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节】搜索到相关结果 4472 条
-
《劳动赞歌》组画创作小记
-
作者:
许江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动特征
运动线
惠安县
东海
渔业生产
妇女
组画
抒情性
创作
节奏特点
-
描述:
去年六月我来到东海之滨的惠安县崇武公社体验生活,留给我最深刻明晰的印象的是惠安妇女。在渔村里,妇女不仅挑着家务和田作的重担,而且还直接参加渔业生产,朝朝暮暮为生活、为家庭、为集体操劳,工作量是惊人的。这种繁忙而紧张的生活,这一片摇撼着小岛的大海赋予她们以灵快而丰满的身姿,粗放而热烈的性情。她们十分爱笑,即使肩上压着整条小船,即使浪涛几乎把她们浸没。只要她们成群结伙在一块,那里就会有一阵阵笑声洒落在浪花中、沙滩上。她们也十分爱美,顽强地按照习俗的统一装束来打扮自己。
-
裂变的狮子 曲阳石雕产业现状和图像观念调查报告(节选)
-
作者:
邱志杰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英雄纪念碑
节选
图像
狮子
曲阳
观念调查
石雕
产业现状
-
描述:
一河北曲阳的石雕行业历史可追溯到汉魏时代。历史上,曲阳石雕工匠的身影出现在元大都建设、故宫金水桥、赵州大石桥、青州佛教雕刻等处,“天下成称曲阳石雕”。在新中国建国十大工程、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毛主席纪念堂等重要场所,也可以看到曲阳石雕艺人的杰作。
-
城市雕塑谈
-
作者:
王卓予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尼罗
城市环境
大理石像
欢庆胜利
透不过气来
从一
局部细节
建筑家
巴特
庙前
-
描述:
埃及尼罗河畔的狮身人面像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到现在它还昂然屹立在金字塔前,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在那些祭庙前也刻制了当时的统治者——法老的雕像,作为祭礼的对象。雕塑艺术从一开始就和建筑配合,发挥它纪念性的功能。希腊时代,承袭埃及的传统,雕塑大为昌盛。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建筑内外刻制了许多大理石神像,以及反映欢庆胜利情景的浮雕,把神庙装饰得富丽堂皇。而且这个崇尚体育的国家还把优胜者健美的体态刻成大理石,点缀整个卫城。雕塑在古代就成为美化城市环境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
雕塑创作漫笔
-
作者:
高照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体验生活
李守仁
班女
九班
雕塑创作
艺术形式
雕刻艺术
雕塑系
三八节
-
描述:
一些墨守成规的创作法则,进行艺术形式的探索,是可贵的。当然在探索过程中,是否大有值得斟酌的地方,还是有待研究的。在我院三八节作品展上,我又一次欣赏到了这个班女同学的几件新作。其中有座题作《谜》的雕塑作品,是刻划一个似裸非裸的长发女
-
现实主义艺术之我见
-
作者:
王强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人道主义精神
创造物
创造自己
现实主义艺术
中所
细微末节
美学意义
现代艺术教育
僵硬性
-
描述:
现实主义艺术一词的概念是极其广泛的,包括对现实作出批判的“批判现实主义”,表现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革命现实主义”,以及以个体为特征原则的“新现实主义”等等。我认为,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艺术家,他在现实中所担当的角色仅仅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力求表现的是那些已经存在着的东西,记录和报道他所生活的社会,把他对生活内容的选择所创作的艺术品给观者以提示,给他们以一个新的观察世界的角度。而在这提示中,人道主义精神是串贯始终的。艺术家说:这就是生活,请你看看并作出结论。
-
《红军经过的地方》的创作
-
作者:
方云华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民
生活习性
大草原
地方
红军
起伏
甘南藏区
耗牛
节奏
地平线
-
描述:
《红军经过的地方》取材于甘南藏区生活。今年七月上旬,我有机会到了甘南的大草原。深蓝的天,绿色的地,连绵起伏的山脉,朵朵的白云,乌黑的耗牛在绿海中尽情嬉戏,而那黑白相间的帐篷却静悄悄地有节奏地穿插点缀
-
共鸣新工笔
-
作者:
东梁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教学环节
共鸣
唐宋时期
教学过程
-
描述:
,在工笔画的教学过程中,对唐宋经典的临习,依然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对经典的深入研究,可以使画者更好地走近传统并加以继承,显然,这种走近和继承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重复。或许正是因为充
-
三剑合璧,梦起东方
-
作者:
王悦阳
尧遥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广场
三剑
国际音乐节
上海之春
这一代
朱志
民族唱法
跨界合作
上海文化
音乐事业
-
描述:
,流行、美声、民族三种唱法同台飙歌会有怎样的视听享受?近日,上海文化广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梦起东方——罗雨、韩蓬、朱志容三人·行演唱会》,本土"三大男高音"用跨界合作的形式让人眼前一亮、大饱耳福。作为2014"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音乐会为音乐节唱响了华丽的开篇乐章。
-
当地铁遇到“艾”
-
作者:
苏庆先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端午节
上海地铁
现代社会
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文化
生活方式
民族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
车厢
民俗文化
-
描述:
又逢端午。 6月11日上午,刚踏进地铁二号线车厢的吴先生被“吓”了一跳。原来,他不经意中走进的,是一个用艾草等绿植精心装点的绿色车厢,还有身穿传统服饰的小姑娘热心地送上香囊、五彩缕和红蛋兜等端午特色礼物。 在浓浓的艾香中,幸运乘客纷纷被车厢内的艾叶创意布置和浓浓的端午文化氛围所吸引,体验到一种新鲜而别有韵味的端午之旅。
-
陶瓷隧道窑节能途径探讨
-
作者:
失光俊
谭春凡
来源:
新能源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隧道窑
Yong平衡
热平衡
节能
-
描述:
通过对某陶瓷隧道窑进行热平衡及Yong平衡计算,获得了热效率和Yong效率,据此提出了该陶瓷隧道窑的有效节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