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者】搜索到相关结果 121 条
-
青春的选择
-
作者:
殷晓荣
来源:
档案管理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像地平线
地震预报
档案馆
利用者
小白菜
档案员
科技档案
文书档案
事实并非如此
档案工作人员
-
描述:
说实在话,尽管我学的是档案专业,可我最初对档案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尤其在享受了几年自由而文化气十足的校园生活后。和新时代的“知识青年”一样,受到文化滋养的心灵曾经激动过,对充满魅力的城市向往过,对五彩斑斓的天空追求过,为了摘取我梦寐以求的理想玫瑰,我积...
-
诗·联三章
-
作者:
李继槐
来源:
特区展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六十岁
六千年
推土机
迎来送往
百万富翁
景德镇
理想者
旅游者
万丈高楼平地起
-
描述:
华山险道千尺幢下的一块巨石上赫然刻着三个大宇——回心石。 每一个理想者,谁不愿达到光辉的顶点? 每一个旅游者,谁不愿攀上奇丽的峰巅? 而每一个人走到这里,都不能不思考再三?
-
《春赋》评改
-
作者:
葛乃福
来源:
写作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改
审美
色彩
闪光点
散文
相似之处
读者
哲理性
不计其数
朱自清
-
描述:
古往今来,描绘春天的诗文不计其数。《春赋》的作者以饱蘸色彩与感情的笔触,写出了大地之景,春天之魂,剥茧抽丝地引导读者去悟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哲理。全文层次分明,由物及人,由繁入简,最后由富有哲理性
-
艺术新闻: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在即
-
作者:
龙文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巴黎
艺术活动
国际
世界文化
大道
展览
组织者
雕塑家
作品
-
描述:
艺术新闻: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在即
-
梦幻花园——费明杰的雕塑
-
作者:
漠及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巴黎
艺术活动
国际
世界文化
大道
展览
组织者
雕塑家
作品
-
描述:
梦幻花园——费明杰的雕塑
-
走进新空间——观’98大阪第九届国际雕塑三年展
-
作者:
张敏杰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巴黎
艺术活动
国际
世界文化
大道
展览
组织者
雕塑家
作品
-
描述:
走进新空间——观’98大阪第九届国际雕塑三年展
-
论邓乐的观念化雕塑创作
-
作者:
川君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巴黎
艺术活动
国际
世界文化
大道
展览
组织者
雕塑家
作品
-
描述:
论邓乐的观念化雕塑创作
-
迈向国际——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展
-
作者:
龙文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巴黎
艺术活动
国际
世界文化
大道
展览
组织者
雕塑家
作品
-
描述:
迈向国际——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展
-
纳尔逊美术馆看画心得夜记
-
作者:
钟涵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班牙画派
施洗者约翰
印象派
亚述浮雕
意大利文艺复兴
好莱坞
委拉斯贵支
巴洛克
堪萨斯
美术馆
-
描述:
我自个儿在斗室里,内外一片静寂。如同旅外时常有的那样,在晚上稍事摆脱了日间的疲倦以后,就独自咀嚼和消化一两天领受的东西。今天是依据手记整理看纳尔逊美术馆的印象。最早知道这个馆是由于龙门的《帝后礼佛图》浮雕一壁在这里。堪萨斯城作为美国由东往西开发过程中...
-
欣赏浅谈(下)
-
作者:
周林生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可视语言
艺术家
欣赏者
表现主义
写意画
中国画
笔墨
艺术语言
《文心雕龙·知音》
-
描述:
艺术家通过作品的形式,即艺术语言向欣赏者传递精神和情感;欣赏者通过感受(或读解)艺术语言进人欣赏。在整个欣赏过程中,艺术语言是由此岸到达彼岸的“桥”。所以,谈艺术欣赏,不能不谈艺术语言。任何艺术门类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美术作品对欣赏者提供的是有生命力的、有张力的可视形象,其欣赏特点是要贯注于对可视语言的接受和感悟。西洋画的可视语言主要是线条(包括笔触)和色彩,艺术家利用它们来塑造形象,营造空间,使之合乎解剖、透视和明暗法则的要求,创造逼近客观自然的幻觉真实,以实现传递艺术家思想和情感的目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家们开始发现点、线、面、色彩等独立存在的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开始游离客体摹写而注人更多的主观情绪,以至发展到后来的表现主义、野曾派和抽象派等。中国画的可视语言主要是笔墨和色彩。中国画中笔墨的概念不是指作为工具的笔和墨,而是指笔和墨在绢或宣纸上运行过程中留下的点、线和墨彩痕迹。早期绘画对笔墨的要求比较简单,仅局限于以线条勾勒形体,要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唐代以后逐渐发展到通过不同的笔墨,分别表现肌肤、衣服、须发、山石、林木、云雾、翎毛等等的不同质感、量感,使中国绘画的表现力达到形象逼真、...
<
1
2
3
4
5
...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