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联欢】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
史俊民和他的中国彩砂画
-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
美术工作
彩砂
春节联欢晚会
民和
艺术完美
艺术形式
民族艺术
工艺美术
-
描述:
史俊民和他的中国彩砂画在艺术的天地里,谁都知道郑板桥的瘦竹.徐悲鸿的奔马.吝白石的花鸟鱼虫。史俊民和他的彩砂画是中华民族艺术园地里又一朵娇艳的奇葩。彩砂画具有史无前例的独创性,是以中国独有的丝绸和棉布为面料、绘上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画面.再附上五彩...
-
让荷兰了解中国——访荷中友好协会主席顾坚明
-
作者:
林小端
来源:
福建乡土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福建
春节联欢晚会
华人
五彩缤纷
了解
荷兰
异客
友好协会
花灯
-
描述:
我在荷兰过年时,每次看春节联欢晚会录相,都要掉眼泪,更加思念中国的亲人。今年我终于又回到中国的家里过年,真是太开心了。"
-
我馆收藏十一位航天员“掌中苍穹”手模雕塑
-
作者:
周椋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
春节联欢晚会
节目播出
中央电视台
航天员
载人航天
雕塑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描述:
在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11位执行过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英雄集结在一起,在一座星云雕塑上留下了每个人宝贵的手掌印,这一雕塑取名为“掌中苍穹”,宣布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节目播出后,全国人民对该手模的收藏和展出十分关注。2017年2月9日,“掌中苍穹”手模雕塑
-
春节纪念章
-
作者:
周继厚
来源:
贵阳文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视传媒
春节放假
电视综艺节目
山西阳泉
春节晚会
传统饮食文化
联欢晚会
改造运动
虞舜
文艺晚会
-
描述:
在五彩缤纷的春节传统饮食文化中,纪念章应该算是一种精神食品吧,我们可以从中品味到不同年代浓浓的春节滋味。从阴历正月初一之前的除夕日开始,直至正月十五,是中国人庆祝新年的日子,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从虞舜时期开始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1914年经民国政府批准,以法规形式将阴历正月初一命名为春节,
-
片真情 一片净土——记画家孙文超教授
-
作者:
俞永康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美术教育
画家
孙文
优秀奖
素描教学
中国画
作品
青年联欢节
油画
-
描述:
孙文超先生是五十年代起步的一位卓有成就的美术教育家和油画家。早年毕业于东北美专绘画系油画专业,现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早在1956年,21岁的他即以创作油画《风雨之前》获奖而初露头角。该作品在参加辽宁省及全国美展后又被选送布加勒斯特世界青年联欢节展出。
-
人贵有自知之明
-
作者:
布尼伊兰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合
电视节目主持人
市级电视台
接收范围
赵忠祥
电视事业
《综艺大观》
春节晚会
联欢晚会
沈力
-
描述:
中国电视发展到了今天,已将浓缩的几十个年头放大为两个世纪,我们站在这段历史的至高点,观察、点评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从而在它不断前进的过程中,通过五彩荧屏这扇关开张合的户枢来透视它的每每与我们相约的第一个主人——节目主持人。有关资料表明主持即负主要责任,类推主持人理当“负主要责任”的人了。六十年代,我国第一批电视节目主持人(那时只有单一称谓叫播音员,只是对新闻事件做播报性地服务),在当时节目单一,受众单一,接收范围单一,技术受限的情况下,中国大多数受众很少知道也更不去议论赵忠祥、沈力。时至今日,广
-
王刚成方圆情系音乐剧
-
作者:
任学路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众群
歌舞表演
成方圆
东方歌舞团
下连
《音乐之声》
联欢晚会
男主角
英文歌曲
雪绒花
-
描述:
成方圆在1994年举办完名为《蓝色风情》的个人演唱会后,前往美国进修了一段时间。在美国的那段日子,她几乎天天去剧场欣赏在美国颇有市场的音乐剧,那五彩缤纷的舞台布景、浪漫活泼的歌舞表演深深地吸引了成方圆,音乐剧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魅力,使她开始有了个梦想:把音乐剧搬上中国舞台。近期,在东方歌舞团的支持下,成方圆特意成立了音乐工作室,开始了把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搬上舞台的实践。愿望是容易产生的,但实现愿望的过程则往往充满艰辛,刚一起步,成方圆就意识到自己给自己出了个难题。购买版权、总体筹划、修改剧本、寻找演员、落实资金,事无巨细,都要操心,
-
十载相约 精彩更加:续写第十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
-
作者:
沫沫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约
中外文化交流
联欢
精彩
红楼梦
观众
艺术家
西班牙
艺术团体
北京
-
描述:
2010年5月28日,第十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在56个民族欢快歌声的旋律中,落下了帷幕。自4月275月28日整整的1个月中,超过150场演出,由来自英、法、美、西班牙等15
-
每逢佳节倍思亲——侧记“文化部慰问驻外人员家属春节联欢会”
-
作者:
甄德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局动荡
上流社会
外交官
联欢会
民族与世界
中国与世界
西服革
民族交流
演出公司
文化部
-
描述:
提起外交官,很多人认为,一个多么体面的职业:西服革履、奔驰宝马、上流社会、鲜花、美酒、豪宴、闪光灯……不尽的风流,无限地潇洒。其实,这仅仅只是外交官生活的表象,只有外交官自己和他们的亲人才知道,外交官生活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尽管国家政策从外交官可携夫人,到可带子女,一再放宽,但囿于种种具体原因,很多外交官不仅抛妻别雏,弃家离母,远涉重洋,孤灯寒衿,对影三人,还有非洲高原的缺氧,驻在国政局动荡的不安,异国他邦水土的不服,甚至恐怖分子的威胁……。然而,恰恰正是这些肩负国家使命的外交官,把自己的亲情和天伦之乐化为一架五彩虹桥,使中国与世界得以沟通、了解、交流……。谁没有父母,谁没有儿女;哪有新婚的妻子情愿离开自己深爱的丈夫;哪有父母不记挂远在天涯的游子,哪有儿女不思念养育恩深的爹娘?前人早有“家有父母不远游”的古训。然而,古训也好,亲情也罢,一旦家事国事聚于一身的时候,外交官只能国事为上,家事避让。因为,忠孝总难两全。外交官的生活,恰似王维的初秋长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的,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和他们的亲人,仿佛总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仿佛总在佳节“遍插茱萸少...
-
刘继卣:经典连环画世纪第一人
-
作者:
林阳
来源:
民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连环画
花鸟画
经典
创作
中国画
造型艺术
社会主义国家
青年联欢节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
-
描述:
副会长。组画《武松打虎》获1956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作品奖、1959年莱比锡书展览会金奖、1984年瑞士西耶尔第一届国际连环画节获特别荣誉奖。组画《闹天宫》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获美术作品奖;被美术评论家誉为"中国画世纪经典"。连环画《穷棒子扭转乾坤》、《东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