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精】搜索到相关结果 128 条
-
说《口技》的艺术美
-
作者:
关玲
来源:
语文天地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演艺术
艺术美感
描写
口技
主题
声音
比喻
艺术精品
文字
主要作用
-
描述:
《口技》是清人林嗣环的一篇名作。它虽主题单纯,艺术上却别具特色。那细致人微的描写,绘声绘色的渲染,引人入胜的情节,浑然一体的结构,相得益彰地把短文凝聚成玲珑剔透的艺术精品,给人以心荡神摇的艺术美
-
追寻
-
作者:
李佩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朵云
回忆
清明
里面
语调
精灵
人生
圣人
世界
距离
-
描述:
眼前渐渐被五彩的霞云迷糊了,迷糊了……,往事如清明时节的细雨,从心头抚过,浸肿了"地面",仅添了些泥,而那朵云却如夏雨砸心头,留下斑斑点点的回忆……小的时候,爷爷告诉我,云里面有另一个世界,里面住着一群圣人,也住着和我一般大的精灵们,他们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追上那朵云的人,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
滋养亲情的家园:《家园如梦》解读
-
作者:
祝杭斌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魂
成长
作者
情感
精神生活
母亲
母爱
亲情
滋养
心灵
-
描述:
家园如梦,这梦温馨醉人,如一弯新月,悄然悬挂于情感的枝桠;如一缕微风,轻柔吹拂着漂泊的灵魂。流淌的岁月,如梦的家园,似浮雕镌刻于心灵的丰碑,读不尽那深刻的内涵,因为家园滋养着的亲情,总是那么幽远绵长。那亲情浓得如血般厚重。透过文章质朴而又动情的文字,在冷静略带凄恻的叙述中,我们分明触摸到作者怦然的心跳,感受到作者激情的奔腾:作者回眸生活的经历,从心灵深处,唱出了一首成长岁月至真至纯的亲情颂
-
海峡两岸张大千会聚京华
-
作者:
谢小铨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量级
石造像
宝藏
敦煌艺术
精品
张大千
文物
青州
徐悲鸿
中国历史博物馆
-
描述:
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绘画艺术回顾展近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公展。这是继青州佛教石造像展,敦煌艺术特展,金色宝藏——西藏文物精品展之后,中国历史博物馆再一次倾力推出的重量级文物艺术展
-
穷人与富人的经济学
-
作者:
王育
来源:
海淀走读大学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淀走读大学
崇尚精神
既得利益集团
经济学家
富人
需求定律
弱势群体
改革路径
内蒙草原
比较经济学
-
描述:
在辽阔的内蒙草原,人们建立起一个全国首创的中国历代钱币雕塑园。从最初的贝壳,到刀币、裤币,直到历朝历代外圆内方的铜钱银洋。每一种钱币都是大于实物十几倍的石雕。“钱”这个东西,从来没这么庞大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在我们这样一个曾经崇尚精神,崇尚仗义疏财,崇尚千金散尽还复来,崇
-
滕文金的雕塑
-
作者:
张志光
来源:
现代装饰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审美意识
图腾柱
载体
雕塑家
小型雕塑
城市雕塑
审美价值
城市精神
凝聚点
-
描述:
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精神的载体,反映着城市公众的审美价值和城市文化的内涵,从图腾柱到万尖塔·希腊的神像,再到大卫、自由女神,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的象征和文化的体现,成为城市的凝聚点,雕塑给大众带来的审美意识上的提高及提供给大众身心上的愉悦是城市中不可缺少的。
-
非洲津巴布韦石雕艺术
-
作者:
南雕
来源:
现代装饰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力量
非洲
自成
艺术家
深圳市
艺术大师
荔枝
津巴布韦
石雕
雕刻艺术
-
描述:
深圳市南山城市雕塑院于6月22日至7月12日"南山区荔枝旅游周"期间推举展出的津巴布韦Shona石雕,是非洲艺术家族中自成一派的雕塑家园,是"展示当代非洲社会的文化和精神力量"。非洲雕刻艺术带有原始、自然和抽象的艺术风格,她曾使艺术大师毕加索找到了现代绘画语言,开创了"立体主
-
陆维钊先生课徒讲稿
-
作者:
陆维钊
章祖安
来源:
青少年书法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笔
练习
初学
出纸
性格
范本
吸墨
碑帖
讲稿
精神
-
描述:
平时练习,应选吸墨多,则墨可全透纸心,如元书之类。使之底面纯黑,精神饱满,墨彩焕发。古人所谓“力透纸背”、“笔酣墨饱”,当即指此也。惟以其易于吸墨,故笔头着纸,稍有涩感,初学之人不易将笔指挥,不能得心应手,须要习之稍久,摸出纸之性格,熟能生巧,可以克服此一困难,再写不吸墨之纸,便觉从心所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