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靠近设计——谈专业技法课的基本建设
作者: 肖海   来源: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绘画颜料   颜色   技法课   色彩   表现形式   归纳   化学合成   专业   基本模式  
描述: 专业水粉的基本模式习惯上是色彩的精细描绘,颜料通常选用丙烯和水粉,或两种颜料结合使用。炳烯颜料是一种化学合成乳胶剂与颜色微粒混合而成的绘画颜料,逐层反复堆砌,能画出油画厚重的感觉;加入粉料及适当的水覆盖重叠,可获得水粉明快的效果。水粉是不透明的粉质颜料,具有较强的覆盖力,能做大面积的涂绘和局部精细刻画。水粉的渗透
高压电动机在潮湿现场的烘燥处理
作者: 王衍吉   来源: 电工技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堵转电流   高压电机   烘燥   额定电压   高压电动机   对地绝缘电阻   转子绕组   额定电流   钳形电流表   潮湿现场  
描述: 在我厂所承担的九曲九号斜井2.5m卷扬机安装工程中,试车前我们用2500V绝缘电阻摇测试主电机的绝缘电阻,发现高压电动机因井下环境潮湿、工程施工周期长致使定子绝缘电阻三相均为0.5M,显然不符合
游刃于意象之间:李天元'97作品语言演化考源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元   考源   表达方式   艺术家   时代社会   语言演化   作品   文化意识   意象   视觉表达  
描述: 看李天元的画,会给人一种明显的印象,即他的每件主要作品,都在画面语言和艺术旨趣上与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生活在文化意识方面的影响相关联;或者换句话说,他始终将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对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折射出的文化状态做出自己的准确言说。
今天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艺术形态
作者: 高岭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元   考源   表达方式   艺术家   时代社会   语言演化   作品   文化意识   意象   视觉表达  
描述: 今天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艺术形态
文化潮流与艺术价值——观沙耆油画有感
作者: 严善錞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耆   艺术价值   印象派画家   后期印象派   表现主义   文化潮流   油画  
描述: 沙耆这一名字对我来说,多少带有一点传奇的感觉.当我十多岁正式开始学画的时候,我就听一位少年宫的画友讲,他的书法老师沙孟海有一个堂弟,是一个非常杰出的画家,大概是仅有的一位与毕加索一起办过展览的中国画家.不过在那个时候,不要说沙耆,就连毕加索的伟大之处究竟在哪里,我也弄不清楚.进入大学后,我另外一位少年宫画友告诉我,他的父亲正在编一本《英汉美术词典》,其中有一个关于沙耆的词条,后来翻检得知,这位几乎为所有的近现代中国美术史著作所遗忘,并且现今仍在勤奋创作的画家,生于1918年,早年攻读于比利时国立皇家美术学院.其作品获得“优秀美术
司徒立三度来杭讲学回溯——兼谈绘画基础方法论
作者: 尤华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实践   艺术教育   方法论体系   绘画基础   现象学   教学改革   绘画理论   基本功   具象表现   油画  
描述: “你怎么看自己三度来杭讲学?”“尽力为之而已.事实上,从第一次讲学回去以后,我和油画系的联系几乎就没有断过.”当我们和美院客座教授、旅法知名画家司徒立先生凭窗眺望三月潇潇春雨中的湖面时,心情都像这一湖春水,荡漾起一片感怀追想的涟漪.继1993年4月首次邀请司徒先生来我系
梁思成遗著《中国雕塑史》出版
作者: 暂无 来源: 沙堆侨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头翁   文化   形象   收录   酒令   表达   器物纹饰   鸟兽   鸟类   名酒  
描述: 梁思成遗著《中国雕塑史》出版
油画教学中“表现”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作者: 张飞跃   来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对象   教学体系   唯物主义   色彩结构   “现实主义”   “写实”   艺术形式   艺术教学   油画教学   “表现”  
描述: 油画教学中“表现”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装饰混凝土砌块
作者: 黄爱群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形   一段段   混凝土砌块   天然石材   外墙面   使砌   金属模   花格   细纹   表面纹理  
描述: 近年来国外开发出了一系列绚丽多姿的装饰混凝土砌块。其主要品种有: 雕塑砌块 将金属模箱加工成带沟槽、肋、块、弧形和角形等。成型后便可制成各种雕塑砌块,在墙上产生明暗浓淡的光线效果。它们对建筑的装饰有无限美妙的效果。
我与口技、口哨艺术的不解之缘
作者: 赵强   来源: 广东艺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明古国   文字记载   表演艺术   艺术风格   口技   中国太阳神   说文解字   杂技团   风行世界   军队进行曲  
描述: 口哨和口技艺术有着悠远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世纪,文明古国印度就见踪迹,该国喀尔康河地区的浮雕中,至今仍保留着吹口哨的女伶图像。据文字记载,印度梵文经本法规定,凡重要的祭祀,必须以吹口哨代替唱礼歌,这一制度甚至流传至今。到了19世纪,口哨艺术风行世界,无论绅士淑女,贵族平
< 1 2 3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