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者】搜索到相关结果 6611 条
-
水酸桃和泥花
-
作者:
王勇英
来源:
少年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林
点心铺
女子学校
红灯笼
角牙
蚂蚁窝
素月
小蓝花
乞讨者
老丁
-
描述:
一百多棵杨桃树巨伞般伸展开来,把整个杨桃坡铺满,浓郁的绿叶下泛着紫色的杨桃花和丰硕多汁的杨桃.从青花山上下来的两条瀑布,一大一小,各挂在杨桃坡两侧.坡上因终日水汽弥漫,即使微风也带有水粒.阴天,有雾或雨时,水仿佛顺着薄云雨雾从山上流来.
-
校园物语 杨哥和余叔叔
-
作者:
李康馨
来源:
少年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林
点心铺
女子学校
红灯笼
角牙
蚂蚁窝
素月
小蓝花
乞讨者
老丁
-
描述:
了,初一时的梦想真的是很遥远了。时间过得那么快,我们学习的内容似乎只有考试了。但是,无论如何,千万别放弃自己的梦想,永远做一个思想上的强者!还有,有什么问题,就来找杨老师,杨老师永远看好和支持
-
两代书 我正顺着这条路走
-
作者:
张怀存
来源:
少年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林
点心铺
女子学校
红灯笼
角牙
蚂蚁窝
素月
小蓝花
乞讨者
老丁
-
描述:
父亲走了,来不及给他的三个女儿留下只言片语,也没给我的母亲留下半点叮嘱,就走了。姐姐说,弥留之际,父亲反反复复地喊着我的名字。而那时,我却在另一个遥远的城市里。说什么也不敢相信,我那高大健康的父亲,会突然躺进医院。父亲向来身体健壮,很少看见他吃药,偶尔感冒也是喝几杯开水就会好起来。而他却生病了,以闪电般的速度离开了我们。 父亲躺在医院时,我却还一无所知地在巴黎读书绘画,享受生活。直到父亲离开这个世界。上苍给我开了一个极其残酷的玩笑,让我生不如死。 我爱父亲,深深爱他。他经常平静地对我们姐妹仨说: “我最骄傲的是把生存的能力给了我的三个骄傲的公主。”可是,今天,我怎么感到失去了所有的力量? 从小到大,父亲和母亲教育我们姐妹,好好做人,凡事都要好好的,好好的。父亲常说:“人活着已经很幸福。无论做什么都要努力,懂得珍惜。”父亲在世时,我从没仔细品味过这话的含义。今天,父亲走了,我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活着真好! 父亲喜欢游走天下,热衷于收藏。一次,我们一家到陕西转亲戚,在邻村一位老婆婆家里吃饭时,一只青花瓷碗引起了父亲的注意,唠嗑时,他的话题总离不开那只碗。老婆婆说那碗是她家的祖上传下来的,已经用了很久,要是父亲喜欢拿走就是了。老婆婆的家简陋极了,可以说是家徒四壁。父亲没把碗带走,临走时,他把一万元放在炕卜,说下次来的时候再把碗带走。我清楚记得老婆婆颤抖的嘴唇、浑浊的泪水,还有跪在土炕上的那两条细瘦的腿。我曾经问父亲,为什么买了碗又不带走?父亲笑着说:“傻丫头,拿走了婆婆用什么吃饭?” 现在才明白,原来父亲收藏了善良。 父亲喜欢玩泥巴。心血来潮时,立马让母亲给他订当天的机票,直飞西藏,第二天拿着红黑相间的泥巴返回香港。他的书房隔壁有加工泥巴的小作坊。这时候,父亲会在作坊里呆上个把星期。他的作品多是一些动物,狮子、老虎、小猫、小鸡、小猪……我尤为喜欢那头踞坐在石球上的墨绿色狮子,眼睛发亮、笑容满面,长长的鬃毛迎风飞扬。这座泥塑是父亲的至爱,用他的话说就是:专业水平。 父亲极爱我们。 姐姐出生时,父亲停下了手头上的所有工作,整日整夜地守在母亲身边,说:“你真了不起,给我生了个这么漂亮的女娃。”父亲因为姐姐的降临而变得像个小孩子,嘴巴整天都合不上了。朋友、同事、邻居都知道他每天下班回家就帮着母亲洗尿布、煮饭,端水。邻里乡亲们对母亲说:“不知道你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有这么个好男人。”母亲听着,心里可甜着呢。 我的降临,用父亲的话说是捡了个“傻宝贝蛋”。父亲和母亲说我的出生给他们增添了不少困扰。人长得丑;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最可恨的是没日没夜地哭个不停,嗓门越哭越大。母亲说,一听到我哭她和父亲就想哭,他们怕我把脑袋哭坏了,还怕我把耳朵哭聋了,怕我哭得太厉害日后落下个鸭嗓子……父亲对母亲说: “声音难听没有关系,只要她能长大成人。”外婆曾偷偷告诉我,父亲和母亲准备把我拿去“送人”。当然,那是依照青海的习俗,认个干爸干妈。据说,那样孩子才好养,最重要的是不会哭个没完没了。长大后的我确实长得不如姐姐好看,但声音极好听。父亲说是哭出来的。 小妹的到来,已没有多少新鲜感了,但父亲还是喜欢得放不下。父亲视我们三姐妹为掌上明珠。三人中最调皮的是我。为了一本《宝葫芦的秘密》,我会把姐姐的头发抓住不放,直到姐姐哭着把书还给我为止。为了把新书《辽恩卡流浪记》先睹为快,我把妹妹压倒在床上;用鬼故事恐吓她,直到妹妹尖叫着向母亲求救。父亲说:“不像女娃娃,行为暴力。” 姐妹仨中父亲极爱我。 小时候的我常常逗得父亲哭笑不得。比如,突然约了班里七八个同学冲到他的办公室,在那里过家家、写作业。父亲从来不会因为我们的突然光临和捣乱而生气,他一直乐呵呵的,更加助长了我的贪玩,当然,我在同学中威信极好,同学们羡慕地说:“你真幸福,有一个这样的好爸爸。” 一次在草地上玩耍时,看见一只受伤的小鸟,当我兴冲冲地扑过去的时候,尾随其后的父亲赶忙俯下身子,一迭声地说:“小心点,小心点。”在小鸟养伤的日子里,父亲天天都会陪我在鸟笼旁趴着,呶着嘴啾啾地与小鸟说话。眼看着小鸟能在笼子里上下扑腾了,父亲便开始跟我商量放飞的事情。我不依,任凭父亲怎么哄也不依。一个放学的下午,回家看到小鸟不见了。我那个哭呀,哭得昏天黑地。母亲都慌了。父亲抱起我:“哎哟,怎么搞的,是不是不小心没把笼子关好呀?” 记不起父亲是怎么把我哄住的。过了一个星期,父亲才承认小鸟是他放走的。父亲说:“小鸟关在笼子里多孤单呀,它也有阿爸阿妈、兄弟姐妹,把它放了,它还会回来看你的。”也奇怪,父亲的话音刚落,天空便传来一阵悦耳的鸟鸣。多得数不过来的鸟儿呈扇形俯冲下来,然后在贴近树梢的地方打了个旋,洒下一片碎银似的声音,这才头尾相衔地向西北方向飞去。那一刻,父亲也呆住了。半晌,才轻声地问:“看见它了吗?”我噙着泪,默默地点了点头。 太阳一天天升起,父亲一天天变老,我们姐妹仨也羽毛渐丰,与父亲朝夕相处的时间少了,但是我们总保持着经常全家聚会的习惯,或在汕头,或在广州,或在香港。凡是有父亲的地方就有我们姐妹的笑声。周末聚会中,母亲和我们姐妹仨争着做父亲的亲密朋友,父亲总是骄傲地对母亲说:“我这一生有你们,幸福呀。” 父亲最放心不下的是我。母亲说父亲常常聊起我们姐妹仨:“老大很优秀,许多事情可以独当一面;老三的稳重和细心是她一生的财富;老二呢,我就是放心不下老二,她的浪漫、孩子气,她的心无城府,她的我行我素……人的一生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发生,我得找时间好好教教她。老二可是我的骄傲。”每次说起我们姐妹,父亲的言语里少不了对我的担忧,但也少不了对我的肯定。 前年的冬天,我们一家在东京过年。那天,雪花漫天飞扬,父亲望着窗外兴趣十足地对我说:“我们出去走走。” 父亲之所以只叫我,是因为我在那里漫不经心地画着漫画。披上大衣和围巾,我们融进茫茫大雪里。冬天的东京,仿佛是在童话里似的,大街上重重叠叠地耸立着好像水晶玻璃雕刻出来的楼房,雪花降落在高高低低的房屋上,飘落在我们的肩膀上头发上眉毛上,靴子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这一切恍若梦境。父亲说: “想念青海了吧。瞧这些飞扬的雪花,它们在跟我们说话呢。”天,我的父亲,怎么有这么美好的心啊!父亲的声音,让我想起那遥远、亲切、快乐而安逸的草原。雪咯吱咯吱地响着。父亲揽着我穿梭在人群里。“你在馥郁芳香的温室里看世界,你的世界单纯,洁静,你就顺着这条大道走下去。记住,无论遭遇什么样的挫折,都要保持这份心境。”我们一路聊一路走,直到母亲打电话催我们回去。 生活没有亏待我,给予我的比我应当得到的还多,我正顺着这些小路,悄没声儿地走着。 父亲离开我们的那个夏天,他刚刚五十九岁,几个月后的一天,是他的六十岁生日。我们姐妹仨捧着遗像和母亲一起给父亲过了六十岁生日。那个夏天,父亲流着泪闭上了眼睛,永远地闭上了那双曾经装满母亲和我们姐妹仨的眼睛。父亲的遗体告别仪式很简单。按照父亲的遗愿,他的骨灰洒在了香江、珠江、青海湖三个地方。 父亲走了,真的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但是,父亲的灵魂永远飘荡在他曾经热恋过、生活过、工作过的土地上。 父亲的离开是我一生中锥心的疼。 发稿/庄眉舒
-
外婆的绣花针
-
作者:
乔小娟
来源:
少年文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林
点心铺
女子学校
红灯笼
角牙
蚂蚁窝
素月
小蓝花
乞讨者
老丁
-
描述:
一枚針与大海有个约会—— 它把这天大的秘密 藏在针尖里。 没有告诉屋檐下燕子, 它们刚从海滨度假归来, 自以为十二分熟悉大海。 也没告诉窗棂前蝴蝶, 它整天隔窗向那只 绣在纱帘上的凤蝶问好。 这是外婆的绣花针, 握在她瘦小干瘪 筋脉贲张的手里。 被春天下午的阳光 镀成一枚金针。它坚定犹如 一匹骆驼—— 率领五彩丝线的队伍, 穿越茫茫 布帛的沙漠。
-
山谷里的回声妖
-
作者:
龙向梅
来源:
少年文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林
点心铺
女子学校
红灯笼
角牙
蚂蚁窝
素月
小蓝花
乞讨者
老丁
-
描述:
罗力半岛有一个神奇山谷,山谷里有一个回声妖,他的名字叫作古里克里.他模样有点怪,喜欢变来变去,有时是一朵绿色的云,有时是一阵五彩的风,有时是一只穿背带裤的鸟,但更多的时候,他穿着绿袖子的长衫子,提着一个蓝色的大钟,在山谷的上空乐呵呵地走来走去.
-
我与《少年文艺》
-
作者:
陆春晨
来源:
少年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林
点心铺
女子学校
红灯笼
角牙
蚂蚁窝
素月
小蓝花
乞讨者
老丁
-
描述:
三年级的时候,我沉迷在《少年文艺》五彩缤纷的花园中。一篇篇充满幻想的童话让我身临其境,一首首清新的小诗让我心旷神怡,一章章奇幻的小说让我也萌发了冒险猎奇的激情。每次看到新奇的故事,我便手舞足蹈地讲给爸爸妈妈听,于是越来越喜欢讲故事,也爱上了朗诵,还被老师推荐去参加朗诵比赛。慢慢地,我看了一期又一期,写文章的水平节节攀升。有次作文比赛,老师让我参赛。写作过程中,我如有
-
不要怕
-
作者:
郁晨赟
来源:
少年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林
点心铺
女子学校
红灯笼
角牙
蚂蚁窝
素月
小蓝花
乞讨者
老丁
-
描述:
在生活中,总有许多事令人畏惧,这时,"不要怕"就成了十分重要的一句话,我也经常对自己这么说. 我是一个爱好美术的孩子,在还是牙牙学语的时候,我就爱在纸上描绘我的五彩世界了.
-
滚铁环
-
作者:
暂无
来源:
少年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林
点心铺
女子学校
红灯笼
角牙
蚂蚁窝
素月
小蓝花
乞讨者
老丁
-
描述:
乔小娟 我知道你在撇嘴嘲笑 真是土老冒 滚什么铁环 可是 公园广场边站着的 那个瘦高个儿小伙子 可不这么想—— 他是从火星来的 马丁叔叔吗 才一眨眼工夫 就卖完了蛇皮口袋里 所有的铁环 五彩缤纷的铁环 天蓝色、湖绿色 火红色、金黄色 从孩子们手中 从公园的交叉小径上 滚过来滚过去—— 莫非数学作业本里 所有的圆都放了假 从二维平面滚到了 三维的空间? (那些梯形、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一定嫉妒得要命吧) 如果加速度足够大 物理学告诉我们 这些铁环就会飞向空中 (啊,请带上滚铁环的孩子 们!) 那时候(嘻嘻) 天空像飘满气球一样 飘满了缤纷的圆圈 孩子们坐在圆圈里 就是精灵的字母 就是调皮的数字 翻筋斗、竖蜻蜓、荡秋千…… 如果太空 是一块巨大的黑板 没有比这(我相信)—— 没有比这更精彩的 几何证明 和更快乐的 数学演算 发稿/田俊tian17@hotmail.com
-
心灵故事 十二红
-
作者:
高玉芳
来源:
少年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林
点心铺
女子学校
红灯笼
角牙
蚂蚁窝
素月
小蓝花
乞讨者
老丁
-
描述:
姨父姓王,金鱼世家,人称金鱼王。 姨父家后院别有洞天。两厢是爬满藤萝的棚架,阳光透过浓密的枝叶,化成银色碎花儿投洒在养鱼池碧绿的水面上。五彩斑斓的金鱼或水下潜泳,或水面唼喋,泛起层层涟漪——这只是金鱼的“三等舱”。 池边,立着十个直径一米的瓦制鱼缸,缸里长满了厚厚的青苔,绿丝绒般轻轻飘动。晴遮防晒网,阴支防雨篷——这是鱼儿的“二等舱”。墨褐龙睛、红白狮子头、绒球、水泡、五花兰、珍珠、望天等鱼在此入住。 后院正房,有金鱼的“总统套间”——全封闭型进口水族箱,水底铺满玉石般的小石子。簇簇珍贵的水草,伴着潺潺循环的水流漂动,像绿衣少女翩翩起舞,恒温设备让水温保持在鱼儿喜爱的23℃。但这“总统套间”长年空着,不知何方美鱼有幸入住。 从幼年起,我这不速之客,便常常端着玻璃罐找姨父要鱼。姨父二话不说,拿起抄子在水泥池里一挥,轻巧地往玻璃罐里一扣——几条可爱的小金鱼便在罐里轻轻嬉游起来。 有一次我问: “姨父,什么金鱼最好看?”姨父不假思索地回答: “十二红。” 我又问姨父: “什么金鱼最珍贵?”姨父仍肯定地回答:“十二红。 我央求: “姨父,我也要养两条十二红!” 姨父诧异地盯了我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直到笑出了眼泪。“你小子想要十二红?我侍弄了大半辈子金鱼,还没养过半条十二红呢!” 姨父向我侃起了十二红:它极珍贵,通体银白,身上“绣”有十二朵红花——四条尾鳍上各一朵,四条下鳍上各一朵,背鳍上一朵,头顶上一朵,加上长着红眼帘的两只金红眼睛,故称十二红。姨父曾在北京中山公园养鱼场见过。资料记载,这种鱼基因极不稳定,它繁殖的后代或红或白或花,形成不了十二红的遗传,可谓绝代佳鱼。 一晃十年。一天,我意外地接到姨父的电话,他兴奋得声音都有些嘶哑了, “小子,告诉你,我现在有十二红了,你要不要回来看?” 原来那年春天,水泥池孵化出万把条黑乎乎的鱼崽。有条小鱼长得出奇:大头细腰,尾巴像展翅的蝴蝶。姨父把它和一些好苗子捞到二等舱——大瓦缸里精心培养。三个月后,别的鱼苗都变了色,红的白的紫的,琳琅满曰。惟独那条鱼没动静,身子灰不灰绿不绿的,像条大草鱼。好不容易等灰绿色褪去,却长出一身无色透明的细鳞,鳞下的粉肉清晰可见,游起来,宛若一条大肉虫。它夹在那些美丽的金鱼中间,纯粹一只鹦鹉群里的大乌鸦!姨父的鱼友看了大跌眼镜,“这是个啥东西?也混进了二等舱?趁早扔它远远的。” 姨父的脸一红,一抄子把“大肉虫”捞起,甩进了水泥池里。 有天早晨下起了冰雹,姨父赶到池边,拖起铁网罩打算盖上,忽然他愣住了:一条通身银白带红花的大鱼在池中缓缓游动。细一看,那尾、鳍、头上均“绣”有鲜艳的红花。姨父像阿里巴巴发现了山洞的珍宝一般,嘴角颤抖,两手哆嗦起来:呵,大肉虫大器晚成,出息成了十二红!他忘了冰雹,纵身跳下水池。怕用抄子伤了鱼鳞,他脱下衬衫垫在草帽里,小心翼翼地把十二红带水捞起,一溜小跑,“请”它住进了“总统套间”。这时,他才感到头顶异样疼痛,一摸,原来已被冰雹砸出了两个鸡蛋大的包。 假期,我特地赶回古城看十二红。在豪华水族箱柔和的灯光下,它头顶绚丽的红花,眼帘像抹了胭脂,转动的大眼睛频送秋波,红唇一张一合,尾鳍飘动似古装美女甩起的长长水袖。 假期中,我用摄像机拍下了十二红的倩影,送到电视台《占城珍闻》栏目播放。姨父家一下子门庭若市,不少人从大老远赶来,只为一睹它的风采。鱼友们赞叹之余,听说十二红是“大肉虫”变的,个个目瞪口呆。一位公司老总出价15万要买下十二红,姨父犹豫了半晌,约定等十二红产了子,秋后再卖。子以母荣,连十二红未出生的小鱼,也以千元一对的价格定出去了几单…… 那年寒假归来,我直奔姨父家后院,跑向“总统套间”。谁知水族箱中空空如也。我心里一紧,十二红呢?姨父果真把它卖掉了? 姨父跟进来,一脸无奈地叹口气说:“十二红又放回了水泥池。” 为什么把它贬回“三等舱”?我满心疑虑地跑到池边,严寒里,一群群鱼儿聚在水面懒洋洋地晒太阳。姨父指了指远处一条大白鱼。呵,那是它?身上美丽的十二朵红花怎么不翼而飞了?仔细看去,它又像洗去铅华的美人,倒也显得恬淡、高雅。这“三等舱”水面开阔,伙伴众多,它似乎活得还挺惬意。 姨父告诉我,自打十二红产子之后,不知是身体虚弱,还是由于在水泥池中长大,不太适应豪华水族箱封闭的环境,身上的红花日渐淡化消失了。那15万的订单泡了汤,其子女也无一发育成十二红。 天哪,先是化平凡为神奇,转眼又化神奇为平凡,十二红仿佛跟姨父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我在大三那年考取了美国马里兰大学,三年后拿到医学硕士学位。反复斟酌后,我决定回国发展。不知怎的,我的脑海里总不断闪现出十二红的身影。外国条件再优越,也未必适合每个人,就像十二红憋在高贵的水族箱,却渐渐失去了原本美丽的品质。 后来我去看望姨父时,他正乐呵呵地向水泥池里撒食,十二红欢快地跃出水面取食。我惊喜地看见,饱尝世态炎凉的十二红,在这生它、养它的一方水域中,又变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它那银白的身躯,赫然又重新披挂上了十二朵鲜艳的红花。 插图/常德强 发稿/庄眉舒zmeishu@QQ.com
-
行走阳光下的大理
-
作者:
黄琼喻
来源:
少年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林
点心铺
女子学校
红灯笼
角牙
蚂蚁窝
素月
小蓝花
乞讨者
老丁
-
描述:
黄琼喻 大理的阳光是灿烂的。 太阳初露,窗前的楼群、楼尖被抹上了朝阳的颜色,像露出水面的岛屿。薄而透明的阳光是熹微的大海,头顶的天空蓝成一片。一夜风刮走了所有的乌云,剩下的是满地的阳光。没有乌云的阳光,透亮;没有乌云的心情,澄澈。石板铺砌的小路在阳光下锃锃发亮,干净得像精心打磨的一句长而有韵致的诗。沿着诗句行走的感觉就是走入大理的感觉,走到深处,就走入了古老的城廓,那是一本装订得整整齐齐的诗集,诗集的封面自然就是古老的城门,城门上嵌着诗集的名字——大理。 城墙上的酸浆草是封面上最醒目的装饰。这是一种历经于年而不衰的植物,它们在阳光下生长着,即使道旁的梧桐树因冬季来临而脱光树叶,即使所有的花木都在风中瑟缩发抖,它们却不衰不萎,不荒不乱,从容自信。酸浆草在阳光下欣然而富有生机,紫红的颜色中透出一种高贵的气质。它们是阳光卜-的植物,这样的植物只属于阳光充沛的大理,它们的存在让我想到了千千万万衣着朴素但神情满足的白族人。 大理民歌唱道: “海东姑娘进城来,领褂红了一条街。”海东姑娘指的是洱海东岸的白族姑娘,她们的红领褂在大理的阳光下红得像火,她们的笑容就像大理的阳光一样灿烂,她们的性格就像大理的阳光一样明朗。所有的目光都因为她们的出现而亮了起来。看一看这样的白族姑娘,心里的阴影就会消失,血液里残留的宿夜阴暗和冰冷忧虑都会像残雪一样融化。即使在冬季,只要在避风的地方,大理的阳光也是温暖的,墙角蹲满晒太阳的老人:而到了夏天,在有风的旷野里,阳光则是凉凉的,无数的裙子和T恤,在阳光中裸露出诱人的肌肤。 大理冰冷的石头也因阳光而发出温暖的微笑。石筑的城,石砌的墙,石铺的路,石垒的塔,组合成一座阳光四射的古城。用大理石制作的工艺品摆满一条街,各种各样的色彩和画图反射着太阳的光辉。街道两旁的小店里有各种各样大理出产的扎染布,蓝色的扎染布蓝得炫目,像头顶的天空。当阳光铺满大理的时候到大理的小街上随意走走,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在街边眯着双眼晒太阳的人,其中不少是金发碧眼的外国游人,他们坐在占城的茶店或食摊前,摊开双腿,摆出最适宜晒太阳的姿势。街的名字就叫洋人街,全世界的人来到这里晒太阳。这就足大理的阳光,它不仅照耀大理,还照耀全世界。 在大理,一路都少不了阳光的伴随。沿着小巷顺着阳光径直走下去,就会走出城门,走进田野。田野里有无数阳光在流功,它们来自浸透着阳光的苍山,潺潺流向洱海,洱海汇聚了阳光。阳春三月刺槐花白了的时候,阳光中会飞舞起干千万万的金龟子,它们的翅膀上闪着金色的阳光,大理的阳光因此而变得生动。苍山有雪,阳光一片白:油菜花开,阳光一片黄。大理的阳光还会在五彩的石头上变出蓝色、灰色、青色。这样的日子里,在苍山上独行,在洱海里击水,或者干脆就在软软的茅草坡上坐下,或者索性就在洱海边的滩涂上躺倒,在浸透茅草香味的阳光里,什么也不想,直到太阳落山。 大理的阳光下有很多眼花缭乱的节日。年一度的“绕三灵”就是一个比阳光还要炽热的节日。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洱海周围上百个村寨的男女老少,各村自为一队,由两位共挟一枝杨柳的年长男子领头,从各自村落出发,先逛佛都崇圣寺,再到神都圣源寺,止于仙都金奎寺。一路载歌载舞,历时三天,行程30多千米。行进的路线就是在大理的阳光下沿着田野和溪流漫步。如果问那些欢笑着的人:“每年都会来吗?”他们的回答都是:“每年都来。”再问:“为什么?”他们的回答也是一样的: “出来走走,晒晒太阳!” 发稿/徐斌xubin38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