,使他成为当今引人注目、极具人气的画坛人物。石齐早在1973年创作《迎春》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就一举成名轰动中国画
不要思念梵高
作者: 刘晓蓝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攻坚阶段   必要性   绘画语言   理论文化   大四学生   理论学习   梵高   油画   研究生   创作层  
描述: “不要思念梵高”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姜建忠最近接到大四学生蔡敏的“求助”电话。蔡敏现在正处于研究生备考的攻坚阶段。也许压力一大想法就多,蔡敏开始怀疑读研的必要性。之前,她曾多次听说,“研究生找工作比本科生还难”。 蔡敏的担忧在社会中确实存在。据有关数据统计表示,如今,研究生扩招人数是10年前的3.6倍,而近3年来,其就业率则以每年10%的速度递减。有人说,研究生如今已经陷入“群体困境”。 蔡敏在推理中有了自己的成见:艺术绘画需要创造力,画画要自由,思维天马行空,尤其需要内心空间和独立性。而读研读博,理论学习枯燥,外加几万字的论文发表要求,“显然禁锢了脑子”。蔡敏还说,自己崇拜梵高,说他是一个“不受思维束缚的天才”。 “关于继续深造与思维发展受抑制的‘冲突论’,在毕业生群体中广泛存在。”蔡敏的老师姜建忠表示。对于急于出炉的毕业生们,姜建忠说,“如果回到80年代,‘唯基本功马首是瞻’的观点可能成立。”显然,他并不赞同这种行为。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基本功决定一切,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流行主题”。姜表示,当时只要把素描画结实,把对象画准确,足矣。
心与识 李磊的抽象艺术
作者: 王悦阳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磊   美术评论家   形式语言   里希特   个人展览   赵无极   抽象表现主义   艺术语言   上海美术馆   印象画派  
描述: “其实,我已经有三年没有办画展了。”李磊看着思南公馆龙门雅集里布置一新的展厅,墙上一件件飞彩夺金的抽象画作品,深沉中有一丝神秘。这是他最新的创作,除了油画,偶尔也有几幅线条精彩的素描小稿,“虽然工作忙,但我还是想多画一点画,大画来不及,就用素描小稿练笔,虽然画的是抽象画,但写实功夫还是很重要的。” 李磊现任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这么多年来,总是忙忙碌碌地为他人作嫁衣裳,从国画、油画到版画、连环画,一个个展览,办得有声有色,可到了自己的展览,健谈的他却不愿意多说一些什么。
江湖已无金镶玉
作者: 燕子坞主人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效   莫言   经典   淮安   沙漠   蜡烛   江湖   龙门山   客栈   二十年  
描述: 热烈醉人,少不了杀人越货的胆识,八面玲珑的心窍,外加点遍天下蜡烛的风流手段。偏偏凌雁秋人淡如菊,冷貌冷心,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浑然置身江湖之外。凌雁秋继承了金镶玉的身份,举止气度却是邱莫的化身
荒诞现实的映射
作者: 平乐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社会转型期   语言风格   艺术家   当代艺术   现代美术   雕塑家   形式内容   社会生活   作品  
描述: 人朱其策划,展出艺术家郑宝成近年来所创作的20余件跨越不同风格语言与形式内容的雕塑作品。 郑宝成是一位才华全面的雕塑家,他的艺术生涯经历了三次突变性的转型,一开始他是民间木雕艺术家,浙江黄杨木雕的传承人。
纸拼贴绘画艺术中的“解”与“构”
作者: 刘梅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主义美学   奥古斯特   拼贴   法国雕塑   画面结构   发散式   聚焦式   艺术语言   经验式   语言模式  
描述: ,美学判断常常画下一个问号。"解构主义美学思维给予我们的意义在于我们要学会用另一种眼光来观看事物。另一种眼光就是,摆脱习惯性的思维和语言模式,在熟悉的事物中找到陌生。艺术是什么?历史上有很多的回答。19世纪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曾经说
刚柔相济的个性风格——吴为山的雕塑艺术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艺术发展   艺术家   写实主义   造型艺术   吴为   古典艺术   雕塑艺术   南京博物院   形式美感  
描述: 展览名称:吴为山雕塑艺术展展览时间:2006年7月4日至7月11日雕塑艺术发展到今天,对它的未来,有人持悲观态度,其理由无非有二:几千年
雕塑评奖的五大关系
作者: 邹文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评选   美展   五大关系   雕塑家   行政体制   获奖作品   美术   知识结构   主要体现  
描述: 雕塑家们普遍关心全国美展上的雕塑评奖。评奖传达了很多值得关心的资讯,反映了五大关系:评奖与人的关系像各类评奖一样,雕塑评奖与人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参评人和受评人的关系。鉴
“红色美术”概览
作者: 白林坡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延安时期   集体创作   现实主义   新中国   中国画   作品   美术   雕塑   红色  
描述: "红色美术"是中国现当代文艺领域一道特别的风景线,诸多作品记录着历史,反映着当下,也昭示着未来。红色美术有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但它的形式语言仍在拓展之中,
论泥塑《收租院》的顽强生命力
作者: 张幼云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   雕塑语言   革命现实主义   超级写实主义   收租   理论空间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雕塑家   艺术魅力   人物形象  
描述: 接受历程与顽强生命力的呈现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没有哪一件雕塑作品的接受历程,像泥塑群像《收租院》那般具有传奇色彩:这件泥塑巨作,是1965年随着
< 1 2 3 ... 44 45 46 ... 703 704 70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