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表】搜索到相关结果 804 条
-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年制
综合材料
毕业创作
江苏省
工作室
美术学院
表现形式
引导学生
雕塑
艺术学院
-
描述: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江苏省内唯一的五年制本科雕塑专业。本系所在的美术学学科1981年和1987年分别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被批准为艺术学一级学科博
-
试析新疆城市雕塑艺术的发展与民众的关系
-
作者:
叶繁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民众生活
审美情感
新疆城市
表现形式
公共环境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审美理想
发展
-
描述:
雕塑艺术自人类产生起就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反映、记录着社会民众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同时后者也反过来影响雕塑的形式及内容。也就是雕塑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民众生活、表达民众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同时受民众制约和影响。
-
抽象雕塑之我见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抽象
雕塑创作
颠覆性
研修班
-
描述:
抽象雕塑.顾名思义.就是用抽象的方法做雕塑。抽象.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一种相对于具像的表现手法之一。经过这两个月研修班的学习.我对抽象雕塑创作有了全新的、颠覆性的认识,同时也找到了自己以后研究的方向。
-
抽象雕塑之路
-
作者:
朱尚熹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质
时代性
抽象
现代主义
普遍性
布朗库西
雕塑家
代表性人物
-
描述:
布朗库西是抽象雕塑之父。当然也是现代主义中雕塑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划时代性使得以后的抽象雕塑家无一不推崇他为教父。布氏主要是通过步步紧逼的简化企图追寻事物的本质,完全成了卵形的《沉睡的缪斯》就是他努力的结果。显然他所谓的本质首先是从型的角度.他所谓的本质是物的一般性,或则说物的普遍性。
-
阿尔普的雕塑艺术
-
作者:
邵玮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创作
代表人物
美术学校
艺术家
“让”
法国巴黎
康定斯基
雕塑艺术
-
描述:
汉斯·阿尔普(Hans Arp 1887~1966),法国艺术家,以雕刻出名.热衷于诗词和版画创作.达达派雕塑代表人物。原名汉斯.但后来他常用法语中的同义词“让”。
-
雕塑脊梁
-
作者:
杨晓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回归自然
自然状态
表现手法
椅子
代表作
-
描述:
雕塑脊梁
-
都灵大学门前的鹰和马
-
作者:
小刀
来源:
思维与智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国
历史
意大利
大理石
牛津大学
英国
剑桥大学
巴黎大学
雕塑
代表
-
描述:
都灵大学是意大利一所颇有声望的大学,它的历史甚至比法国的巴黎大学以及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还要古老。在都灵大学的校门口,有两尊黑色大理石雕塑,左边是一只鹰,右边是一匹奔马,它们成了都灵大学的标志。可是,这只鹰和这匹马代表着什么呢?人们一直以为
-
摩尔家的石头
-
作者:
柳再义
来源:
思维与智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审美趋向
艺术家
摩尔
艺术大师
绘画表现
创作意象
雕塑家
艺术发生
石头
-
描述:
风景如画这个提法是把绘画摆在了风景之上。画是符合人们审美趋向的,含有思想并经过了挑选提炼的风景,人们将之称为艺术。倘若反过来说,画如风景,要求绘画表现忠于自然,这就变成摄影了。英国有个雕塑家名叫亨利·摩尔,堪称20世纪伟大的艺术大师。他的创作意象与形式基本上取自人体,展现风格在具象与抽
-
学会“拐弯”的智慧
-
作者:
林来生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有光
智慧
思维敏捷
助听器
汉语拼音
语言文字学家
文章发表
学会
-
描述:
我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105岁了,除了耳朵需要戴助听器外,思维敏捷,笔耕不止,每月都有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上。央视采访他的长寿秘诀时,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往前看
-
暖冬(布面油画)
-
作者:
权坚
来源: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面
冬天
山水
艺术表现
暖冬
藏区
油画
-
描述:
藏区题材的绘画一直是我进行艺术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那里的山山水水、人物都时时刻刻在心中萦绕。每次进入藏区,自己心底的那份真实情感油然而生,看到高原的阳光,一丛小树,冬天的苍茫都会让自己激动不已。这个冬天不会寒冷,因为在我们的心里有一份平和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