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表】搜索到相关结果 141 条
-
黑白延伸
-
作者:
隋丞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设计
样式
工具材料
视觉经验
艺术家
表达
绘画艺术
概念
油画
-
描述:
素描、油画、设计这些概念对于学习绘画者与热爱艺术的人,是一种样式或工具材料的不同所表达的各个相异的面貌呈现,是一种视觉经验的延续.……
-
绘画随想
-
作者:
贾涤非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画
体验
画布
艺术家
绘画艺术
画面
绘画表现
制约
直觉
自然化
-
描述:
最末流的画家也懂得绘画与自然的区别;绘画的力量不在于对自然的摹仿,而在于表现。自然和绘画同人们的距离似乎都同样的远,也同样的近。真正感受到它们的美,需要体验。绘画表现的过程是使人精神自然化的途径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读《新工笔花鸟画表现实技》
-
作者:
肖建忠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家
色彩
表现
严谨
造型
工笔花鸟画
作品
画种
笔法
画作
-
描述:
中国的工笔花鸟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以其工细的笔法,丰富的色彩,具体严谨的造型呈现在世人面前。我国早在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就有以线勾勒的鸟兽图形,经过长期的发展,到两晋、南北朝时逐渐形成"花鸟画科",至唐、五代时期形成了独立的画种"花鸟画"。两宋时期是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画家,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工笔花鸟画作品,此后元明
-
浅谈工笔花鸟画的学习--写在《工笔画基础教程》一书出版之后
-
作者:
李越
李智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表现内容
工笔画
出版
基础教程
自成体系
表现形式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重要组成部分
-
描述: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自成体系.这里花鸟的含义并不仅仅指花卉与鸟类,它包括植物、昆虫、翎毛、走兽等多种表现内容,习惯上把它们统称花鸟画.……
-
温故与创新--简评《工笔人物临摹·写生·创作》
-
作者:
李智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造型
中国绘画艺术
现实生活
表现形式
传统工笔人物画
创作
中国画
写生
历史悠久
创新
-
描述: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历经千余年嬗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传统。就是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似",这就决定了它
-
以人文主义的名义——浙江当代油画
-
作者:
高天民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本体
油画民族化
艺术家
以人为本
具象表现
浙江
人文主义
古典主义
中国油画
代油
-
描述:
浙江的油画以其突出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如果说中国传统绘画中有“浙派”一说,那么,浙江油画是否也有一个“浙派”呢?也许从“派”的一般意义上说,浙江油画的“浙派”命名会有争议,但是,历史地看,我们可以说,浙江油画在中国油画界显然有着一种特殊的地位,这种特殊性使浙江油画在这个众生喧嚣的时代似乎成了一种被遮蔽的声音,但也正是这种特殊性
-
沙耆的艺术
-
作者:
范景中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沙耆
水墨画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印象派
浪漫主义
表现主义
徐悲鸿
油画
-
描述:
艺术是一种不可言喻的东西,它们的创作者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他们有非凡的才华,却受到压抑;他们有神性的创世才能,却受到贫穷与孤独的磨砺;他们生不逢时,死后却荣誉纷至沓来,辉耀青史。这种观念经过浪漫主义的渲染,已经成了撰写艺术家传记的常用模式。我们在这里介绍的沙耆,也带有几分这样的色彩。
-
丹青点染贵港
-
作者:
黄土路
胡红一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总书记
广西贵港
市政府
丹青
贵港市
太平天国
市委书记
中国画
三个代表
油画
-
描述:
这次被命名为“今日金田——来自太平天国故乡的报告”的著名画家写生活动和“来自太平天国故乡的写生——广西贵港风情写生作品展”,是贵港市委、市政府和广西美协共同主办的。
-
柳博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彩绘
集美大学
心理状态
美术学院
外观形式
阿恩海姆
丝结构
艺术品
心理经验
-
描述:
柳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199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工程部设计师,北京圣腾博艺环境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曾为北京阳春光华小区、中国电信大楼,武汉新江汉
-
东京艺术大学的木雕教育
-
作者:
林胜煌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美术教育
教学内容
西方文化
教育模式
美术学校
艺术表现
东京
分期教育
雕塑教育
-
描述:
有关东京艺术大学的木雕教育可追溯到其前身东京美术学校(1889年—1894年),标志着传统美术的创造性复兴。创校的当年(1889年)就有了木雕教育,并有别于西洋画和西洋雕刻。 明治维新后西方文化涌入,政府排佛毁释,传统雕刻家们也陷入困境。于是,创校不久的美术教育受到极大的挑战,传统的雕刻与西洋雕刻产生碰撞,雕塑教育采用了分期教育制。第一、二教室以古代和近代为中心的古雕刻、佛像研究,由竹内久一等主持。第三教室以现代为中心的现代风雕刻研究,由高村光云和石川光明主持。还有稍后成立的第四教室(即西洋雕刻或塑造教室)。最初的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
1
2
3
...
8
9
10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