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关于陶瓷窑炉节能问题的答疑
作者: 韩复兴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窑炉   辊道窑   烟气成分   窑底   氧含量   陶瓷卫浴   喷雾干燥塔   烟气排放标准   工业窑炉   内墙砖  
描述: A问:韩工,我厂使用隧道窑生产陶瓷卫浴产品,在窑炉烟气监测时发现烟气排放中的氧含量过高,按照陶瓷行业工业窑炉烟气排放标准,氧含量不能超过18%,但我厂达19%以上,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B问:韩工,我厂有三条辊道窑,其中两条生产外墙砖,一条生产内墙砖。全部采用负压烧成,能耗都不高,其中一条外墙砖窑去年烧正压,较今年烧负压能耗要高5个百分点左右。请问为什么?答:这两个问题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陶瓷窑炉
蛋形辊道窑结构的窑体内部温度场分析
作者: 赖勇聪   张柏清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弧形窑顶   平底   弧形窑底   数值模拟   平顶  
描述: 蛋形辊道窑主要是指主体结构的窑顶、窑底均为弧形的形似鸡蛋的一种辊道窑,本文用CFD的Fluent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与传统的平顶、平底结构对比分析其内部烟气温度场和流场,从而得出这种蛋形辊道窑炉结构的优越性所在。
一种新型快烧明焰隧道窑
作者: 张武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送系统   热量损失   陶瓷坯体   运输工具   有效宽度   匣钵   横截面积   窑车   窑底  
描述: 这种新型快烧明焰隧道窑和传统的隧道窑相比较,其最大的差异就是窑炉的传送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很大的改进。另外,新型明
德国双窑道逆向隧道窑
作者: 林风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纵向流动   横向流动   窑车   窑底   有效断面   局部加热   出窑   垫层   还原焙烧   热气流  
描述: 这是德国利得尔(Riedel)公司80年代始建研究的一种用于焙烧烧结粘土制品的新型隧道窑,经不断试验改进,现已在德国北部石勒益格州的乔恩斯砖厂运转良好取得了可喜结果。这种窑的特点是,窑内热气流不是纵向流动,而是从一条窑道向另一条窑道横向流动。在两条窑道里,热气流均自窑底向窑顶运动。根据设计,该窑热效率可增加一倍,热消耗可减少到100kcal/kg制品。该窑长88m,每条窑道的有效断面为3.24m×1.42m,用以生产外观为黄色的微孔砌块(Poroton),产量为150t/日(体积相当于普通多孔砌块250t/日)。窑为悬挂式拱顶结构,在窑外部有4条轨道以备窑车运行。在每条窑道的进车端和出车端分别装有窑门,以便更好地控制向窑内送风并防止空气对流对窑内载热介质的干扰。该窑采用18组72只自动调节气流量的侧烧烧咀烧天然气,窑除备有各种用于混合烟气的风机外,仅装有一台排烟风机,风量为4000m3/h,动力为2.2kW。窑车长为4m,窑车垫层两侧可以局部加热下部砖坯。每辆窑车可载德国标准实心砖6370块,(每块砖重2.6kg),窑平均24h进车9.143车。两窑道相对处的衡定温差为40~80℃,出窑温度为25℃。该窑车在...
隧道窑窑车的改进
作者: 张启亮   来源: 武钢技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耐火结构   低蓄热窑车   蓄散热   密封效果   砌体结构   高温隧道窑   窑炉   浇钢砖   窑底   密封结构  
描述: 一、前言隧道窑窑车作为窑炉的活动负载部件,不仅用作生砖坯在窑内移动烧成的运输工具,同时还在烧成过程中作为窑底起着耐火屏蔽和隔热的功能。因此,窑车砌体耐火结构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窑车本身的蓄散热量和窑底密封效果。1990年上半年,为了降低
耐火隧道窑热工技术研究通过冶金部技术鉴定
作者: 马建华   来源: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品质量   热工测试   预热带   科研课题   节约能源   节能措施   窑底   刘振平   技术鉴定   冷态试验  
描述: 由我院冶金系赵祺元、刘振平等老师承担的"耐火隧道窑热工技术研究"科研课题于1988年1月20日通过了冶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课题是1983年冶金部下达的,主要研究提高耐火材料隧道窑产品质量和节约能源。课题组通过正在运行的八条不同规格隧道窑进行了全面的热工测试,调查了五个重点耐火材
潮州笔架山龙窑探讨
作者: 陈历明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笔架山窑   斜坡式   青釉   窑场   窑底   潮州市   北宋   瓷片   瓷器  
描述: 广东潮州市区东面的笔架山,瓷片遍地皆是,自古以来,当地人都称这里为“白瓷窑”村,也称为“百窑村”。三十多年来.经过多次发掘清理,弄清了这里是宋代一处规模巨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此基地在潮州市韩江湘子桥东面的笔架山西坡沿江一带,北从猪头山、虎山,南至印子山、蟹山;这长达三公里的地带,宋窑成群,纵列绵延,民间传说有烧瓷的民窑九十九条,故而得名“百窑村”。1953年至1958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了十六条古窑址,清理发掘过古窑十座.出土了青、白、黄、褐、黑、影青等各色瓷件;有日用品碗、碟、盏、盒、灯、炉、杯、壶、钵、洗等,有美术瓷小马、小狗、小鸽、人像及其他摆件。虽然大多数是残件或瓷片,但制作工艺丰富多彩,器件成型采取轮制拉坯以及印制捏制及雕镶等方法;装饰工艺有划花、剔花、印花、通花和堆花等技艺;烧制则用平底匣钵及釜底匣钵叠烧.还用压锤、垫饼、试片等。
东南龙窑技术的历史记忆:厦门同安坑仔口现代陶窑调查
作者: 羊泽林   栗建安   宋蓬勃   陈建国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墙体   陶瓷史   历史记忆   窑炉   窑门   砖砌   窑底   窑头   技术史   考古学  
描述: 陶瓷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发明,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古代文明、不同文明传统内部之大小不等的地域性文化,都拥有差异程度不等的陶瓷文化,因此陶瓷史成为考古学上研究人类文化史、族群谱系关系史的最重要指示物,成为考古学上重建历史的最重要依据之一。陶瓷考古的研究内容是多方面的,民族考古向来是陶瓷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外考古学家、人类学家都予以重视。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考古学者主要在西南开展了一系列少数民族地区原始制陶的调查研究,著名的有李仰松先生关于云南佤族、傣族、彝族及海南黎族原始制陶工艺的调查,并结合仰韶文化的制陶工具发现,研究史前时代的制陶技术发展史的不同阶段,是制陶工艺之民族考古调查研究的奠基。此外,宋兆麟、黄展岳、杨原、张季、林声等人分别对贵州苗族、云南傣族、云南元谋汉族等原始制陶的调查研究,也都是这方面重要的成果。除了技术史的调研外,还有人作文化史的民族考古研究,我曾探讨过台湾高山族民族志中的原始陶器群与闽台史前文化间的源流关系。伴随着考古学的自身发展与完善,陶瓷史的民族考古学研究还可拓展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和空间。本期收入的三篇文章,在这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从调研内容看,传统的调研几乎都集中于原始制陶,对陶瓷史上晚近历史时期的窑业技术史缺乏民族志的类比。东南地区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重镇、龙窑技术的中心之一,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东南龙窑技术源远流长,但龙窑技术史的复原研究主要是通过东南各省地下埋藏的唐、宋、元、明等历代窑址的考古发掘资料来展开,闽浙各省山地社会中若干年前仍旧青烟缭绕的龙窑工场,长期未能引起学者的注意。福建博物院羊泽林、栗建安、厦门市博物馆宋蓬勃、陈建国先生合作的《东南龙窑技术的历史记忆——厦门同安坑仔口现代陶窑调查》,独辟蹊径,首次披露了一处闽南现代龙窑的形态与结构,将一处近年刚刚停烧的现代龙窑的准民族志资料展现在研究者面前,必将引起窑业技术史学者、陶瓷史学者的一阵兴奋。
东南龙窖技术的历史记忆
作者: 羊泽林   栗建安   宋蓬勃   陈建国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墙体   陶瓷史   历史记忆   窑炉   窑门   砖砌   窑底   窑头   技术史   考古学  
描述: 生产区在1958年转厂时,尚存龙窑1座。此次调查在其旧址仅发现一处龙窑遗迹。下窑生产区即同安陶器厂现在的位置,1984年时有窑炉2座,当时已有1座废弃,另一座延续使用,至2007年停烧。
吴城商代龙窑搬迁记述
作者: 刘诗中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迹   套箱   穿钉   窑底   木板   地梁   搬迁工作   工棚   宣纸   石膏粉  
描述: 去冬,我队在清江吴城水库淹没地带发现一处商代窑区,窑区内见有龙窑六座。这批商代龙窑系国内首次发现,我们及时把这一重要发现向国家文物局作了汇报,文物局文物处黄景略处长于今年二月专程来吴城遗址察看,根据雨季即将来临,遗迹在短期内有可能会淹没的紧急情况,指示我们要采取紧急措施尽早稳妥搬迁保存较好的六号窑至安全地带。返京后黄处长又及时请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技术专家锡长僖同志来吴城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