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虚】搜索到相关结果 31 条
-
真实与虚拟间的焦虑与欢娱
-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拟世界
广州
焦虑
中国艺术
美术学院
图书馆
美术馆
景德镇陶瓷
中国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邓箭今简介:1961年出生于广东,1986年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主要展览:1988年《邓箭今艺术作品展》(广州星河展馆)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1991年《中青代精英七人展》(台北小草画廊)1992年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展》(广州美院图书馆)1993年《93!中国第三语言展》(广州江南大酒店)1994年《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
论C++的静态联编和动态联编
-
作者:
潘纹
范秋生
肖任贤
来源:
福建电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态联编
静态联编
虚函数
-
描述:
本文阐述了静态联编和动态联编的概念和区别,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实现动态联编的条件,指出了虚函数是实现动态联编的基础。
-
具象的表达方式和现实虚拟境界——姜中立《凝固》系列油画解读
-
作者:
邓平祥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
油画艺术
虚拟
凝固
中立
具象艺术
具象绘画
作品
绘画性
形式法则
-
描述:
姜中立是以"具象绘画"为自己的表达形式的。因此要理解他的作品,首先要对"具象绘画"作一个简略的理论界说。近些年国内美术界针对"非绘画"思潮的出现,具象绘画的概念日渐凸显。但是深入地分析这个概念时却又发现它是很模糊不清的,从方法上讲它几乎包括绘画从再现到表现的所有形式(亦即杜尚之前的绘画方法);从艺术形态上讲它又似乎成为与抽象艺术对应的所有绘画风格的统称。这样一来具象绘画概念的外延就不能确定了。
-
质疑自身——新媒体艺术家对新媒体的反思
-
作者:
厉宏伟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新科技
认识论
虚拟
艺术家
乌托邦
新媒体
质疑
网络艺术
网络生存
-
描述: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远远不止是新的工具或媒体那么简单。"媒介即讯患",在电脑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模式、行为模式乃至文化的存在方式。与思维、意识关系密切的人的存在方式,也已经发生了变化。难以脱离社会的艺术,自然也受到深重的影响。古纳南曾经说:"艺术不能置身于科技发展之外。如
-
养壶
-
作者:
黄少鹏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
出点
紫砂器
状态
虚拟
画室
人到中年
冲动
铁观音
精神
-
描述:
人到中年,确实少了许多的冲动,在平淡与寂寞的状态中,古人某种精神让我有一种虚拟的归宿感。一个人呆在画室,在画画没有感觉时,泡一壶铁观音,把玩一下紫砂器,从古人的喜好中企图"悟"出点道道来。养壶求
-
虚构的叙事——关于“变异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
作者:
鲁虹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异
艺术家
二度创作
虚构
艺术创作
图像
中国当代
文化背景
绘画
超现实主义
-
描述:
今日绘画令人兴奋的是它借鉴所有的资源。——乔·阿姆索因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沉寂后,中国当代油画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又兴起了一股新的浪潮(以下简称新绘画),并对当代艺术显示了强大的冲击波。其既与1990年代初兴起的中国当代油画浪潮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也
-
雕塑空间探析
-
作者:
倪志强
来源:
东南传播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形态
虚空间
静态空间
雕塑造型
表现形式
雕塑家
空间观念
雕塑空间
现代雕塑
实空间
-
描述: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一切自然物体都具有立体三维空间,都以立体的形式存在且复杂丰富。雕塑作品就是雕塑家运用三维特性的塑造材料(如泥、木、石、铜等)与艺术技
-
借“第六感”规避新闻报道陷阱
-
作者:
陈瑜伟
来源:
今传媒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虚假新闻
失实报道
北京电视台
安全播出
新闻从业者
物质活动
心脏病
-
描述:
经济和物质活动的高度活跃和繁荣,使新闻在五彩缤纷中真相和假象、鲜花和陷阱并存。北京电视台纸馅包子事件、广州某报"伟哥之父心脏病发"失实报道等虚假新闻的不断出现,使规避报道陷阱,防范新闻造假失实,确保节目安全播出,成为摆在新闻从业者桌面上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
生活向艺术的跃升——《我的空中楼阁》的辩证艺术
-
作者:
冉茂易
来源: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灵化
虚幻化
艺术辩证法
现代化
-
描述:
《我的空中楼阁》通过对玲珑小屋进行艺术化的审视和观照,实现了现实世界向艺术世界的跃升,构建了一座精妙绝伦的"空中楼阁"的艺术世界。其客观生活的心灵化,现实世界的虚幻化,古典语言的现代化,充分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辩证法。
-
谈现代工笔花鸟画语境中的“虚静”现象
-
作者:
胡泊
来源:
太原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间隔化
淡泊
意境
虚静
-
描述:
道家所倡导的虚静观对国人心理影响甚重。虚静思想影响华夏民族特定的审美心理。在虚静观的积极作用下,中国现代工笔花鸟画普遍带有幽静、清雅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