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行 】搜索到相关结果 453 条
探幽浙江“桃花源”顺溪
作者:
张亚斌
来源:
新青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浅蓝色
经络
阳光照射
行走
女子
爱人
爱情
油画
鹅卵石
冲刷
描述:
想象一下,在人间,有这样一个地方。两行 峰峦叠翠的山,中间一条清澈见底的溪,一条青石板铺路的沿溪老街,老街靠山一侧则是几座建于清代康乾年间的古屋,溪流尽处耸立着一座形似竹笋的山峰,峰上挑着一眉冷冷
梁白波抗战时期的漫画新闻
作者:
胡正强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浅予
军民合作
广东中山
立报
决澜社
学生时代
上海新华
画面表现
飞行集会
孩儿塔
描述:
梁白波(1911—1987年),原籍广东中山县,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学生时代曾参加中共组织的南京路飞行 集会。1931年在上海参加决澜社。梁白波所作油画,造型和色彩简洁明快,画面表现的是中国
乘着科技的翅膀
作者:
萧琼瑞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默然无语
艺术道路
历史想象
一幅画
叶方
生活本质
当代艺术馆
人如其名
无始无终
行空
描述:
行 空程序——叶方个展2016.6.18—7.17台北当代艺术馆骨子里,叶方是一位十足传统的女性,人如其名,优雅、大方、温文、内蕴。她的油画,充满国画工笔的细腻质感,大量的留白,让画面成为气韵流荡
艺术之路的独行者——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作者:
汤益明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主义
艺术之路
独行者
伊莎贝尔
阿尔贝托
哲学内涵
贾科梅蒂
难以捉摸
超现实主义
人物形象
描述:
“我创作并非是为了做出漂亮的油画或者雕塑。艺术仅是一种眼之所见的方式。不论我看什么,它们总能使我感到惊奇,难以捉摸,我不能确认自己究竟看到了什么。这太复杂了。所以我必须以最简单的形式复制它们,以便真正揭示我的所见。”——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瑞士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和诗人阿尔贝托·贾科梅蒂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尤其是后期的雕塑作品,与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
抽象表现主义为何能够代表美国绘画?——兼论《重构抽象表现主义》对艺术史研究范式的突破
作者:
毛秋月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纽曼
罗斯科
行动绘画
波洛克
兼论
艺术史研究
Griffin
艺术运动
抽象表现主义
艺术品交易
描述:
"抽象表现主义",亦称"纽约画派"(The New York School)或"行动 绘画"(Action Painting),是20世纪中叶的一次美国艺术运动,代表画家有杰克逊·波洛克、威廉·德·库
体验与显现
作者:
宋力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纽曼
罗斯科
行动绘画
波洛克
兼论
艺术史研究
Griffin
艺术运动
抽象表现主义
艺术品交易
描述:
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一种绘画发展趋势的预言可能比直接地对当下绘画状态做出一些概括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尽管这其中会不乏虚拟与假设的成分。这像是在转借克罗齐“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名言,毕竟,未来的指向性是现实价值观的放大。作为个人,能做出的判断有时候看起来是极其渺小与有限的,而一旦离开渺小个人的真实感触之外,完全依赖于所谓抽象的语意或间接的经验时,那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又应该视作什么呢? 对国画的判断也是这样,由“文革”后至“八五新潮”前,甚至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的记忆里,当时所能感受到的绘画主流基本由油画作品所构成,罗中立、程丛林、周春芽、陈丹青、高小华等等,是大多数那个年代美术学子的原始偶像。
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一次 暨《艺术云盘》新书发布仪式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纽曼
罗斯科
行动绘画
波洛克
兼论
艺术史研究
Griffin
艺术运动
抽象表现主义
艺术品交易
描述:
郑胜天——学考策展人艺术家出生中国,现居温哥华。曾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油画系主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圣地牙哥州立大学客座教授、温哥华华人艺术家协会会长、梁洁华艺术基金会秘书长、温哥华当代亚洲艺术中心创会理事。自2002年起参与创办并任英文学刊《Yishu: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典藏国际版)总策划至今。兼任温哥华美术馆亞洲馆总监、加中当代艺术协会主席,纽约亚洲艺术文献库理事、《艺术当代》编委。历年策划重要展览和活动有“江南—现当代中国艺术”、“上海摩登”、2004上海双年展“中国生意”、“艺术和中国革命”、“黄灯:中国新媒体”系列展等。
NY Contemporary一8@Shanghai停,探,得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艺术家
王能涛
行为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形式
艺术构成
描述:
2016 年4月1 日至23日,展览“NY Contemporary-8@Shanghai停,探,得”在驻上海韩国文化院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展出了活跃在纽约与加利福尼亚的八位韩籍艺术家和美国艺术家的作品。他们运用绘画、拼贴画浮雕、装置、建筑等不同形式的表现方法,展现了空间在时间中投映出的多样的生活方式与经历。
美甲店之考古坑前身
作者:
张宇凌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行者
录像
综合材料
视觉效果
艺术家
美甲
绘画
考古
描述:
的发廊视觉效果淹没,但其中的故事似乎是维系整个展览的一条线索:一群旅行者 来到一个小镇,女主角打开了潘多拉之盒,发现了类似巨石阵的指甲阵,其中掩藏着一个跟远古的指甲女神相关的穿越时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本质是一种关于未来的考古学。艺术家
访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王岩教授
作者:
刘巍巍
来源:
艺术工作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岩
行为方式
教学效果
绘画观念
鲁迅美术学院
绘画过程
写实绘画
素描教学
油画系
当代绘画
描述:
刘巍巍:作为几十年来一直从事教学的教授,您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您认为目前鲁美油画系的教学传统有哪些需要发扬抑或需要提升的空间?王岩:传统是历史沿传下来的经验、制度和行为 方式。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它也会随着时间和潮流慢慢发生变化,不是死的东西。艺术史证明
<
1
2
3
4
5
6
...
44
45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