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清代青花人物画瓷器欣赏
作者: 宋康年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庆吉祥   白釉   透明釉   高温烧成   瓷罐   花教   相衬   竹林七贤图   釉下彩   婴戏图  
描述: 青花瓷,是白地蓝花釉下彩瓷器的专称,指的是先在瓷器坯胎上用钴料描绘纹饰,再上一层无色透明釉,以高温烧成。它的特征是色调鲜艳青翠,清新雅致,有一种浓而不浊、艳而不俗之感,在瓷器里独树一帜。特别是有些青花瓷绘的色调、画面、意蕴之艺术魅力,更是无与伦比。古人云:“人之美在心,瓷之美在意。”人意相通,可谓大美矣。如2005年7月12日,在英国伦敦佳土得拍卖会上,一件绘有战国
试述绍兴出土的越窑“谷仓罐”
作者: 王佐才   董忠耿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绍兴地区   鼎州   会稽郡   西晋墓   西晋时期   越窑青瓷   工艺造型   釉色   谷仓罐   绍兴县  
描述: 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由此可见越窑青瓷是有独特的色彩,在社会上赢得了很高的声望。在越窑青瓷中,绍兴出土的青瓷”谷仓”又以其造型精湛,雕塑精美而极盛一时。
碳和石墨制品的用途和生产(7)
作者: 李圣华   来源: 炭素技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浸渍罐   升温速度   粘结剂   煤沥青   环式炉   炭素制品焙烧   升温曲线   生制品   石墨制品  
描述: 第七章焙烧与浸渍第一节焙烧的目的生制品的焙烧是在特殊的炉窑内,并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用焦粉或河砂掩埋生制品),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加热到1000~1250℃,使粘结剂(煤沥青)碳化,经过焙烧的生制品其物理化学性能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见表7—1所示)。
天津首个古瓷器博物馆开馆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旅游景区   人物故事   青花大罐   古瓷器   占地面积   古文化街   天津市河北区  
描述: ,均为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的官窑精美瓷器,其中不乏宋代哥窑鸟食、用苏麻离青料绘制而成元青花大罐、元代袖里红风纹扁壶及风头梅瓶、明代成化青花葵花宫碗、斗彩蔓草纹事荠瓶、明嘉靖五彩瑞兽纹斗杯、康熙
落地式四绳摩擦提升机首绳更换工艺
作者: 王桂东   盛爱章   解桂宾   王丽燕   吴大伟   来源: 设备管理与维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更换   提升机   罐笼   首绳  
描述: 矿山用落地式四绳摩擦提升机,更换钢丝绳按传统方法整个过程均需用旧绳带新绳,需要使用各种板卡,工艺较繁琐,劳动强度较大。为此,给出一种新的更换工艺。
成化官窑彩瓷的鉴别
作者: 孙瀛洲   来源: 文物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水   彩瓷   天字盖罐   鉴别   釉上彩   色彩   成化官窑   明代   青花   瓷器  
描述: 如一。成化窑的釉上彩瓷器,常见到的有下列几种: 斗彩(南窑笔记称填彩)——在胎上用青料勾出轮廓,上敷白釉,入窑烧成后,再按轮廓填上应有色彩,然后入彩爐烧成。也有把彩施在轮廓线以外的,如24页图1的海水
唐代长沙铜官窑彩釉瓷双系大罐
作者: 蒋华   古健   来源: 文物 年份: 197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小斑点   大罐   官窑   长沙   唐代   釉下彩   扬州市   瓷器   彩釉瓷  
描述: 近年来,扬州出土了大批唐代长沙铜官窑瓷器。其中最突出的一件,当推汶河西路唐代遗址所出的一件黄釉褐蓝两色点彩双系大罐,现藏扬州市博物馆。此通高29.8厘米、口径16厘米、颈高4.8厘米、系高3厘米
广西横县出土元青花人物故事图罐
作者: 胡闻   雷秋江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横县   推土机   出土器物   磁州窑   元代   农科所   农技师   罐口   元青花瓷   专家鉴定  
描述: 1980年冬,广西横县农科所平整主楼西侧土地时,在距地表1.2米深处,推土机推出1件青花瓷罐。该单位农技师吴光庭将小心地挖出,口已被推土机碰崩约10厘米长、1.5厘米宽的缺口,罐盖也被轧碎
元青花缠枝牡丹罐
作者: 胡振祺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大罐   青花瓷器   山西   牡丹   省博物馆   胎骨   元代   专家鉴定   腹部  
描述: 山西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元代青花缠枝牡丹大罐,经专家鉴定为元青花器。高28、口径20.9、底径20.4厘米,圆口,短颈,广肩,大腹,腹部上鼓下收,平底,矮圈足。胎骨白细,上薄下厚,除外底和内肩外,遍施白釉,青花略带暗色。腹饰
談談成化窑的彩
作者: 陈万里   来源: 文物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水   施彩   天字盖罐   彩色   故宫博物院   明代   成化   文献   青花   瓷器  
描述: 成化一代瓷器上的用彩,一般都称为斗彩。斗彩的说法,是以青花为轮廓,彩就加在轮廓里面,更因为青花与彩色是这样的并用,就有所谓相互斗妍争艳之意。其实成化瓷的施彩,并不如此简单。同时斗彩这个名词,在明代谈瓷器的文献里是不见的。如隆庆间的清秘藏,崇祯间的长物志以至博物要览、敝带轩剩语等等都是说成化五彩或说青花间装五色。只是南窑笔记里有这么一种说法: "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采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填彩者,青料双钩花鸟人物之类于胚胎,成
< 1 2 3 ... 6 7 8 ... 40 41 4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