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鄂闽台三地民间缠花中花卉造型的比较研究
作者: 郭丽   来源: 装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红   簪花   挂线工艺   缠花  
描述: 缠花是民间女红的一支,常用于婚丧、庆生、祝寿等民俗庆典活动中。缠花造型独具匠心,素有"线艺雕塑"的美称,造型生动,随形而变。本文对湖北英山、福建厦门、台湾三地缠花中的花卉造型元素、挂线工艺原理、民间习俗与式样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为两岸三地民间缠花的传承提供参考。
帘影玲珑
作者: 永宁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玻璃器   天然水晶   中国文学   水晶玻璃   温庭筠   珠帘   玻璃珠   琉璃制品   马祖常   《簪花仕女图》  
描述: 帘影玲珑
论外来文化与唐朝艺术的融合
作者: 陈静   来源: 中国包装工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突厥人   政治交流   下西洋   什伐赤   金银器   簪花仕女图   帔子   西天取经   唐朝时期   西域传  
描述: 中国是世界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的艺术也源远流长,青铜器、陶瓷、雕塑、书法、山水画等宝贵的艺术财富反应了中国人在追求艺术之路上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精神。艺术与艺术之间是没有界限的,即使在古代落后的文明背后也是如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交流促进了艺术文化的交流,在中国古代就有汉武帝时期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唐朝西天取经的玄奘,明代七下西洋的郑和等等这些著名的使者,他们为中外艺术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我们也
梅兰竹菊赋
作者: 峻毅   来源: 岁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天文   梵音   工笔重彩   簪花仕女图   朱唇   周昉   静水深流   画中   如梦   步摇  
描述: 赞 梅 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梅被排在最前,这大概与她在一年四季中总是赶着向人们传递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不无相关。 梅向来也是被歌咏得最多的花儿之一。有名的就有欧阳修的“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首词上阕写行者的离愁,下阕写行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恨。欧阳修笔下的梅虽然寂寞,却含有文人孤芳自赏和清高的含义。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毛泽东在《咏梅》中的“它在丛中笑”、“犹有花枝俏”,奔放、灿烂、热烈,充满活力。 梅本性情趣盎然,如果有大雪交相辉映,红白相间,犹如一位清亮女子立于眼前,真算得是人间的妙景。吟咏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遐想人花相映的风情,实在是一种言说之外的意境。 前年春节,我刚出院,好友听我时不时地赞梅,想我可能向往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了,于是驾车带我去游“灵峰探梅”。 “灵峰探梅”位于杭州西湖之西、灵峰山下,是著名的赏梅胜地,当年欧阳修先生曾经频频光临,留下了许多词章。只可惜我喜欢先生的散文甚过他的词章,总是觉得他的词章虽然清爽,毕竟含着缠绵和忧伤,而我不喜欢有太多忧伤的文字,所以用工笔小楷抄写下了他的《醉翁亭记》,放在案头,以为是难得的豁达。
殷红 重彩工笔 匡达的当代影像仕女图
作者: 匡达   尹塞   来源: 摄影之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黑   摄影手段   达以   簪花仕女图   《大腕》   古代绘画   传世佳作   周昉   画中   仕女画  
描述: 红色是被人看做是最能代表中国的色彩,鲜艳、热烈,张扬,在东方的色彩中,红色有着细致的分类,并带有各自的情绪。匡达以摄影手段重新绘制《簪花仕女图》,并将这经典的殷红发挥至极。殷红的色彩下,仕女的婀娜
重彩工笔 匡达的当代影像仕女图殷红
作者: 尹塞   来源: 摄影之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黑   摄影手段   达以   簪花仕女图   《大腕》   古代绘画   传世佳作   周昉   画中   仕女画  
描述: 红色是被人看做是最能代表中国的色彩,鲜艳、热烈,张扬,在东方的色彩中,红色有着细致的分类,并带有各自的情绪。匡达以摄影手段重新绘制《簪花仕女图》,并将这经典的殷红发挥至极。 殷红的色彩下,仕女的婀娜
《簪花仕女图》与笔者的创造性实践
作者: 李富娜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践   《簪花仕女图》  
描述: 流传千余年的《簪花仕女图》是盛唐至中唐著名人物画家周昉所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的仕女画题材的作品。该画以工笔重彩为主要表现形式,并富于浓烈的装饰味。《簪花仕女图》是经历千百年仍受人们喜爱,是一种审美的积淀,也由于其技法功力的深厚与纯熟,对笔者在题材处理、图像、笔墨语言等方面有巨大影响,是一种创造性的继承。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