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艺术接受】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油画教学协同性刍议
-
作者:
童立云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更新能力
艺术教育
艺术经验
艺术作品
艺术接受
协同性
图式
绘画
接受美学
油画教学
-
描述:
本文从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知识构成的有机性和艺术人才培养的合目的性着眼,重点论述油画教学与其相关学科和知识的协同性。文中提及的有些问题也许在我们整个美术院校的教学中具有普遍性,但笔者认为,这并不致于使文章偏离油画教学的议题。
-
油画教学协同性刍议
-
作者:
童立云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艺术接受
协同性
图式
绘画
接受美学
油画教学
-
描述:
油画教学协同性刍议
-
《西部·西部》中国·西安美术学院艺术展:2003巴黎(油画)
-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艺术接受
协同性
图式
绘画
接受美学
油画教学
-
描述:
《西部·西部》中国·西安美术学院艺术展:2003巴黎(油画)
-
油画和地理风度
-
作者:
徐累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部
国画
现实主义
标准化
艺术接受
中国当代
地理
社会变革
美术馆
油画
-
描述:
较之国画,油画看上去更容易使人感觉像是盲人摸象。就中国当代而言,无论国画轻重如何,毕竟有过去的历史和准则作依托。油画则不同,百多年以来,我们试图建立各种标尺予以衡量,但是,这种标尺不是建立在浅滩上,就是建立在政治的岩石上。我们没有造就再出发的码头,但也一直没有停止了望。 其实,并不只是油画有如此困惑,如今将艺术仅仅视作材料行业的局部议题已经不切实际。好的艺术,永远只是天才的行为,所以,就油画泛泛而谈,我无法找到天才和庸才的共同点。
-
音乐作为听觉艺术的特性
-
作者:
方丽晗
来源:
美与时代(学术)(下)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作品
亚里士多德
艺术分类
艺术接受
抽象艺术
听觉艺术
主要作用
知觉艺术
诗歌艺术
视觉艺术
-
描述:
艺术分类是艺术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其目的是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各种艺术的规律。美学史表明,可以根据各种标准对艺术进行分类。如果根据艺术接受者知觉艺术的方式对艺术进行分类,那么,艺术可以分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视觉艺术有绘画,雕塑,建筑,听觉艺术有音乐和诗(文学)。诗和音乐都是有赖于听觉的艺术,但是相比之下,听觉价值在诗歌艺术中的作用是非常局限的。朗读诗篇或默读文章虽然也使用听觉,但同音乐所使用的听觉相比是不完备的。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音响唤起词语的意义,因此诗的听觉价值只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