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社会主义现实】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1968~1999——我的艺术生涯
-
作者:
陈丹青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绘画
新中国油画
米开朗基罗
艺术生涯
视觉经验
美术学院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达·芬奇
文革
基础训练
-
描述:
1968-1978我小学毕业时, 全国美术学院关闭.两年后, 我跟随中学教我美术的恩师章明炎先生在刷了油漆的大铁皮和水泥墙上画毛主席像, 就此学起油画来. 八年插队, 我向凡是能够遇到的师友努力学习. 同其他文革画家一样, 我画过宣传画、连环画、插图、广告画. 还在农村家具或乡办企业的骨灰盒上画过各种图案. 文革期间的“全国美展”是我们视觉经验的最高归属,七四年秋当我第一次进京瞻仰国内名家的大画展时, 要比后来去到纽约和罗马的心情还要激动. 而我初履西藏时, 简直神魂颠倒. 此刻挂在墙上的三幅创作是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主题画, 对我来说, 那并不是真“主义”, 而是青春的记忆, 是新中国油画家对苏联油画公开的追慕与集体情结. 我的私人的.少年的记忆是什么呢? 是我在文革初年邂遭的欧洲绘画, 印在民国出版, 经由红卫兵抄家而流传到社会上的画册里. 我仔细临摹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的素描、俄国人哈尔拉莫夫的《意大利女孩》, 那就是我自习油画的“基础训练”.
-
中国油画的“世纪总结”
-
作者:
林公翔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探索
油画大师
作品
二十世纪
徐悲鸿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
描述:
极为难得的一个世纪中国油画的“大盘点”。于2000年7月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的《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吸引了无数热情的欢众。
-
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展开幕式暨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
作者:
冯博一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美术理论
开幕式
优秀作品
中国画
艺术设计
获奖作品
美术作品
文化部
中国美术
-
描述:
由文化部和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作品展”于1999年12月6日在第一展场:北京中国美术馆的十个展厅、第二展场: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展览馆的三个展厅同时拉开帷幕。展览展出了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漆画、年画、宣传画、连环画、漫画、插图、艺术设计13个画种和门类的获奖作品588件。其中,荣获金牌奖19件,银牌奖72件,铜牌奖192件,优秀作品奖305件(含港澳台优秀作品奖30件)。
-
画家的自述
-
作者:
科尔热夫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美术教育
画家
俄罗斯联邦
美术学校
莫斯科
美术学院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美术教师
展览会
-
描述:
我于1925年出生在莫斯科。父亲是一名园艺师,曾长期致力于莫斯科的绿化事业。母亲是位教师,在莫斯科一所普通学校执教40余载。10年前,在同一年中他们双双离我而去。 我10岁起就读于莫斯科少年美术学校。1939年转入莫斯科中等美术学校三年级学习,开始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这期间与同窗在创作中结成的友谊保持至今。 战争爆发后,学校搬迁到巴什基尔的一个大村镇。乡村的生活和大自然的怀抱确立了母校的创作特色。远离博物馆和展览会的两年,使我们这些城里的年轻人深刻体会到:美蕴涵在大自然里,存在于普通人中。 1944年,我从美术学校毕业并考入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油画系。当时,该院拥有众多优秀的美术教师,而我则先后从师其中的格拉西莫夫、马克西莫夫、波吉塔洛夫等。日常生活条件很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