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礼】搜索到相关结果 74 条
-
五彩基金的玉树之行
-
作者:
Art China
五彩基金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用品
残疾学生
运动鞋
羽绒服
艺术家
玉树县
开学典礼
基金资助
-
描述:
2011年4月13日,著名当代艺术家周春芽和他的五彩基金爱心团队赶赴玉树.参加由五彩基金资助的招有43名残疾学生的玉树县第三完全小学唐卡班开学典礼。此行,五彩初期捐赠善款5万元,为残疾学生采购了大量抓绒外套、羽绒服、运动鞋和各种学习用品,班里每个孩子还得到了400元慰问金。
-
盖头下面没有脸
-
作者:
菊沐雨
来源:
故事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盖头
父亲
头下面
清洁工
新娘
厢房
原生态
惊叫声
家礼
油画
-
描述:
三年前的春天,余凯和女友陈珊跟着父亲一走进白溪古镇,便动了常住的念头。远处有山,脚下有溪,保存完好的古屋古祠座座相连,很美!再说,老余家的房屋还在,收拾收拾就能住。余凯心想,要是把古镇原生态的美景都画下来,定能引起轰动。余凯正要提出这个想法,忽然从厢房里传来一声刺耳的惊叫声:"救命啊!"呼救的,是父亲雇来的清洁工。余凯闯进门,只见清洁工瘫坐在地,满脸惊恐地指着墙角的一个破旧木柜:"有……有人打我!"余凯胆大,顺手拎起清洁工使用的锤子打开了柜门。
-
北京服装学院
-
作者:
刘砚
来源:
高考金刊(文科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仪
青花瓷
设计
2008年奥运会
运动员
北京服装学院
亚运会
制服
-
描述:
你知道2010年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是由谁原创设计的吗?你知道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制服、奥运火炬接力服、中国运动员领奖服、颁奖礼仪服装之“青花瓷”系列、残奥会入场服装等5类服装是由谁设计的吗?这些作品均出自我们北服师生之手.
-
统吉祥纹饰在现代礼品瓷设计中的应用
-
作者:
袁乐辉
齐霞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审美意识
中华民族
装饰设计
装饰美
寓意
民族文化
象征意义
吉祥纹饰
礼品
吉祥文化
-
描述:
“求全求满”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普遍的求福求祥审美心理.吉祥文化的符号语言都具有纳福求祥的象征意义,并形成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集体表象与民族文化的寓意象征.从古至今,中国的装饰艺术,无论是纹样、图案或是装饰图式,大都以吉祥为主题,成就了陶瓷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起到了凝聚民族群体精神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寓意象征.
-
圣诞的礼物
-
作者:
叶祥东
来源:
人像摄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场景道具
礼物
运用
画面
搭配
圣诞树
照片
快乐
红色
圣诞节
-
描述:
喜欢收到礼物大概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现在的小孩子对生日、六一儿童节和圣诞节最为向往,因为这三个日子是最有可能收到礼物的。三个节日中,如果生日代表的是成长的快乐,儿童节代表的是属于同龄人的快乐
-
吉祥寓意与现代礼品瓷设计——探析现代礼品瓷设计中的审美取向
-
作者:
袁乐辉
齐霞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装饰设计
寓意
民族文化
审美取向
吉祥纹饰
礼品
吉祥文化
现代
传统装饰
-
描述:
吉祥寓意,已经凝结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它象征着一种力量,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已经超越了原始的图腾文化和民俗艺术的范围,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文化。吉祥文化的符号语言都具有
-
中国古代白陶器与鸟文化的关系探讨
-
作者:
刘修龙
来源: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鸟文化
饕餮纹
礼器
白陶
-
描述:
本文从白陶器的发展史出发,通过与其他平行材料的比对,确认了中国古代白陶器与鸟文化之间的关联。鸟文化崇拜以鸟纹、日纹等主要纹饰为基础,通过对陶器的纹饰、造型等因素的研究,勾勒出鸟文化的传播路线与样貌。
-
中国茶具祝福威廉大婚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茶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具
景德镇
婚礼
中国
王子
英国
-
描述:
4月29日,英国威廉王子和女友凯特举行婚礼。曾在英国留学的贵州女孩朱小菊为王子大婚定制了一套江西景德镇茶具作为结婚贺礼
-
民族的号手
-
作者:
陈良钦
来源:
足迹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礼
产品制造商
中韩
Shandong
合资企业
美国总统
venture
生产厂区
生产流水线
洋贝
-
描述:
任光(1900-1941),是中国无产阶级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名的革命音乐家,中国电影音乐的开拓者,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和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和聂耳、冼星海齐名的大音乐家。为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唤醒民众投入民族解放运动,他用音乐作武器,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称为“民族的号手”。 在音乐沃土中成长 任光1900年11月9日在石匠父亲叮当的凿石声中诞生在嵊县(现嵊州市)城内东前街。稍长,他就常随父亲到采石场听采石工人高亢的号子声,这给了他最早的音乐熏陶。任光自幼聪明好学,父亲决心培养他成就学业。7岁人二戴小学读书。“二戴”即东晋时隐居剡县(即现嵊州市)的戴逵、戴颐父子艺术家,“二戴”精雕塑,擅长音乐和书画,弹得一手好琴。任光从小听过不少有关“二戴”的音乐故事,对音乐产生了特殊的兴趣。20世纪初,戏剧奇葩越剧正在嵊州大地上破土而出,城乡到处是 “的的笃笃”的小歌班演出。任光是个越剧迷,喜欢去看小歌班演出,还经常独自哼唱,常常乐得忘乎所以,由于家乡先贤的影响和民间音乐的熏陶,他的音乐天赋发展很快,人嵊县中学读书时,就会拉二胡、吹铜号、弹风琴等,已崭露音乐才能,被称为“小音乐家”。
-
论瓷业神祭祀礼俗对景德镇古代瓷业发展的意义
-
作者:
于芳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祭祀礼俗
景德镇瓷业
瓷业神
-
描述:
瓷业在景德镇历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景德镇瓷工在对瓷业的依赖中产生了瓷业神信仰,主要为瓷土神、师主、风火神,在景德镇瓷业祭祀礼俗中具有极尊崇的地位,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对景德镇瓷业生产既具有积极意义亦具有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