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王守彬与他的青花集团
作者: 王沈鹏   徐庆生   来源: 今日辽宁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大代表   产品系列化   世界一流   股份制改造   现代企业制度   组织集团化   市场国际化   青花   产业多元化   耐材  
描述: 王守彬与他的青花集团
中国木版年画
作者: 冯骥才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风格   农耕文明   民间美术   心理表现   中国   木版年画  
描述: 在我国灿如繁星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是最夺目的瑰宝。不仅由于它题材广博,手法斑斓,地域风格多彩多姿,其它任何民间美术都无法与之攀比;若论其人文蕴含之深厚,信息承载之密集,民族心理表现之鲜明与深切
中国玉雕观音造像
作者: 郭颖   来源: 中国宝石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面部表情   玉雕   材质美   艺术水平   人物画   中国   衣饰   人物形象   历史故事   人物题材  
描述: 玉雕人物题材多源于神话、宗教、文学和历史故事。常见设计图案有神、佛、菩萨(观音)等。优秀的玉雕人物图案,也是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工笔白描人物画主要通过人物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衣饰形态或配以简单道其(如法器,如意等)景物来塑造人物形象,将简洁、细腻、圆润的线条应用于作品,更能体现高档翡翌原料的材质美。
黄燎原策展
作者: 王小巫   来源: 中国报道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前卫艺术   艺术家   艺术品   代表性   作品   版画   美术馆   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黄燎原策展
肘部先天性动静脉瘘的超声表现1例
作者: 牟明春   彭志青   刘玉霞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肘部   超声表现   先天性动静脉瘘   左上肢   右上肢  
描述: 患者女,4个月.因右上肢增粗、多汗入院.查体:右上肢较左上肢增粗,皮温明显增高,于右肘部外下侧体表可触及震颤,并可闻及收缩期隆隆样杂音.临床诊断:动脉瘤.二维超声检查:右上肢自腋下至肘部外下2 cm
子宫动静脉瘘伴假性动脉瘤1例的超声表现
作者: 王红   吴彬   李敬茹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声表现   宫颈内   血流信号   葡萄胎   HCG   患者   月经紊乱   β   经阴道超声   大出血   异常回声   子宫动静脉瘘   可见   血生化   子宫肌层   CDFI   假性动脉瘤  
描述: 患者女,36岁.因3个月前宫内大出血1次,月经紊乱半年来诊.血生化β-HCG正常,患者18年前曾因葡萄胎行清宫术,其后孕2产2.经阴道超声所见:子宫体长7.3 cm、宽7.1 cm、厚8 cm.内膜
以一片火花建构中国雕塑美学——评《雕琢者说》
作者: 江山华   来源: 中国出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写意雕塑   2003年   随笔集   表现领域   火花   作品   理论引导   文化符号   吴为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肖像   艺术展览   美学   艺术家   中国当代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国内外   理论与实践   雕琢  
描述: 以一片火花建构中国雕塑美学——评《雕琢者说》
涂装工艺(5):石膏上漆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涂料与涂装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表现   石膏   上漆   涂漆   18世纪   彩饰   17世纪   涂装工艺   19世纪  
描述: 石膏涂漆概要 起源:该方法综合表现了17世纪涂漆的石膏件、18世纪亚当姆石膏浮雕以及19世纪彩饰的效果。
油画的形式及本质之我见
作者: 商桦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纷繁复杂   本质   艺术活动   表现手段   艺术实践   形与色   游戏规则   表现方式   油画   基本标准  
描述: 与尴尬。以什么标准来甄别优劣?这是我在油画实践中一直为之困惑和期待获得顿悟的问题。以架上为表现方式的游戏,也许它在一开始并预先设定了自己的游戏规则,没有规则的游戏实际上无法提供满足感和成就感,只会使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衡中滑向彻底的虚无。时下的
郭莫孮及其写意花鸟画
作者: 文庆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表达   戏剧人物   艺术家   当代艺术   文化阐释   艺术品   题材   文化态度   中国油画   中国传统戏曲  
描述: 中国花鸟画创作自从有了黄筌富贵、徐熙野逸的艺术风格和脉派传系以来,历代得以不断发展。黄筌画花鸟先以墨笔勾勒,后敷以彩色,浓丽精工,世称双勾法。徐熙擅写生,以落墨写其枝、叶、蕊、萼,然后敷色,创水墨淡彩法。徐熙之孙,北宋徐崇嗣初承家学,后不断革新,创造出直接运用彩色晕染,其画皆无笔墨,唯用五彩布成的叠色渍染的没骨法。至清初六大家中唯一从事花卉创作的恽寿平,则发展了这一方法,融入写生,而树立写生花卉新格,从此改变了以往陈陈相因的画
< 1 2 3 ... 21 22 23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