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簪花】搜索到相关结果 39 条
-
徐悲鸿的油画作品
-
作者:
阳阳
来源:
中国文艺评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簪花
表现手法
印象派
中国人
美术创作
作品
美术馆
油画
-
描述:
徐悲鸿的油画作品既有欧洲古典油画严谨的结构,也有印象派对光、色的表现手法。不过,他的作品与西方油画有明显的区别,体现出宁静、含蓄、优雅的东方意韵,流露着中国人细腻丰富的情感世界。这幅《玉簪花》颇具
-
工笔画色彩运用与情感的表述
-
作者:
王双凤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人
韩熙载
簪花仕女图
色彩学
周昉
色彩运用
虢国夫人
张萱
伊顿
心理反应
-
描述:
瑞士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先生说:”色彩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的一般。我们的生活因为色彩才五彩缤纷,绚丽多姿。”色彩是以光为媒体的给人的一种感觉。色彩不同,其光波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使人产生的感受也不同,于是面对不同的色彩人们就会产生冷暖、强弱、轻重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红、黄、橙给人以热烈、温暖、兴奋,近似于暖的感觉;蓝
-
静坐讲黄庭芳菲四月青
-
作者:
友竹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史论家
广东美术馆
战国时期
簪花仕女图
黄庭
游春图
写意画
虢国夫人
罗一平
中国画坛
-
描述:
时期工笔画达到鼎盛,如《簪花仕女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便是传世名作。其实,工笔画不过是一种画法,无所谓境界的高与低,其原本含义是与粗笔画相对应的,后逐渐转变为与写意画相对。事实上,工笔画一样可以表现出悠远的境界,寓
-
墨彩俱媚的丘庆余《蜂蝶秋芳图》
-
作者:
康耀仁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元吉
梅竹聚禽图
崔白
蜂蝶
徐熙
秋芳
簪花仕女图
《宣和画谱》
桔梗花
丘庆余
-
描述:
《蜂蝶秋芳图》,绢本,规格为27.8厘米×28.8厘米。画面左侧奇石静立,奇石前后分别长有菊花和桔梗花,花间蝴蝶和蜜蜂结对成双,忙于寻香采蜜。但好一个看似生机而宁静的场景,却是危机四伏:上面的黄蜂正扑向蜜蜂,但蜜蜂面对体量大出自身的劲敌,不甘示弱,作出迎头回击的动态。而伏地的螳螂也盯住上方猎物,翘首以待。根
-
从唐代周昉到现代何家英——中国工笔人物画形式美的发展变化
-
作者:
张惠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形式美
传统技法
何家英
绮罗
簪花仕女图
六朝三杰
吴带当风
周昉
吴道子
-
描述:
从唐代周昉到现代何家英——中国工笔人物画形式美的发展变化
-
工笔画线条的发展与人文精神
-
作者:
姜兴达
孙继梅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意识形态
诗书画印
西方绘画
中国绘画史
簪花仕女图
捣练图
游春图
人文精神
六法论
虢国夫人
-
描述:
传统工笔画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颗明珠,其工整、细腻、诗书画印相结合、含蓄优美。艺术的民族性诞生凭借自由与智慧发现和延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发展,我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艺术在线条的表现上出现了很大的区别。西方绘画线条服从于形体,而中国工笔画线条服从于传神,并且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存在。一、中国工笔画线条的历史渊源在原始时期,线条用来记录人类狩猎成果和狩猎的场
-
雨花石上的簪花仕女图
-
作者:
应克复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赏石
成像
五彩缤纷
仕女
色彩
簪花
图像
雨花石
造像
宏观场
-
描述:
走进雨花石市场,你立即会被五彩缤纷、色泽艳丽、图像万千的雨花石子所吸引。雨花石以其变幻万端的色彩、千奇百怪的图像和晶莹温润的触感,令人爱不释手。但是,雨花石与其他观赏石或玉石的重要区别,在于它具有无所不包的图像;凡人类所面对的大千世界,从宏观场景到微观个体,从四时景色到花鸟鱼虫,从日月之光到花卉动物,都可以在林林总总的雨花石中寻觅到相应的图像。雨花石界老前辈、著名收藏家池澄先生甚至说,凡世界上有的,雨花石中都具有,即使世界上没有的,它亦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