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现代工笔花鸟画语境中的“虚静”现象
作者: 胡建锋   来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间隔化   淡泊   意境   虚静  
描述: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现象,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背景。早在春秋时期,“静”这一文化现象就已经形成。道家的创始者老子思想的出发点就是返本复初,他认为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圆圈。道家所倡导的
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
作者: 孙郁   来源: 躬耕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父母亲   父亲   等待   日落   虚弱   日出   身体   权利   微笑  
描述: 而不是欢乐。我和妹妹是一对双胞眙,多令人羡慕啊!可奶奶那不满的眼神让父母的心顿时凉了半截。更糟糕的是我的身体很虚弱,连给父母一个微笑的能力都没有。看着呼吸微弱的我,父母的心凉到了极点。
BOOK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摄影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白照片   真实性   绘画作品   尺寸   虚幻世界   职业生涯   价格   真实世界   维他命   雕塑  
描述: 《荣·穆克》本书记录了荣·穆克最近在巴黎展出的雕塑新作,其中包括两个巨型雕塑。荣·穆克运用模拟和虚像生成的技巧,探讨了真实与虚幻之间模棱两可的关系。他创造的人像表现了真实世界和虚幻世界的矛盾。雕塑
基于纹理映射的动态实时虚拟现实方法
作者: 林意   侯宏伟   来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态   实时   虚拟现实   保长   纹理映射  
描述: ,同时可以进行模型修正和纹理图片的动态移动,纹理不会变形,这完全不同于其它指定多边形及相应纹理坐标进行插值的纹理映射方法,后者将无法与用户进行交互且无法动态贴图。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模拟了现实世界的贴图效果,且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实用性和通用性,可以应用到陶瓷贴花的虚拟现实软件中,进行提前演示效果。
虚拟博物馆的三维场景构造及交互漫游实现
作者: 曹彤   来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维建模   虚拟现实   虚拟博物馆   交互漫游   八叉树  
描述: 虚拟现实技术日趋成熟,针对虚拟场景的构造、交互漫游系统的实现过程展开讨论。系统对徐悲鸿博物馆的主要建筑物、生前作品及其雕塑进行了三维重建,实现了整个博物馆的虚拟漫游。探讨了构建虚拟博物馆三维场景及交互漫游实现过程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同时为虚拟博物馆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生活在商业计谋中
作者: 王宇   来源: 新知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浅蓝色   生活中   虚拟   头发   西方社会   前不久   网络视频   计谋   视频网   商业  
描述: 事件前不久,《南方人物周刊》报道了这样一位在西方社会异常火爆的网络美少女布蕾: 从2006年夏天开始,很多喜欢看网络视频的美国网虫们都认识了这样一个女孩:16岁,大眼睛,长头发,身材纤巧,曲线玲珑,喜欢穿粉色、白色、浅蓝色T恤或者运动款的小背心。她总是喜欢面对着家里高级的罗技镜头和陌生网友唠唠叨叨地叙说着自己的生活琐事。
慕安亮
作者: 何家英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户口   造境   语言   工笔   抽象   虚实相应   融合   自然   工艺   花鸟  
描述: 慕安亮,1966年生于山东龙口,1999年入北京画院研修班,师从王文芳、彭培泉,2006年从师何家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委员,现定居北京。出版有《慕安亮画集》。
中国水墨语言的"抽象性"之散见
作者: 延佳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因素控制   虚实相生   水墨画   笔墨语言   艺术效果   抽象性   水墨语言   中国  
描述: 一水墨画者,以水墨为主,因技法取名,是以墨和留白为基调的笔墨语言。它以不具色彩倾向的细腻的中国墨兼五彩的浓淡互渗,在特有的材料上笔走龙蛇、自然渗化,造成氤氲流动的韵律,取得水晕墨章、虚实
悠扬婉曲 虚处传神——试析杨万里诗中的虚词运用
作者: 韩晓光   来源: 井冈山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词   杨万里   诗歌   审美效应  
描述: “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在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虚词能有效地增添诗歌的声情韵致,显现诗句的意脉流动,丰富诗歌的审美情趣。古代诗人中杨万里是继杜甫之后善用虚词的高手,恰到好处的虚词也是“诚斋体”独特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值得作深入地探讨。[著者文摘]
论建筑环境竹景观的虚景设计
作者: 刘海燕   吕文明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环境   虚景   竹子  
描述: 竹子以独特的自然美感和人文内涵而具有丰富的景观效应,中国园林可以说“无园不竹”。竹景观中景的营建更使建筑环境具有自然天成、空灵生动的氛围。综合众多建筑环境竹景观实例,该文主要从竹林天籁与竹影玲珑两方面分析竹林景的设计手法,为现代建筑环境竹子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