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冠状动脉起源肺动脉1例
作者: 李慎义   陈莉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肺动脉   冠状血管畸形   超声心动描记术  
描述: 病例女,26岁。头晕,胸闷,乏力6个月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15/82mmHg,心率80次/分,律齐。心电图示大致正常。超声心动图所见:主动脉左冠状窦可见左冠状动脉起源,起始段迂曲增粗(9mm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蔓状血管瘤的诊断
作者: 赵伟华   吴迪   陆恩祥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色   多普勒   血管瘤   超声检查  
描述: 后经手术病理及血管造影进一步证实。蔓状血管瘤声像图主要表现为:瘤体内部呈近似不均质无回声,无回声内可见不规则走行迂曲呈管状或呈条索状弱回声或高回声。CDFI血流丰富,呈五彩镶嵌状。三维成像及拓宽视野
超声诊断婴儿胸壁海绵状血管瘤1例
作者: 吴晓妍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脉血流   少量血流   彩色血流   淋巴管瘤   蔓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彩超仪   波动感   超声诊断   血流频谱  
描述: 均有,但以动脉为主。淋巴管瘤囊腔内无彩色血流显示,只是分隔上可见细条状动脉和静脉血流,因此不难鉴别。度1.2cm?s。②超声诊断婴儿胸壁海绵状血管瘤1例@吴晓妍$新郑市人民医院B超室!河南新郑451100
冬天的思索
作者: 张倩华   来源: 国际金融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冻   冷面   哲人   单调   躁动   鲜花   五彩缤纷   失血性   白色   寒冷  
描述: 冬天带着白色的雪、凛冽的风悄悄地来了,不动声色地看着曾经喧闹的五彩缤纷凄惨凋敝,曾经呢喃可人的小鸟孤零地呻吟,任凭鲜花枯去,任凭小河封冻,冬天冷峻如哲人。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纪实小说)
作者: 贾新栩   王军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中国留学生   中年妇女   苏联   莫斯科   俄罗斯   大理石   混血儿   知识分子   国际列车  
描述: 们都为之吸引了,并不由自主地感叹:“难怪说混血儿漂亮!”然而谁也想不到这是一位中国客人。一走下月台,她就用浅褐色眼睛兴奋地探寻着站台上的人群,最后,目光停留在大理石站牌下那位知识分子装束的中年妇女身上
充实和缺失——从《血玲珑》看毕淑敏小说的叙述
作者: 赵小华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技巧   毕淑敏   《血玲珑》   文学评论   小说  
描述: 毕淑敏是我一直以来最为关注的女作家之一。前段时间看了她的新作《血玲珑》(载《当代》2001年第1期),惹出一些话想说。《血玲珑》是毕淑敏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距离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处女作《红处方》的推出有近四年之久。在1997年《红处方》出版后,她有意识地告别了其创作
历史的宣示
作者: 景克宁   来源: 运城高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中国近代史   血与火   腐朽性   天安门广场   虎门销烟   半世纪   当代青年   五四运动   中国知识分子  
描述: 业绩,追踪着历史的轨迹,使人缅怀和思考。 历史是世界的见证人。 一个半世纪前《虎门销烟》的烛天大火,点燃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在血与火的历史中,中国人民看到三幅图象: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的腐朽性,它将把中国引
裸体健身,你尝试过吗?
作者: 大军   来源: 运动休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血液循环   新陈代谢   奥林匹克   古希腊人   自然主义   裸体艺术   裸体运动   运动健身  
描述: 量、健康、活泼的形态和姿势;在艺术上如绘画和雕塑。则塑造健、力、美。裸着健身它的确有比穿着衣服更能减肥的效果,裸体健身时,体表的温度更容易变化,尤其在温暖的环境下,血液循环容易加速,更能促进新陈代谢
五彩纷呈的古希腊罗马神话世界
作者: 林澜   来源: 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希腊罗马神话   血缘关系   表现   爱情   死亡  
描述: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一个丰富的文化宝藏 ,这是勿庸置疑的 ,但如何欣赏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本文的意旨正在于此
一颗失落的明珠——丁玲短篇小说《夜》赏析
作者: 陈惠芬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主   心血   轻声   风暴   艺术风格   丁玲   延安   四十年代   袖子   短篇小说  
描述: 四十年代,丁玲在延安创作了短篇小说《夜》。这篇诞生于作者创作成熟期、曾受到著名文艺理论家冯雪峰激赏的作品,凝聚着作者艺术探索的心血和精华,折射出她对人物心灵的深刻透视力,表现出她勾勒人物心灵细致蕴藉
< 1 2 3 ... 71 72 73 ... 93 94 9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