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西方现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中”为“洋”用
-
作者:
徐淦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家
蒙德里安
中国艺术家
缅因
西方现代艺术
现代美术
东方色彩
“洋为中用”
雕塑系
中国美术
-
描述:
近十年来,不少中国艺术家大胆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洋为中用”,使中国美术的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殊不知,一些西方艺术家也象我们一样,对于从不同文化的艺术中吸收滋养,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教过的一些学生,当他们选修了中国美术史后,就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使用中国美术的某些因素,“中”为“洋”用,创作出一些具有东方色彩的西方现代美术作品.缅因美术学院雕塑系四年级学生马斯吴·普
-
锦瑟无端五十弦——试论格非小说中的时间与记忆
-
作者:
何涛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非小说
抽象雕塑
西方现代派文学
反传统
引论
摹仿
本体
先锋派小说
它是它
作家
典型性格
中介
叙事方式
体验过程
中国文坛
叙述故事
二十世纪
-
描述:
一、引论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国文坛终于在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感召下,出现了先锋派小说。先锋派之所以被人认为“先锋”,是因为这些作家们反传统的叙事方式,他们对于“怎么写小说”远比“小说写什么”投入了更多的心血,在他们手中的小说不再是仅仅叙述故事或是展示典型性格的中介。小说本身成为本体的体验过程,恰如抽象雕塑——不摹仿什么,不代表什么,它是它本身。格非在先锋派中是非常独特的一位作家(作家
-
司徒立先生再度来杭讲学侧记
-
作者:
尤华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思想
方法论
教学改革
教学系统
青年教师
西方现代艺术
高年级
教学大纲
基础方法
油画
-
描述:
中国美术学院外办和油画系于1995年五月十五日至六月十日,邀请美院客座教授、法国知名画家司徒立先生来杭讲学。这是继1993年四月首次邀请司徒先生来杭举办为期四周的绘画讲习班之后,再次邀请他来杭讲学。这样持续性的海外讲学邀请,在我院交流史上十分鲜见,而象司徒先生这样深入地贴近中国学院教学现状,有的放矢地提出基础方法论,并在油画系的整体教学安排和学术构想中引起如此重大影响的,在全国聘请外籍专家来华讲学的艺术交流活动中,都属罕见。
-
观晓冈画《大学》随想
-
作者:
方清刚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精神
《大学》
“席勒式”
中国艺术
《浮士德》
艺术家
中国古典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
描述:
观晓冈画《大学》随想方清刚一毕业后我第一次见到晓冈,他的那幅自作的油画《大学》还像在学校时一样挂在他单人床上方的墙上,看画作纤尘不染的样子,可以揣想晓冈时时拂拭的辛勤。大学肯定是许多人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岁月,然而对大学时光近乎执著的缅想,让人不难体味...
-
功能与材料:谈现代装饰雕塑的特性
-
作者:
唐国树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形式
建筑环境
科学技术
艺术家
装饰雕塑
硬质材料
西方现代艺术
创作
现代装饰艺术
造型艺术
-
描述:
众所周知,现代装饰雕塑,是立体造型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有其它表现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具有实用及审美价值的艺术。装饰雕塑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与其它艺术表现形式一样,具有表现、反映历史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装饰雕塑风格的演变发展,与每一时代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意识、审美时尚紧密相连。它是大众艺术,是一种具有时代属
-
明月心·诗化的体验——读郭有明的绘画
-
作者:
易英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功利主义
水墨画
中央美术学院
绘画艺术
现代主义
西方现代艺术
手工技能
版画
纯艺术
-
描述:
版画在目前的中国是一个很寂寞的领域,它既不象水墨画那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也不象油画那样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复杂的手工技能。尤其是在当代的中国美术界,经历80年代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和90年代的商品经济的大潮,那种浮躁的文化功利主义泛起之后,非但没有消退,反而愈演愈烈之势。版画的寂寞似乎也在所难免了。郭有明80年代中期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之后便去日本留学,主修版画,八载之后回归故里,于寂寞之中开始了真正孤独的艺术之旅。 但是孤独对郭有明来说并不是困境,而是一种境界,是为他追求一种纯美的形式所准备的条件。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现代主义对纯艺术的追求似乎变得十分遥远了,但正是这种状况促使
-
繁荣下的困惑——评中国油画的现状
-
作者:
赵军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美术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
绘画艺术
西方现代派
写实主义
作品
徐悲鸿
中国油画
表现技巧
-
描述:
纵观中国油画近几年的发展,给人总的印象就是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品层出不穷。在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下,许多画家对人生、社会等重大题材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并在油画作品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创作出了一些比较好的作品,同时,也涌现出许多新人。但是,在其背后,我们又看到油画界的困惑,为什么这几年来,中国油画没能出现震撼人心的作品呢? 自西方油画传入我国,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尽管其间经历了种种波折,但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而油画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绘画开始到现在,已有五百年的历史,八十多年相对来讲就显得太短暂了。那么,八十多年来,油画在我国到底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本世纪初,有一部分青年赴欧洲、日本学习绘画,其代表有徐悲鸿、刘海栗、林风眠、李铁夫、庞薰琴等人、他们把西方的写实主义以及其它流派的油画介绍到了中国,他们为西方绘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当时由于国内的战乱,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外辱内患,使得民不聊生,油画作为一种文化,根本得不到健康的发展。所以,我们所见到的当时的作品或是旧瓶装新酒或是流于仿效,无论是表现技巧,绘画形式,以及对油画的本...
-
吴冠中艺术给建筑师的启示
-
作者:
邹德侬
来源:
新建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现代
形式美
中国传统
抽象美
-
描述: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的问题,不但长期困扰建筑创作,也是绘画创作的共同难题。吴冠中作为留法的西画家,他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和优秀“文人画”传统的功底;作为中国当代画家,他深得西方现代造型艺术的真髓“形式美”、“抽象美”。吴冠中通过“油画民族化”、“水墨现代化”和“风筝不断线”等几个阶段的艺术苦恋,终于形成了中国的、现代的吴冠中艺术。这一过程对于建筑学子忽视传统的学习、对于建筑市场上抄袭洋货、对于引进理论食而不化等不良现象,都是有力的教训。
-
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
-
作者:
詹建俊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艺术家
世纪之交
西方现代艺术
中国现代文化
回顾与展望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
描述:
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詹建俊一中国油画的发展正处于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时期,在这个立足点上回顾中国油画从起始到现在这一个世纪的变化是很有意义的。可以说,是本世纪内中国的两次开放所造成的向西方学习的特定历史条件,促进了我们油画的生成和发达。其间尽管经历了战...
-
毕加索神话
-
作者:
钟莲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艺术运动
立体主义画派
自由主义思想
艺术家
毕加索
艺术表现
未来主义
西方现代艺术
自由意识
马蒂斯
-
描述:
西方现代艺术运动中使我们困惑的现象之一是艺术创造中的自由意识。 自由意识本是生命哲学的核心,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文化思想的核心。然而自由意识虽然像空气和水一样具有无孔不入的渗透力,却不像空气和水一样容易抓住。那么自由是什么?自由是真正懂得并严格遵守一些基本限制之后的大胆思维和行动。正如歌德所说:“如果一个人有勇气宣布受到制约,那时他就有了自由的感觉。”即使对西方现代文化有着巨大影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萨特,对自由的定义也作了科学的界定:自由是建立在个人责任感和道德义务的人道主义基础上的。自由的前提是责任,“必须把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然而,西方现代艺术运动中的自由意识在不同的艺术家身上是有着不同的表现,这种表现的差别正是体现了对“自由”与“责任”的不同理解。可以说这些艺术家一个个都是激进的自由主义思想者,但像塞尚、马蒂斯、蒙克、布拉克、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克利、达利、波洛克、霍夫曼等一大批现代艺术家,正是艺术表现中的自由意识让他们的思想和想象任意飞翔,才引导了艺术的表现有了无限的可能。他们关注着世界、人类,也关注艺术自身的命运和发展。这种自由与责任的统一,才使艺术显示了它的意义。而像未来主义和达达主义等艺术家,他们由于对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