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级配】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颗粒级配对氧化铝多孔陶瓷膜支撑体孔径及抗折强度的影响
-
作者:
周健儿
杨玉龙
常启兵
汪永清
杨柯
包启富
来源:
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颗粒级配
抗折强度
陶瓷膜
孔径分布
氧化铝
-
描述:
探讨了三种粒径的α-Al2O3(粗颗粒、中颗粒和细颗粒)的颗粒级配和工艺条件对多孔陶瓷膜支撑体的孔径、孔隙率及其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粗α-Al2O3颗粒(d50>29μm)对多孔陶瓷的孔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中、细颗粒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支撑体的孔隙率和抗折强度。SEM结果显示,经1650℃煅烧2 h后,细α-Al2O3颗粒(d50<1.6μm)迁移至粗α-Al2O3颗粒间的颈部而基本消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颈部连接。在合适的颗粒堆积条件下,细颗粒有助于提高多孔陶瓷的抗折强度。但是,团聚的细α-Al2O3颗粒间优先烧结,不利于细颗粒的助烧增强作用。
-
雷小毛画鱼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颗粒级配
抗折强度
陶瓷膜
孔径分布
氧化铝
-
描述:
雷小毛1956年出生景德镇,1987年毕业于景德镇市陶瓷职工大学,先后在陶瓷系统和金融系统从事行政宣传工作。多年来,淡漠名利,潜心艺术修养,刻苦学习陶瓷绘画、书画艺术。同时对陶瓷青花有浓厚兴趣。主攻青花鳜鱼、鲇鱼、鲤鱼、金鱼、雄鸡系列。在陶瓷艺术探索道路上得到陶瓷艺术泰斗王锡良,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黄杨、景德镇老艺术家陈绪庆精心的指点和教诲。陶瓷艺术泰斗王锡良对其作品予以肯定,特题写“小毛画鱼”,鱼类题材作品栩栩如生,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景德镇日报》、《景德镇陶瓷》《金融时报》刊载过作品,作品深受广大百姓的青睐和和海外华人陶瓷艺术爱好者的收藏。2012年荣获景德镇市高级工艺美术师。2013年荣获全国陶瓷美术百花奖铜奖,2014年被评为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家。
-
窑具涂料的研究
-
作者:
胡坚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品
颗粒级配
涂料配方
材质
原料加工
耐火度
致密度
熔融石英
结合剂
陶瓷窑具
-
描述:
我国陶瓷窑具的种类繁多,最为广泛应用的有匣钵、托板、推板、窑墙衬板等。从材质来看,大部分是:高铝质、镁质、碳化材质、熔融石英质、合成质等。这些窑具的一个普通特点是颗粒级配偏粗,特别是制品中的熟料骨架,一般均在8~14目左右,这样使得制品的坯体结构致密度不高,加上原料加工,成型设备的条件限制,致使这些材质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使用率不高,尤其到了使用的后期,制品在高温烧成中结构发
-
进一步提高石膏模质量的探讨
-
作者:
郭贤性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颗粒级配
陶瓷厂
抗折强度
吸水率
陶瓷生产
熟石膏粉
质量
半水石膏
石膏模
高纯度
-
描述:
一、前言陶瓷厂的石膏模是可塑法和注浆法成形的重要的辅助工具,近年来,我国陶瓷工作者为提高石膏模的质量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的认为采用高纯度的石膏是提高石膏模质量的基础;有的认为用α-石膏是提高石膏模质量的方法;还有的从颗粒级配、水的配比、真空脱泡、添加剂等方面来提高石膏模的质量. 尽管如此,认为我国石膏模质量有很大的潜力,这一点却是共同的.因此,随着我国陶瓷生产成形效率和快速干燥温度的提高
-
陶瓷墙地砖干法造粒过程坯料粉体成形与造粒室转速的影响
-
作者:
余冬玲
花拥斌
吴南星
廖达海
朱祚祥
刘玉涛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动性指数
粗糙度
粉体级配百分比
欧拉双流体模型
干法造粒
欧拉
-
描述:
为分析陶瓷墙地砖干法造粒过程坯料粉体成形与造粒室转速的关系。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模拟陶瓷干法造粒混料过程数理模型,同时对坯料粉体粗糙度、粉体级配及粉体流动性指数进行实验分析,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当造粒室转速分别为120 RPM、140 RPM、160 RPM时,坯料粉体体积分布大小基本保持不变,坯料粉体均匀性和分散性逐渐变好,团聚现象逐渐消失;当造粒室转速分别为180 RPM、200 RPM时,坯料粉体体积分布大小仍基本保持不变,坯料粉体均匀性和分散性逐渐变差,团聚现象逐渐明显。实验结果表明:当造粒室转速分别为120 RPM、140 RPM、160 RPM、180 RPM、200 RPM时,坯料粉体粗糙度系数平均值依次为1.79、1.77、1.68、1.74、1.78;粉体级配百分比依次为73%、77%、89%、80%、72%;流动性指数依次为63.54、66.95、69.75、68.32、67.21。综合分析说明:造粒室转速为160 RPM时,坯料粉体均匀性和分散性良好,且无明显团聚现象,此时坯料粉体粗糙度系数平均值最小、粉体级配百分比最高、流动性指数最大,即造粒效果最好。
-
颗粒级配对堇青石质陶瓷材料气孔率的影响研究
-
作者:
张军贵
周健儿
李俊
李家科
王德林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微结构
颗粒级配
堇青石
气孔率
-
描述:
采用堇青石、滑石、高岭土和氧化铝等作为原料,制备堇青石质多孔陶瓷材料。研究粗、中和细三组颗粒级配对堇青石质多孔陶瓷材料气孔率的影响。采用材料试验机、SEM等检测设备对材料的强度、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三种颗粒的合理配比,在1300℃、保温30 min条件下,可以获得气孔率40%以上,抗折强度大于20 MPa的多孔陶瓷材料,且中颗粒量的增加,对材料气孔率增加影响最显著。
-
新一代CCS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研制
-
作者:
程群鹰
周玉军
刘松柏
郭路
谢玉
来源:
江西建材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骨比
高强无收缩灌浆料
级配
泌水率
流动度
-
描述:
新一代CCS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是综合了目前国内外优秀生产企业的各种优点,通过分析各种因素对灌浆料性能的影响,利用自行研究的最新机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而研制的性能优良的新型灌浆料。
-
旋转流场式陶瓷干法制粉造粒立柱直径对粉体级配的影响
-
作者:
吴南星
赵增怡
花拥斌
程章云
刘玉涛
廖达海
来源:
中国粉体技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体级配
干法制粉
欧拉双流体模型
造粒立柱
欧拉
-
描述:
基于CFD方法构建旋转流场式陶瓷干法制粉混料过程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模拟分析粉体体积分布情况,确定旋转流场式陶瓷干法制粉造粒立柱直径对粉体级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造粒立柱直径φ为70 mm时,粉体体积分布约为51%,轴向云图粉体堆积度最大为0.50,径向云图粉体最大堆积度为0.45,堆积范围最小,制粉室内无明显堆积现象,粉体级配最均匀;有效粉体占坯料粉体的比例最大为87%,且有效粉体粒径呈正态分布,此时粉体级配最为均匀。
-
粉体粒径对氧化铝陶瓷膜孔径的影响及控制
-
作者:
汪永清
侯静鹏
常启兵
杨柯
周健儿
来源:
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机微滤膜
颗粒级配
粉体粒径分布
孔径控制
氧化铝
-
描述:
将三种不同粒径的α-Al 2 O 3 (平均粒径为1μm、3μm、5μm)混合后配置稳定悬浮液,利用颗粒级配理论,建立粉体比例、粉体粒径及其分布和膜层厚度对无机膜孔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实现利用粉体粒径
-
陶瓷墙地砖干法造粒机主轴偏心率对造粒效果的研究
-
作者:
吴南星
成飞
余冬玲
廖达海
方长福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颗粒级配
主轴偏心率
均匀性
干法造粒
-
描述:
针对陶瓷墙地砖干法造粒制粉存在的颗粒级配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搭建试验平台研究主轴偏心率对造粒过程中颗粒级配的影响,同时基于欧拉-欧拉模型模拟造粒过程颗粒的分散性及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优化主轴偏心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偏心率为0.15、0.25、0.35时,颗粒的有效质量百分比依次为79.5%、85.5%、79.4%,且当偏心率为0.25时,颗粒级配均匀性最佳。同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偏心率为0.15、0.25、0.35时,颗粒在造粒室形成的堆积度依次分别为7%、3%、11%,说明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相吻合,验证了实验的可靠性,表明主轴偏心率为0.25时造粒效果颗粒的级配均匀性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