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687 条
-
书讯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诗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诗
书讯
景德镇
诗教
七言
句成语
发展创新
中国
诗三百
创作
-
描述:
赵德顺所著《成语诗三百首》为中国首创,这是一部以句句都用上成语而创作成的七言八句成语故事叙事诗专集。全集327首,共用成语2605个(无重复),并有【说明】与【串讲】,是成语综合诗教读本,是中国成语应用发展创新的巅峰之作,由
-
试论新时期中国电影海报的美学特征
-
作者:
索理
李营伟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海报
设计
语言特征
-
描述:
电影海报是伴随着电影的兴盛而兴起的一门视觉传达艺术,是电影最直接、最有效的宣传方式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大型摄影机器的使用和高科技电脑图形合成技术的普及,电影海报获得了快速发展和突破性的进步,并成为了电影商业化进程中的一个亮点。电影海报本身所具有的和谐性、象征性等特征也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表现得愈加强烈,从而不断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盛宴。本文中,笔者将对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海报的美学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
西方现代诗化语言观的生成
-
作者:
汪浩
任华东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
诗化语言观
现代
-
描述: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现代诗化语言观"是西方现代哲学、美学以及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本体"观的出现、现代审美精神的形成、语言意识的自觉及对西方传统逻辑语言观的批判等因素共同作用下
-
江国兴
-
作者:
江国兴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书法家
绘画语言
艺术风格
江西省
陶瓷绘画
景德镇陶瓷艺术
美术师
工艺美术
美术家
-
描述:
江国兴1966年生于景德镇,陶瓷职业画家,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美术家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自幼喜好绘画,自学校毕业后就从事陶瓷绘画工作,在二十多年的学习和绘画中创作,他平静、执着地追求自己的陶瓷艺术风格。
-
声 明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英语语言学
微课
翻转课堂
-
描述:
声 明
-
从语言符号结构看传统陶艺到当代陶艺的转化本质
-
作者:
何科丁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人文观
传统陶艺
陶艺家
大众审美
陶艺教育
符号结构
当代陶艺
艺术语言
思维范式
-
描述:
传统陶艺的发展方向和渠道具有典型的理性思维特质,这一点从其对工艺及表现手法的严谨与苛求便可见一斑,这实际上也是导致传统陶艺易被解读为纯粹的工艺美术甚至工艺技术的重要原因。这其中既有来自于实用主义的器用观念的影响,亦涉及大众审美固有的思维范式。这使得传统陶艺抛却对创作者主体的人文观照,而更多地将创作视作工艺与技术共同交织的行为。对当代陶艺而言,思维与观念的重要转变成为其存在本质发生根本性转换的核心因素。从传统陶艺向当代陶艺发展的
-
浅析陶瓷艺术语言与其他材料的融合
-
作者:
冯彬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材料
陶瓷艺术
新语言
工艺美术
-
描述:
陶瓷艺术是工艺美术的一种表现语言,纵观其他工艺都有自己的专属材料,其中陶瓷工艺的材料是泥土成瓷,木艺的材料是木头,服饰的材料是布料,把陶瓷艺术与其他材料相互融合就可以开创出新语言。丰富陶瓷艺术装饰的方法。
-
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张鲁迁——作品鉴赏
-
作者:
张鲁迁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山东省
艺术大师
艺术设计专业
色彩语言
鉴赏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相互衬托,又并不矛盾,而这种“变性”所带来的效果,也正是作品在试图捕捉的,在单一色彩渲染手法中加入更深的“色彩叙事语言”,同时开创了绘画作品中“色彩语言”的方向性探索。
-
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
作者:
童瑶
来源:
中外交流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言文
兴趣
预习
-
描述:
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爱学、会学,提高语文整体成绩.
-
浅析陶瓷文化与陶瓷艺术
-
作者:
崔文剑
王慧玲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二而一
景德镇
陶瓷文化
绘画艺术
艺术品
陶瓷艺术
陶瓷粉
艺术语言
装饰艺术
人与自然
-
描述:
陶瓷文化与陶瓷艺术,看似两个话题,但它们是合二而一不可分割的理论性话题。它们深沉含蓄,长于寄寓比兴,无论是人与自然,它们内在相契之处,有着特殊的敏感与联想,因此,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之间,形成了默契有别于它类的艺术语言,陶瓷绘画艺术。
<
1
2
3
...
6
7
8
...
67
68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