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影视艺术作品对培育大学生审美观的意义
作者: 刘晓宁   李剑楠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影视艺术   教育媒介   电视剧作品   受教者   艺术作品   艺术因素   艺术审美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描述: 艺术作品为教育媒介,面向非专业的普通观众和受教者,从而将其纳入了素质教育的教学范畴,是提高本民族文化修养的重要艺术教育形式。影视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影视艺术审美与非审美功能、价值的探索与阐述,包括艺术语言
现代陶艺的艺术语言架构解析
作者: 杨智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艺   艺术语言  
描述: 特色和最具活力的艺术创作形式之一。本文就现代陶艺的艺术语言表述形式的呈现、现代陶艺的外象语言和内涵语言进行阐述,分析现代陶艺的艺术语言架构。
影子语言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手法
作者: 梁世磊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报   影子语言   营造手法  
描述: 影子是由光的投射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可以借助艺术手法的二次加工产生丰富多彩的影像,从而发挥出自己潜在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正因如此,影子语言无论在景观设计、雕塑设计、建筑设计还是在海报设计、招贴设计
人生可塑——记雕塑家郭宝寨
作者: 晓理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柏坡   群雕   雕塑语言   雕塑作品   河北省委   革命领袖   小作品   雕像   特等奖   雕塑家  
描述: 1993年12月26日,一代伟人毛泽东诞生100周年的日子,一座高3.5米、长6米的大型雕塑——《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在革命圣地西柏坡落成。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省长叶连松亲手揭下了蒙在雕塑上的巨幅
孙秋爽:千万次敲打中体味金属
作者: 孙秋爽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蜡模   高考录取   日本传统   正十二面体   器型   正二十面体   艺术语言   正八面体   正六面体   精密铸造  
描述: 四年前,面对高考录取通知书上的“工艺美术方向金属艺术专业”其实我是凌乱的,我只知道自己上了梦寐以求的清华美院。一年的专业基础学习之后,我发现金属浮雕、图案课、雕蜡精密铸造等,看上去可能有点枯燥的课程,我却像着了魔似的每天泡在工作室里,沉浸在创作的喜悦当中。
欣遇美雕塑
作者: 王廓   陆奕同   蓝萱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水   色块   发言为诗   诗神   数学爱好者   在心为志   诗魂   复旦诗社   视觉张力   哲学学院  
描述: 漫步校园,那些散落在角落里的雕塑抽象流畅的线条、纯净质朴的色块,会让你欣于所遇。"雕塑带给人一种永恒的美感,它一直在那里不会消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郑召利老师谈起雕塑时,仿佛谈起了熟悉多年的朋友。一件好的校园雕塑作品能在校园环境中形成视觉的焦点,又能以其视觉张力作用于校园环境,并与之协调、融为一体,让人得到一种很好的视角愉悦空间,起到美化校园环境的作用。郑
思政课,拍MV,绘画,摄影,雕塑……
作者: 尹颖尧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水   色块   发言为诗   诗神   数学爱好者   在心为志   诗魂   复旦诗社   视觉张力   哲学学院  
描述: 刘梦玲这门课的授课老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华表,他这门课一共有三个班。其中,一个班由220多位美院新生组成,另两个班(刘梦玲是其中一个班的学生)由清华大学400多名来自各个专业,如工程物理系、环境学院的大一学生自由选课而成。华老师讲这门课有不少年头了,他会根据时政热点,设计生动的学习形式。2015年恰逢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华老师的课以“山河浩气”为主题,美院新生或单独创作,或集体合作,运用各自的绘画、书法、雕塑、染织、陶瓷、海报、工业设计、多媒体和摄影等专业技能,创作一个个抗战艺术品,而另两个班的学生三五人一组,从总体创意到作词、编曲,从配乐演唱到录音、录像,他们走出室外取景摄像,回到校园整合编排,制作出一件件MV作品。
《品尝家》一文赏析
作者: 刘运腾   来源: 大学英语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匠心独具   语言生动   大学英语   特定环境   小老头   生活小事   叮当声   同情心   逼真可信   女店员  
描述: 生活如海,世情如潮。我们应该怎样去洞察这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微妙灵动的人心?《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七单元《TheSampler》(《品尝家》)一文的作者,十分机敏地把这一镜头拍摄了下来。角度小巧,文笔精炼,却直指心灵深处,留给了我们深深的思索。圣...
失去“颜色”的颜色词
作者: 缪秋明   来源: 大学英语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喻用法   表达色彩   表示颜色   间接关系   实际运用   缺乏经验   无铅汽油   颜色词   色情电影   语言发展  
描述: 、凶恶、不光彩,绿色green表示青春,幼稚,等等。但是,有些表示颜色的词在实际运用中已失去了“颜色”或者和“颜色”只是间接关系。如:(1)green hand缺乏经验的人;②the green
意象化——中国当代油画语言的精神回归
作者: 段飞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国艺术   图像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意象化   中国当代   中国绘画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描述: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1.1问题的提出当我们梳理西方绘画史到达近现代,我们发现西方艺术的现代走向越来越接近中国数千年以来的艺术理想,"抛弃了再现性因素,显性的形式美因素和技艺性因素,而寻求摆脱了物象模拟之后的纯粹化的视觉体验和精神表现,这似乎与中国画那种始终追求笔墨与心灵直接对应的艺术理想有了某种共谋性,从而具有了接近与对话的可能"。
< 1 2 3 ... 34 35 36 ... 703 704 70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