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后学院派美术教育的探索者:李正天
作者: 熊功化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探索者   美术教育   艾欣   美学   工作室   美术学院   学院派   少年宫   哲学   油画  
描述: 在美术教育中,学院派式的科班教育和名家指点是不可缺少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学院派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大美术发展的需要。必须更新我们美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即所谓“后学院派的艺术教学”。李正天从八十年代开始进行探索,现发表专访,介绍有关他的论点及近况。
试论高校校报对学生记者的培养
作者: 高俊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能力   校报   培养   学生记者  
描述: 结合我校校报办报实践,就校报对学生记者的培养与锻炼问题进行论述,探讨了校报对学生记者的育人功能.
上海租界时期的公共雕塑
作者: 朱国荣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陵东路   法租界   公共雕塑   太平军   殖民主义者   上海租界   巴夏礼   清政府   孙中山   普希金  
描述: 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开埠城市,各国列强在进行军事、政治、经济侵入的同时,还在上海建造了不少为殖民主义者歌功颂德的纪念雕像。 1865年1月,法国人首先在法租界公董局(今金陵东路黄浦区公安局)内建立卜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艺术家   解放思想   乌托邦   雕塑家   英国   雕塑艺术   罗马尼亚人   完美主义者   《时代》周刊  
描述: Paul Neagu,1938年生于罗马尼亚,1969年去英国。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参加了世界各地的雕塑展,其作品为《时代》周刊、《美国艺术》等许多著名的杂志介绍,1999年5月在桂林雕塑创作营本刊对其进行了访谈。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对英国雕塑家Paul Neagu的访谈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艺术家   解放思想   乌托邦   雕塑家   英国   雕塑艺术   罗马尼亚人   完美主义者   《时代》周刊  
描述: Paul Neagu,1938年生于罗马尼亚,1969年去英国。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参加了世界各地的雕塑展,其作品为《时代》周刊、《美国艺术》等许多著名的杂志介绍,1999年5月在桂林雕塑创作营本刊对其进行了访谈。
雕塑动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艺术家   解放思想   乌托邦   雕塑家   英国   雕塑艺术   罗马尼亚人   完美主义者   《时代》周刊  
描述: 雕塑动态
现代雕塑的先行者——李金发
作者: 崔开宏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先行者   “五四”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   雕塑家   李金发   美育   雕塑教育   伍廷芳   孙中山   现代雕塑  
描述: 我国现代雕塑是从西方引进的,李金发是最早的传播和实践者之一。他写过文艺评论,写过诗,做过译文。而真正的事业是雕塑教育、从事雕塑创作、兼办《美育》杂志。他为我国培育了一批人才,传播和介绍西方雕塑,早期影响很大。可以说,他是我国现代雕塑发展的先行者奠基者之一。
自然雕塑
作者: 关红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园林   博物馆   雕塑作品   艺术作品   艺术价值   人与自然的和谐   苜蓿种子   主题创作   参观者   自然进化  
描述: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麦格·韦伯斯特先生围绕着人与自然主题创作作品。作品是由岩石及材料如泥土、砂子、干草、盐、水及苔藓制成。实践证明,作品已成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并呈现出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参观者
·永不疲倦的求索者——李林琢的艺术创作
作者: 徐恩存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精神   求索者   李林   艺术家   现代性   原始彩陶   艺术品   艺术语言   作品   “母语”  
描述: 艺术品应有一股扑面而来的元气。青铜器有元气、原始彩陶有元气、霍去病墓前石雕有元气、乐山大佛也有元气。显然,这种元气是艺术品孰优、敦劣的重要标示之一,欣赏这样的作品更多的不是咀嚼其技巧与艺术语言的运用,而是那种令人怦然心动的浑然感与火爆爆的生命力。 从这一角度去看李林琢的雕塑创作,是极有意义的。
一部五彩斑烂的书——吴成槐的《山水云石草》印象记
作者: 齐人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云   书籍装帧设计   自然肌理   人文景观   彩斑   山水画家   摄影爱好者   摄影集   读者研究   大自然  
描述: 一本书拿在手里,稍加翻翻,就会对它有个印象。第一印象往往是直观的,也是真实的,即使说不上理性认识,但对它也会有个初步结论。这是书籍装帧设计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书籍内容的体现,书籍内容同它的装帧设计有必然的联系。别的且不说,仅看吴成槐的《山水云石草》一书的切口,感觉就不寻常,用手稍加弯曲即卷曲,那切口展现的五彩斑烂,便吸引你迫不及待地翻开它,而里面的内容和色彩更为斑烂绚丽。该书象一幅长卷彩墨山水画。长卷彩墨山水画布局有序,山、水、云、石、草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疏密相间,避让得当,远近适度,而这部书形成的长卷彩墨山水却是山同山集合在一起,水同水分布在一块,把山、水、云、石、草分门别类地组织在一
< 1 2 3 ... 5 6 7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