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艺术家孔宁的狂想曲
作者: 暂无 来源: 投资与理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律师职业   油画作品展   中俄边境   艺术家   行为艺术   狂想曲   文艺评论家   律师工作  
描述: 希帕画廊于2015年3月21日举办“血性与狂想:孔宁油画作品展”,推出艺术家孔宁的29件油画力作。开幕式由画廊总监李燕玲女士主持,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华人收藏家靳宏伟,文艺评论家伺志云,导演徐克等。孔宁有一股人一生都无法经历的丰富经历,她出生在中俄边境满洲里,后随母亲回到北京,从事过检察官和律师工作。2000年底放弃律师职业,开始创作以人性、环保为主题的行为艺术、装置作品,并长期用诗歌表达生命的存在。
孙岩:转山记
作者: 尚晓娟   来源: 投资与理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律师职业   油画作品展   中俄边境   艺术家   行为艺术   狂想曲   文艺评论家   律师工作  
描述: 在中国,喜爱油画艺术的艺术家都有一个梦想——去意大利——踏上西行的朝圣之路。油画自19世纪进入中国百余年来,其朝圣者络绎不绝,他们怀揣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去朝拜那些艺术的圣殿与大师。孙岩就是新近的一员。 在当今如此嘈杂的世界上,孙岩画得如此宁静,他更在意自己心灵的回响。他所使用的介质与方法是西方的,作为写生作品他在对象的选择上亦是传统的,而正是在这种看似毫无干预的描绘中,折射出他内心的纯粹,透出了东方人对造物诗意的赞美。
展览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投资与理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律师职业   油画作品展   中俄边境   艺术家   行为艺术   狂想曲   文艺评论家   律师工作  
描述: 黄立言:梦魇照进现实 2014年12月28日至2015年1月15日,由白盒子艺术馆主办,冯博一策划的展览“黄立言:梦魇照进现实”在798白盒子艺术馆举行。 展览展出艺术家近年创作的20余幅油画
茹万军油画
作者: 宋永进   来源: 野草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文艺评论家   色彩基调   万军   紫灰色  
描述: 画面上方那一整片浓郁的紫灰色,既是风化的岩石或干枯的荒草,也是铺满厚厚尘土的旧瓦。深秋,老村的黑瓦土房早已与土坡融为一体,秋色一片萧条。画家有意在画面显要处涂抹了几片荡漾的粉绿、几笔流动的明黄和几点零星的暖白色,山村方才焕发了生机。
刘瑜 工笔书大义
作者: 王珍一   来源: 时代人物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发不可收   公共讨论   今日中国   正是时候   出生活   又文   营养剂   文艺评论家   评论专栏   大学博士后  
描述: 上榜理由:她用文字担负起女性的社会责任,用思考、理性和分享为转型期迷茫的中国探寻文明生活的另一种路径。她的思考正是这时代最需要的营养剂。今年39岁的刘瑜论资排辈在学术界属于晚辈,近几年以自己独立的思考,理性的分析成为国内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她为媒体撰写的政治评论专栏既受好评又受欢迎,一部《民主的细节》,一部《观念的水位》,为在改革转型期迷茫的国人探寻出生活与政治的另一种路径。《送你一颗子弹》使得人们惊喜的发现,严谨的刘瑜
人文关怀的批评和未来发展
作者: 林鸣岗   来源: 中国文艺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人文关怀   文艺评论  
描述: 文艺评论是文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艺评论。文艺的发展和创造也是一句空话。文艺评论,应该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属于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中国梦”必然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基础之上的。文艺家应该有自己的大胸襟和超凡眼力,不断磨练和塑造自己,才能洞悉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应该有文化的自信和自觉,重新认识和挖掘母体文化的精髓,这不是一种自救,而是一种自信的重新激活。
吴威《倾斜的地平线》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文艺评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人文关怀   文艺评论  
描述: 步入现代社会的中国,人们日益面临着精神世界现代性转型和重构的难题,探索当代人精神心理的存在感,或许成为中国艺术当代性的核心与本质。这便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青年一代写实油画家日益深刻地意识到艺术摆脱表象描绘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他们热衷于油画的再现性,对欧洲古典主义追求的高贵与单纯痴心不改,充满了激情与留恋;另一方面,他们不甘于对日常生活以及生活
《迈默政委》故事梗概
作者: 张林辉   来源: 国际论坛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法西斯斗争   多产作家   作者简介   希泽   阿戈   文艺评论家   拉伊   故事梗概   克里斯托   人民之声报  
描述: [作者简介]德里特洛·阿戈里是阿尔巴尼亚与伊·卡达莱齐名的著名诗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1931年生于德沃里。早年留学苏联,后很长一段时间在《人民之声报》社担任编辑。1973年德·阿戈里当选为阿作家艺术家协会主席,1981年当选为阿劳动党中央委员、人民议会议员。他是位多产作家,优秀作品有长诗《母亲,阿尔巴尼亚》(1975)、长篇小说《迈默政委》(1969)、《居洛同志的沉浮》(1973)、《藏大炮的人》(1975)等。德·阿戈里曾两次获得一级共和国奖金。《迈默政委》是一部采用倒叙和回忆的手法描写阿尔巴尼亚人民反法西斯斗争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梗概】阿尔巴尼亚刚解放不久,一位雕塑家,一位妇女和孩子,一位教师等七人护送一尊塑好的迈默政委的头像去科尔察附近的拉伊希泽村
浅说欧洲画廊业
作者: 杨劲松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考察   市场   欧洲   策划人   艺评家   画廊业  
描述: 《浅说欧洲画廊业》的作者,曾在欧洲做过展览,成为画廊的签约画家。杨劲松先生在其间对欧洲的博物馆、美术馆、画廊和艺术市场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作为个人的体会,也许此文会对画廊业和策划人提供一些操作上的线索。玉为神物是我国传统玉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杨伯达先生通过实地调查和考证,认为它源于石之崇拜,经过转换、蝉蜕,给披上了神秘化的外衣,从而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地位,这是其它的物质材料所无法与之类比的。大型的宗教塑像和陵墓雕刻,在明代进入它发展史上的尾声阶段时,至中晚期小型玩赏性雕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气勃勃的景象。以嘉定派为代表的竹雕艺术,就是其中一类深受文人雅士赞叹的案头小品。明末清初嘉定派竹雕艺人名匠辈出,但存世作品为数不多。周颢乃当时著名匠师,《“晋瞻”款竹刻抱节凌云图笔筒》一文,作者通过诸多侧面的考证,肯定为周颢传世难得的一件精品,对竹雕艺术有研究的读者和收藏家、本刊欢迎发表不同的看法。
芳华虽逝,艺术长常——岁月留痕·中国老油画家作品学术展在杭举行
作者: 杨宇全   叶勤   来源: 杭州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学术   艺术中心   油画作品   文化艺术   文艺评论家   杭州市   中国油画  
描述: 近日,由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环球雅葵艺术中心、杭州国立当代文化艺术院承办的"芳华虽逝,艺术长常——岁月留痕·中国老油画家作品学术展"在杭州开幕.此次共展出早期油画作品58幅,其中就包括曾为中国油画事业引进与推广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老一辈油画家冯钢百、李超士、颜文樑、倪贻德、周碧初、陈抱一等,还包括一些因年代久远签名不详的"佚名作品",以及陈抱一先生谈创作体会的珍贵手稿.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