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艺评】搜索到相关结果 54 条
-
田卫戈作品欣赏
-
作者:
田卫戈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家委员会
美术家协会
常务理事
协会会员
中国当代
文艺评论家
西北师范大学
作品欣赏
-
描述:
田卫戈.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当代写意油画研究院常务理事、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美术委员会主任、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艺术委员会主任、甘肃省知联会常务理事、甘肃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青年美协荣誉主席、兰州画院院聘画家。
-
文化流行色
-
作者:
冯瑛冰著
来源:
济南:明天出版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年代:
中国
文艺评论
现代)
文艺评论(地点:
-
描述:
本书分为“电影:世纪悲喜剧”、“电视:全方位冲击”、“文学:潮起潮落兮”、“综艺:五彩迷人眼”、“群众文化:希望的田野”等六部分。
-
高雄·人文·旅游与美食 我和我家附近的菜市场
-
作者:
王希成著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编
来源: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年代:
中国
文艺评论
现代)
文艺评论(地点:
-
描述:
文学家的菜市场百态书写,凝结每个时空片段的私密记忆,《我和我家附近的菜市场:高雄·人文·旅游与美食》邀集了四十五位高雄图文作家,以作家和其附近的菜市场为书写场域,内容在于介绍,菜市场的文化历史、美食小吃及精华景点,特别之处在于透过四十五位图文作家的描写,或以文学作家的美味记忆,或以图画家的五彩缤纷;游子的记忆、旅游达人的观点来看菜,市场,每一座菜市场都深沉潜在著作家的记忆旅程和城市的迁徒。四十五位高雄图文作家涵括了老、中、青不同的年龄,菜市场在他们的印象中也呈现了不,同的风貌底蕴。循著他们的目光,菜市场的面貌如百样人生:有五味杂陈。
-
神奇的彩色树叶
-
作者:
谢炜珞 张励妍著
来源: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年代:
中国
文艺评论
现代)
文艺评论(地点:
-
描述:
森林裏有一種奇特的樹,一到秋天,就會長出五彩繽紛的樹葉,紅樹葉熱辣辣的像火一樣,綠樹葉輕盈得像羽毛,白樹葉彈性非常好,黃樹葉柔軟似棉花,藍樹葉清涼如冰……它們隨著秋風飄落在地上。小動物們發現了這些葉子,小青蛇說:「我最怕冷了,這些紅樹葉最適合我了。」小甲蟲講:「我喜歡這片綠色的樹葉,過河的時候可以用它當船。」小松鼠大聲叫:「我喜歡這些白樹葉,我要用它作吊床。」……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想法時,小刺蝟卻默不作聲,他這邊摸摸,那邊量量,接著就撿起地上的樹葉開始了工作。我們來看看小刺蝟用這些樹葉做了甚麼。
-
阳光女孩故事共四册
-
作者:
崔钟雷
来源:
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年代:
中国
文艺评论
现代)
文艺评论(地点:
-
描述:
《家长送给孩子最棒的成长礼物·阳光女孩故事全集(注音版)(套装共4册)》包括:《阳光女孩故事全集1》、《阳光女孩故事全集2》、《阳光女孩故事全集3》、《阳光女孩故事全集4》。幼小的心灵如此洁白而敏感
-
李倍雷简介
-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介
协会会员
博士后流动站
研究生教材
博士生导师
文艺评论家
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
-
描述:
李倍雷(1960-),男,本名李蓓蕾,艺术学博士,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艺术学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学研究生教材”总副主编,《艺术学界》副主编。主要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美术史论研究和油画艺术创作。
-
王鹏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关东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研究生导师
中国画家
艺术与传媒学院
协会会员
王鹏
文艺评论家
北京师范大学
-
描述:
中国画家,1981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艺术学博士在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从事中国画(工笔人物方向)的创作教学和研究。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谈祝福新同志的油画艺术
-
作者:
万金声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品质
基础工程
发展选择
油画艺术
天然
艺术成就
含而不露
文艺评论家
作品
阳刚之美
-
描述:
前些日子,一个晴朗的午前,我特地到祝福新同志家里,欣赏他回国以来的新作。由于他一直忙于教学,所画数量不多,只有三幅,画幅也不大,都在百公分以内,但每幅都是精心经营的很有份量的佳构。当时在座的,还有长春来的两位客人,一同欣赏,是一次很轻松的微型“沙龙”。与祝福新多年相处,对他出国前的艺术成就,较为了解。总的印象是:他有艺术上的远见卓识,对自己要求很高、很严,特别重视基础工程的巩固和充实,常使自己处于准备性的探索进程中,保持着多方位发展选择的可能性,不急于过早地追求某种风格定型。“引而不发,跃如也”。著名文艺评论家刘勰说:“渊乎文者,并总群势。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刚柔虽殊,必随时而运用”。祝福新前一阶段的艺术进程,就具备着这种,“兼解俱通”“随时而用”的可贵艺术品质。他的作品:风骨、文采、神韵,三者兼备,外秀内刚、含而不露。平易中见力度;简约中寓丰实;朴素中藏着华滋。有的作品:苍劲顿挫、以阳刚之美见胜,如《老人》(见
-
西藏文化旅人
-
作者:
马丽华著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年代:
文艺评论
现代)
文艺评论(地点:
-
描述:
本书内容包括:“韩氏黑画”、“西部大荒吕玲珑”、“驶向远古”、“古格历史的发掘者”、“人生流经的边缘风景”等。
-
余达喜:传统的源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
作者:
刘兰花
杨招景
来源: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汉民族
文化人类学
江西省
面具艺术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舞蹈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艺评论
埃及
舞蹈形态
-
描述:
余达喜(笔名余大喜),1952年生于江西南昌。现为江西省文联副主席、舞蹈家协会主席、研究员、国家一级编剧、江西省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傩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中国傩戏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傩文化研究,著有《中国巫傩面具艺术》(与人合作,江西美术出版社、台湾南天书局)、《中国汉民族假面剧》、《江西南丰石邮跳傩》、《埃及雕塑》、第三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中国舞蹈资源的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等著作,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他多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曾应邀赴日本、埃及、香港等地访问、讲学,其成果载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