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艺术批】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复制与拼贴——当今中国油画一瞥
-
作者:
王邦雄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后现代社会
拼贴
大众传媒
油画界
元性
中国油画
艺术评论
艺术批评
机械复制
-
描述:
1.当代中国所处的特定的复杂的多元性的文明境况,使得任何一种艺术性言说都变得十分困难。尤其是艺术评论与艺术批评似乎都在自说自话,在美术界同样如此,你讲你的,我画我的。有的只是充斥大众传媒的介绍性文章
-
中国的现代公共艺术
-
作者:
约翰·扬
蒋大可
来源:
天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抽象艺术
行为艺术
艺术领域
雕塑家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公共艺术
艺术批评
-
描述:
与全中国的形势一样,中国的艺术正在发生着戏剧性的变化,文化中存在着各种反差:尽管中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但她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社会是一个贫困的社会,但
-
从“审美的表象”走向“观念的构造”——'97南山雕塑展作品透视
-
作者:
饶小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性
当代中国
赫伯特·里德
审美
雕塑家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参展作品
观念艺术
艺术批评
-
描述:
激变中的求索 90年代,中国雕塑界正处在令人鼓舞的激变当中:一方面,在长期封闭和压抑的沉寂之后,雕塑家们已开始走出本体内循环式的职业圈限,他对传统的雕塑持理性的批判态度,对各种新的观念性的尝试充满热情,在与各种观念艺术的对话和感悟过程中,创作出了一件件激动人心的实验性艺术作品,涌现出一批勇于创新、锐意探索的雕塑家;另一方面,艺术批评的介入,又使得雕塑艺术在观念层次上有了某种理论性的导向,形成了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共生发展的最新趋向。 一系列的事件引起我们的关注: 1995年8月在北京成立的三人联合工作室(隋建国、展望、于凡),不仅从事着雕塑本体意义上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同时还在观念艺术的领域进行着前卫性探索,他们在即将作为废墟的中
-
钱绍武《永远的回归》——'97南山雕塑展
-
作者:
孙振华
张爱民
鲁虹
饶小军
严善淳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性
当代中国
赫伯特·里德
审美
雕塑家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参展作品
观念艺术
艺术批评
-
描述:
钱绍武《永远的回归》——'97南山雕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