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艺术批】搜索到相关结果 39 条
-
历史与艺术:我们以什么理由来抵抗遗忘?
-
作者:
鲁明军
来源:
美术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历史事件
遗忘
历史题材
记忆
主流意识形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历史与现实
抵抗
艺术批评
-
描述:
由扉艺廊主办,李公明、胡斌策划的"公众历史频道——当代历史创作展"于7月4日—9月5日在扉艺廊展出,开幕当天举行了有关中国现当代历史多重叙事的研讨会。该展览参展艺术家共有25位(组),以广州美术院校
-
自由的术语:本体与诗性的重申
-
作者:
崔灿灿
来源:
美术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历史事件
遗忘
历史题材
记忆
主流意识形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历史与现实
抵抗
艺术批评
-
描述:
2010年5月28—29日,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中心和油画系主办的"方法之维——批评与实践"首届青年批评家论坛在该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论坛旨在强调艺术理论与批评实践的艺理相通和艺术批评
-
绘画及雕塑的自我瓦解: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所实现的前卫方案
-
作者:
王南溟
来源:
美术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历史事件
遗忘
历史题材
记忆
主流意识形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历史与现实
抵抗
艺术批评
-
描述:
一、单调:抽象表现主义的立足点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批评理论以《前卫与庸俗》和《走向更新的拉奥孔》作为格林伯格的前卫方案,也了解了格林伯格的批评方向要让美国抽象超越欧洲,那么,抽象表现主义在什么意义上超越了欧洲的抽象绘画,除了那些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到抽象表现主义的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理论阐述,尽管当时格林伯格都是用短评的形式来发表他的观点的,却是非常清楚地说出了他为什么要抽象表现主义的理由,尽管他叫抽象表现主义为美国式绘
-
艺术批评的准则(上)──评瓦萨里《最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略》
-
作者:
杨永芳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开朗基罗
艺术家
《名人传》
艺术品
雕塑家
修辞学
建筑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达·芬奇
艺术批评
-
描述:
艺术批评的准则(上)──评瓦萨里《最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略》杨永芳一、导言艺术批评准则的意义无可否认,有一些艺术家讨厌批评,拒绝准则。但是,我认为既然是群体性、社会性的人类,就需要与别人沟通,就需要别人的了解。况且,如果我们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
-
艺术批评的准则(下)——评瓦萨里《最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略》
-
作者:
杨永芳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斐尔
米开朗基罗
佛罗伦萨
西方美术
批评标准
艺术家
《名人传》
建筑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艺术批评
-
描述:
艺术批评的准则(下)———评瓦萨里《最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略》杨永芳三、瓦萨里批评准则的局限与矛盾1、史学观与个人趣味的影响瓦萨里相信,艺术家象人体一样:有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他论述了艺术从“起源”至中世纪的“死亡”,以阐明历史的循...
-
约翰·迪安德烈亚
-
作者:
吉姆·华生
王宏建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收藏家
约翰
纽约
七十年
写实主义
艺术史
雕塑家
作品
艺术批评
-
描述:
随着七十年代初期的写实主义重新唤起人们的兴趣,不可避免地,再次出现了研究人体的热潮。正当一些画家还就裸体问题进行喋喋不休的争论时,一位雕塑家已经脱颖而出,站在了这一运动的前列。这位雕塑家就是约翰·迪安德烈亚(John DeAndrea)。 1968年,他在纽约的OK哈里斯画廊陈列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随后的几年间,他的大作在许多重要的展览上不断出现,其逼真的雕塑震惊人世,为此,他获得了国际的声誉。博物馆和收藏家们纷纷订购他的作品,需求量数以十计。但与此同时,艺术批评界和艺术史家们却对其作品的正当性表示出关切和忧虑。
-
极致写实和独立艺术品格:李乃蔚的工笔人物画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写实手法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审美需求
艺术创作
绘画
艺术品格
艺术多元化
艺术批评
-
描述:
李乃蔚是一位绘画多面手,工笔、写意、素描、白描俱能,尤以工笔人物见长,且以极致写实手法在画坛独树一帜,并引起广泛反响,且影响越来越大,褒奖者众,质疑和批评者亦有之。艺术家的创作在社会上有不同的评价,而不是轻易给予否定,这是正常现象,更是社会民主化和艺术多元化的标志之一。众所周知,在学理上艺术批评不可能持一个标尺衡量一切创作,因为人们的审美需求广泛而多样,而艺术家作品之异彩纷呈,犹如自然
-
新时代背景下的工笔画表现方式探微
-
作者:
王海滨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写实手法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审美需求
艺术创作
绘画
艺术品格
艺术多元化
艺术批评
-
描述:
中国画有着独特的审美系统和审美标准,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同步,其中工笔画是极具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工笔画发展至今,西方写实主义的进入与互联网"读图时代"的到来,对其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核都产生了影响.但是,中国画的发展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把研究落脚于人文精神之上,以体现作品的绘画性和精神性,表达方式才会自然而柔和;而以新奇的视觉效果、过分注重物像的物理特征取悦于人,忽视中国画的独特性,则易导致失去工笔画的艺术精神,迷失了方向.
-
2009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成果初见分晓
-
作者:
张雪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交部
海外
艺术史学
中国艺术
中青年
工程成果
中国当代
美术家
中国美术
艺术批评
-
描述: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丁宁。参加汇报的7位研修人员分别是南京艺术学院常宁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王端廷、汪瑞,中国美术学院张坚,中央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