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张光北·沈好放 打造《血玲珑》
作者: 周晓明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毕淑敏   电视导演   影视圈   生命危在旦夕   后期制作   人工受精   张大民   幸福生活   脑病发作  
描述: 由著名青年演员张光北策划并为制片人的四十集电视连续剧《血玲珑》近日已进入后期制作。该片从编剧、导演和演员都是影视圈里的佼佼者。导演是曾经执导过《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著名电视导演沈好放。《血》剧是根据作家毕淑敏的小说改编而成。
写文章多些书本气
作者: 芈夫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亨利   毕淑敏   桑提亚哥   瓦尔登湖   人生感悟   常春藤叶   我与地坛   一朵花   史铁生   海伦·凯勒  
描述: 我们平时上课接触最多的是课本,走进文本,你将会在文本里发现一片五彩缤纷的人文天地。史铁生对理想的执着,海伦·凯勒对光明的憧憬,马克思对职业的思考,欧·亨利会画出最美的"常春藤叶"……每一次对文本的回眸都会让我们陷入沉思。这些珍贵的资料学生作文却很少用到,岂不可惜!所以要在作文中引用文本,体现文本气息。那么,怎样在作文中引用文本呢?一、开头营造亲切点《坐在生活的前排》说:"有的文章如快餐,吃过之后便忘了味道,而有的文章却如醇酒,历久弥香。《我与地坛》就是这样的文章。阅读这篇文章,我们认识了史铁生。他在
怎样放风筝
作者: 汤雨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亨利   毕淑敏   桑提亚哥   瓦尔登湖   人生感悟   常春藤叶   我与地坛   一朵花   史铁生   海伦·凯勒  
描述: 淡蓝的天幕下,漫天飞翔着纸鸢。孩子们兴奋地仰着脸蛋,任凭秋日凉爽的风,微微吹扬起额角的发梢。我痴望着远方。五彩缤纷的纸鸢填满了天空,那熟悉的画面,唤醒了我迷失的记忆,往事一一重新在眼前铺展开来……我和妹妹沿着堤坝飞跑起来,沉睡的纸鸢被唤醒,向橙色的霞光抛去一声惊天动地的长鸣。恍惚间,误将自己看作了一只风筝
古诗词的情感类型探析
作者: 曾敏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亨利   毕淑敏   桑提亚哥   瓦尔登湖   人生感悟   常春藤叶   我与地坛   一朵花   史铁生   海伦·凯勒  
描述: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千百年来,中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中国的古诗词也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奇葩。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古诗词成为必修内容,也正是因为这些诗词,中国人的感情才有了五彩缤纷的丰富表现。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多种情感的培养,而教学古诗词就成为其中情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论毕淑敏散文创作的美学特质——以《回家去问妈妈》为例
作者: 宋依洋   郑丽娜   来源: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回家去问妈妈》   美学特质   散文  
描述: 崇高真挚的深厚情愫,浓郁淡雅的诗情画意,深湛动人的哲理意味,五彩缤纷的修辞手法,是毕淑敏散文美学追求的标高,也是她创作成功的真谛。《回家去问妈妈》充满了哲理的睿智,使人对人生、生活、世界、未来产生无尽的哲思和联想。
毕淑敏主要作品目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青年   出版公司   毕淑敏   时代   中国社会   出版社   河北   作品目录   心灵   云南  
描述: 毕淑敏主要作品目录长篇小说《红处方》北京文艺出版社1997年《血玲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拯救乳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我最喜爱的作家
作者: 杨晨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一发不可收   细节描写   杨贵妃   写作风格   如风   才品   色空   林黛玉   芳魂  
描述: 我最喜爱的作家是毕淑敏,她的作品,亦是我的成长历程。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喜欢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又加之偶然读了毕淑敏的《血玲珑》,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又把成套的《红处方》《花冠病毒》诸如此类
论毕淑敏《我从西藏高原来》的青春精神
作者: 龚静   来源: 当代青年(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血玲珑》   长篇小说   青春故事   阿里地区   《红处方》   西藏高原   精神  
描述: 毕淑敏,当代著名女作家,她少年从军,部队为医,11年当兵的独特经历和对心理学的研读使她对青春和人生的理解更为沉重和深刻,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我从西藏高原
张发财:历史的狗仔队
作者: 笔仙   来源: 当代青年·我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血玲珑》   长篇小说   青春故事   阿里地区   《红处方》   西藏高原   精神  
描述: 张发财,生活在南宁,是个小有名气的平面设计师。别人八卦明星,他爱八卦历史,被称为历史的狗仔队;很多名人是他的铁杆粉丝,湖南台甚至邀请他与汪涵一起主持专讲“百家姓”的“非常靠谱”。他自称没有历史观,却颠覆了很多人的传统历史观。 男孩揍着揍着就长大了 张发财1977年生于东北,原名陈芳铭,上网后起了个好玩的网名:张发财。小时候,他的记忆力特好,也沉得下心看古书,跟其他小孩相比,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同时,他又很叛逆,对学校里教的东西没兴趣,经常逃课、打架。爸爸经常揍他,打断了好多根小木棍。 “挨揍”的时光似乎也过得飞快。在哈尔滨读完大学后,张发财追随女友到了南宁,结婚生女定居。 他本来是画油画的,到了南宁后,发现画油画会饿死。一幅画,画两个月报酬30块钱,没有办法只能改行做设计。起初,他摸不着门道,无意中发现圈里当年的一本杂志,里面有陈绍华设计的作品,他看了以后茅塞顿开。此后,他一直把陈绍华当成自己的启蒙老师。几年以后,他真的连夜坐火车,找到陈绍华磕头拜了师。 微博成就网络红人 张发财的父母喜欢买书藏书,爷爷、外公也留下不少发霉的古籍,这些“破书”是他八卦历史的来源之一。
摄影“怪才”刘宪龙:诗意世界与生活
作者: 王发财   王玉   来源: 当代青年·我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血玲珑》   长篇小说   青春故事   阿里地区   《红处方》   西藏高原   精神  
描述: 京城里有这么一个“怪人”,他是小有名气的摄影师,却对地下室生活情有独钟。他把废弃在草地上的瓶瓶罐罐视为花,把喧嚣的马路噪音当成乐团,把骑自行车的人视为飞翔的海燕,路上的行人则都是舞者;他用独特的方式观察这个世界。在他眼里,一切都是那么有诗意和情趣…… 以相机为画笔、大地为画布、脚为画尺 出生在辽宁海滨城市丹东的刘宪龙从小酷爱油画,1984年,刘宪龙得到了一个到鲁迅美术学院进修两年的机会。在美院上学期间,刘宪龙背起画架、方便面、照相机、三脚架“四处流浪”,只要是“有感觉”的地方,他就把“行头”就地摆好,开始作画。无论是鲜花遍野的山坡,还是满是污物的水沟,在刘宪龙的眼里,都是“素材”,而刘宪龙最爱的,还是东北农村那种淳朴的乡村气息。 “那几年的春节,一过了12点,我们连饺子都顾不上吃,就得收拾东西赶去黑龙江农村。”刘宪龙回忆道:“二月的黑龙江贼冷贼冷的,我们几个就坐在村口,观察村民放鞭炮、串亲戚,冷风嗖嗖地直往脖子里灌。” 后来,刘宪龙的兴趣由绘画转向了摄影,以他的话说,就是“用相机来绘画”,相机能帮他在一瞬间抓到那幅一闪而过的风景画。 那个时候,刘宪龙有个主旋律式的宏伟蓝图:把北京当做起点,以相机为画笔,以祖国大地为画布,全国各地走上一遍,边走边拍,不拍山不拍水,专拍平凡勤劳的人民。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