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与“线”为伍:我对工笔画线条的理解
作者: 邹东升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物象   “线”   工笔画   画家   张彦远   情感表达   运行轨迹   线条  
描述: :“夫象物必在于形式,形式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用笔”在工笔中即指用线,这是对线条表现力的生动解读。通过对水分、运行轨迹和力度的控制与表现,线条被赋予了形态、质感、神韵和情感
关于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当代性思考
作者: 刘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绘画语言   绘画技法   正中心   中西绘画   质素   抽象表现主义   工笔花鸟画   世界艺术   创作思想  
描述: 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一直面临的问题依然集中在如何实现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笔墨因素向现代的转型。在理论上,学术界一直在热烈地探讨这一问题,甚至也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但是如何将这一话题引向实质性的工笔花鸟画创作实践则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为此,笔者在近期创作的《大成有链》颇能反映这一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感受良多。《大成有链》画幅较大,画面的正中心绘制了一棵树枝繁密而没有树叶的大树,在茂密的枝条上栖息着各种各样的鸟。每一只鸟都有它们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从题材
特立独行 不落窠臼:读姜宏光的油画作品
作者: 李海剑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动物保护   布面油画   彩墨   中央美术学院   塞尚   表现主义   小景   视觉冲击   高更  
描述: 二○一○年,刚被新西兰总理johnkey接见后回国后的姜宏光先生,经人引见我们相识,并赠送了我一套北京工艺出版社出版的画集。翻开姜宏光的画集,一股特立独行、不落窠臼的艺术画风扑面而来。那绚丽多姿的彩墨油画,那异国他乡的风情万种,那新西兰农场小景、鸟岛、山川、溪流、雄鹰、烈马无不充满十足的视觉冲击力,直冲你的眼眶撞来。
中国实力画派代表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艺术   派代表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档案   中国当代美术   研究生课程班   造型艺术   油画创作   陶瓷美术   中国油画  
描述: 艺术档案田广华,中国实力画派代表。1980-198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2005-2008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首届油画研究生课程班;2010-2012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林茂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表象符号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馆馆长   四川省广安市   院长助理   杨飞云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油画   油画系  
描述: 1975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1996年9月,考入并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专职油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助理、《中国艺术时空》杂志社社长。
谈谈瓷板人物画创作体会
作者: 陈俊峰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书画印   工笔重彩   瓷板   人物画创作   陶瓷彩绘   没骨   表现技法   陶瓷工艺   以形写神   赋物  
描述: 潮州陶瓷艺术博大精深,历史底蕴深厚,品类十分丰富。潮州陶瓷工艺精品以其独特潮的地方特色,精湛的表现技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得到世人的赞赏。瓷板画就是潮州陶瓷彩绘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立意高雅、格调清新
刍议具象表现主义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融合
作者: 张剑   来源: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表现主义   融合   中国传统绘画精神  
描述: 具象表现主义和中国传统绘画有着许多共同的表征,在中国发展有其适宜的土壤,因此,对于中国具象表现主义油画家来说,当油画不再拘泥于技巧而强调思想内涵,谋求自己绘画语言和风格的时候,从传统中寻找作品新
千年堆漆艺术的现代引领者——记温州瓯塑代表性传承人周锦云
作者: 李晖   来源: 浙江画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泥塑   艺术表演   周锦   发展阶段   发展演化   张国球   十年   著名油画家   堆漆   瓯塑  
描述: 瓯塑,俗称彩色油泥塑,又称彩色浮雕,起源于汉代,由中国漆器艺术中的堆漆工艺发展演化而成。历经几千年历史长河的潮起潮落,如今,它承载着远古之时的光辉与荣耀,以崭新的姿态呈现于人们的眼前。周锦云大师一生致力于瓯塑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见证了瓯塑近五十年的起落发展,实现了温州瓯塑——千年堆漆的大放异彩。从书香门第走出的学艺者1966年,出身书香门第的周锦云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温州市瓯塑厂,学习广告油画。由于他曾跟随温州著名油画家
工艺:指尖上的舞蹈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画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爰明   陶瓷装饰   龙泉   友泉   上釉   器型   修坯   技法表现   刀头   花几  
描述: 季友泉先是跟师父徐朝兴学传统,后来去了日本留学,这段经历带给他最大的改变是做事的态度。"去日本之前,我一天能拉十个坯,或是刻花几十件。"到日本之后,他试着用拉十个坯的时间拉一个,"力求把器型做到位,做到极致"。清晨6点半,静谧的工作室里,徐朝兴把瓷坯轻轻放在机器托盘正中,轻敲几下底座,确保瓷坯居中,他笑说,做学徒的时候,单是敲这一个动作,很多人就要足足练习半年。开动后,机器带动瓷坯高速旋转,徐朝兴以一种很特别的方式捏住刻刀,从瓷坯底部开始,手肘腾空,捏着刻刀的手腕轻轻抖动,一排排独特的斜纹从碗底蔓延开,慢慢爬满整个瓷坯,围观的我们屏息凝神,其实整个过程不过一分钟,却显得漫长。这就是徐朝兴最负盛名的"跳刀"工艺。所谓"跳刀",是一种最古老的陶瓷装饰手法,用刀头对坯体进行断续而规律的浮雕式刻花
充实之美:工笔人物肖像画的立体因素辩析
作者: 黄培杰   来源: 美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在道德   工笔人物画   立体感   用笔   表现方法   工笔肖像画   表现形式   内在品质   中国画   美学观点  
描述: “充实之美”源于《孟子.尽心下》中的“充实之谓美”。“充实之谓美”的本意是具美之人有仁义道德的内在品质、并充盈于外在的表现形式,仁、义、礼、智蕴涵于具美之人的内心之中,会生发出身体和举止上的纯和温润
< 1 2 3 ... 17 18 19 ... 68 69 7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