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西方现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29 条
-
装饰艺术对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
-
作者:
李小慧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响
西方现代绘画
装饰艺术
-
描述:
装饰艺术是在绘画艺术的一个最常见的的艺术形式和途径和手段,在西方现代艺术、装饰艺术及其结构、形式语言和抽象对现代绘画大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力.装饰艺术被连接到一个主体绘画或雕塑工艺上,从而使主体布置的要求得到效用美化.装饰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如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日常用品装饰.而装饰艺术对于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十分深远,我们本文就装饰艺术对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来进行浅要的分析和研究,以便于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于装饰艺术和西方现代绘画有更好的理解和能够更好的学习.
-
青花梦:木西油画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现代生活
中国传统绘画
画展
西方现代绘画
文化发展
艺术创作
河北理工学院
作品
北京
-
描述:
由北京泽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青花梦——木西油画展"于6月23日至7月5日在北京泽中画廊举办。木西,原名李琰。1986年毕业于河北理工学院艺术系,200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高研班,现定居北京。木西的艺术创作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意与西方现代绘画的构成观念巧妙融合,营造出充盈着诗意的现代生活情味。她的作品更多追求形式上的"唯美",在平和中透着睿智,细腻中含着激情,
-
声音绘画:捷克艺术家米兰·葛利噶尔个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录音
艺术家
声音
捷克
艺术发现
西方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史
创作过程
绘画
作品
-
描述:
"声音绘画——捷克艺术家米兰·葛利噶尔个展"于5月28日至6月18日在今日美术馆举行。米兰·葛利噶尔是一位在捷克现代艺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艺术家,甚至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之所以能给出如此的评价,就在于米兰·葛利噶尔的艺术在观念,语言和形式上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他以另辟蹊径的眼光和判断开辟‘声音绘画’"。此次展览主要展示艺术家的最大的发现:声音与绘画可以结合起来成为一件作品。1963年,他发现这个创作方法后立刻放弃油画并且开始研究素描绘画和声音的关系。到1965年,经过了一年半的筹备阶段,他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绘画方法,采用水墨,小木棍和芦苇。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
-
启动 数码时代的韩国艺术
-
作者:
宸睿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新启动
数码时代
韩国
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民族性
多媒体艺术
-
描述:
“重新启动—纪念中韩建交20周年韩国当代艺术家代表中国展”于9月11日在炎黄艺术馆开幕。展览选择了韩国一线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6位摄影师和新媒体艺术家、3位油画家和1位装置艺术家的29件作品
-
北京诚轩艺术市场的收藏契机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新启动
数码时代
韩国
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民族性
多媒体艺术
-
描述:
二十世纪早期油画的市场近年来持续发展,但同一画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价格表现仍较为平均。其实,大多数油画家三四十年代正值盛年的创作,往往因为战乱流离而留存无几,五六十年代因政治运动或创作锐减、停顿,或作品被毁,到七八十年代画家晚年才重拾画笔大量创作。因此一般认为,随着艺术市场的继续进步和参与者认识的深入,以稀为贵的原则加上美术史的文献价值等因素,必将导致早期油画家的盛年作品价格向上攀升。此次诚轩春拍不乏多幅早期油画家在1930年代至1960年代的力作,其中关良的《湖边》、林风眠的《风景》与朱沅芷的《湖边少女》更属首度现身拍场,尤为难得。 《湖边》是关良1957年访问德国期间的创作,被收录于多本关良画集,其中包括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画家第一本油画专辑《关良画册》,该画册仅收入五十幅画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湖边》是其中的佼佼者。 朱沅芷在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创作的《湖边少女》,是少见的这一时期具有抒情意味的暖色调作品,霓虹般的天空有早年共色主义的画风,而人物及场景丰富的细节、自然主义再略加变形的处理手法,完全体现了画家强烈而成熟的个人风格。 林风眠1960年代的作品大多由画家亲手毁于文革初期,保留下来的极少。
-
收藏没有目的
-
作者:
顾伟洁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新启动
数码时代
韩国
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民族性
多媒体艺术
-
描述:
,成员包括蔡一鸣、陈启斌、马志玲、曹兴诚等近40位收藏家,在华人收藏界影响极大。 10月下旬,由清翫雅集参与的2012年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台北落幕。为期三天的会议中,“清翫雅集20周年庆收藏展”在台
-
文学主体间性该做何解:关于文学主体间性的几点看法
-
作者:
胡菁慧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观
主客体关系
间性
文本创作
西方现代哲学
山水景物
审美关系
杨春时
中国文学理论
思考点
-
描述:
源于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的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也确立了主体性,与此同时,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开始了主体间性的拓展。以杨春时教授的观点为代表,他认为: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强调文学活动不是单纯的主客体间的认知和对抗,应该是主客体间的共性存在,是文本创作主体对世界主体的互动与交流。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因而是自
-
25年的变形:表现主义在中国
-
作者:
易英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形
现实主义
新表现主义
中国艺术
德国表现主义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西方现代艺术
风格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表现主义在中国已经是蔚为大观了,在这一点上似乎正与世界的潮流接轨。回顾它的历程是有益的,或许还能知道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走向。1982年,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一个德国表现主义的版画展,展览的规模虽然不大,却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中国
-
“雕塑与抽象”断想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一性
具像
艺术家
现代艺术
后现代
抽象因素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雕塑
社会现代性
-
描述:
有人说,当代中国像一个混乱的航空港,该到的航班没有按时来,不该到的却有提前降落的。拿这个说法形容中国抽象雕塑,有人说:抽象雕塑对中国而言,是补课,中国雕塑还没有认真经过现代主义阶段,没有认真研究、学习抽象艺术,突然就跳到"观念"上了,就"后现代"了;所以,现在研究抽象雕塑就是补中国雕塑曾经失缺的那一课?这种说法对不对?与此相关的说法还有:"抽象"比"具像"要高一个层级,"抽象"是"具像"的发展和提升。有一个反对抽象雕塑的艺术家亲口对我说,"还没有学会走,就想跑;还是先老老实实
-
纸的精神世界
-
作者:
朱旋
来源:
世界家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现实主义
艺术市场
具象写实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学院成长的艺术家
-
描述:
,以画布为媒材的油画也改变了东方的纸的艺术传统。2012年1月至2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纸·非纸——中日纸艺术展第一回”展,就围绕“纸”的概念展开。 “纸·非纸”,意味着纸对于艺术更多的可能性。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