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碑】搜索到相关结果 40 条
-
“忘却的纪念”:历史沧桑中的近代雕塑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华夏民族
近代意义
政治权利
上海租界
审美趣味
价值观念
城市雕塑
上海外滩
历史时空
-
描述: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上海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沧桑巨变时期,这个时期,也是近代意义上城市雕塑的始创时期,在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历史时空中,一座座雕塑,不为上海而塑,不为华夏民族和国家而铸,而是为那样特定的时代而筑。那些雕塑背后的价值观念、政治权利、时事变迁、审美趣味等等,都随着它们的消失而化为历史的记忆。
-
人民英雄纪念碑
-
作者:
李志启
来源:
中国工程咨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节
纪念碑
光闪烁
高耸
英雄
历史
建筑艺术
天安门广场
-
描述:
每当我来到天安门广场,都要走近巍然屹立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仰望他那高耸挺拔的雄姿;观看其反映革命先驱英勇奋斗的生动精美的浮雕画面;默念并思考纪念碑金光闪烁
-
36——记成都十二桥烈士墓
-
作者:
吴光明
来源:
散文诗世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都
数字合成
流泪
墓碑
历史
记忆
回放
浮雕
故事
至高无上
-
描述:
36朵白花还佩于36株松柏。36束黄花还依偎着36座鲜红的墓碑。36个故事。36幕历史鲜红的记忆。黎明①,急速回放的36段插曲。初见流泪,再见深沉。一座浮雕。鲜红的浮雕。36张面孔。36种表情。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挥舞镣铐的高呼,抓着铁窗的期盼……
-
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大型浮雕作品
-
作者:
宋尚举
来源:
国防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狮脑山
自救互救
法制宣传日
人防建设
国防教育
专项资金
传统教育
人防教育
功能拓展
百团大战纪念碑
-
描述:
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大型浮雕作品
-
真正的艺术——刘士铭雕塑艺术研究
-
作者:
段双喜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金田起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
艺术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家
知识分子家庭
研究生班
-
描述:
刘士铭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受王临乙、滑田友、曾竹韶等名师指导。1953年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
-
素材点评与使用方向
-
作者:
卓厚宝
田文娟
来源:
高考(数语英)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英雄
公共场所
塑像
文化局
保护范围
文化艺术
实验学校
普陀
奥运会
-
描述:
一、时政1.纪念碑10月6日一尊以超女李宇春和周笔畅为原型的纪念碑出现在北京通州宋庄文化艺术节上。而10月10日顾正红烈士塑像,由于原棉纺二厂厂址被列为上海普陀区内改造地块,日前被迁出安放在普陀区中远实验学校内,而塑像旁原有的带题字和浮雕的墙面已被拆除,普陀区文化局负责人却称:题字不属保护范围。共
-
身体的诗学与政治——关于向京近作
-
作者:
高士明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纪念碑
意识形态
灵魂
肉体
基督教
身体
所有人
日常生活
雕塑
-
描述:
就像现在,我把自己抱在怀里这是身体。只有身体,反复地活在世上。
-
怎样用“至少”表达数量
-
作者:
刘国荣
来源:
秘书之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英雄纪念碑
地质学家
“至少”
浮雕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描述:
周定舫先生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中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时说:"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至
-
伫立的碑铭——解读李险峰的《石头风景》
-
作者:
方志凌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成元素
风景
碑铭
中国传统
水墨山水画
解读
精神气质
石头
-
描述:
一无论置身于明媚的街道或庭院中,还是在展场昏黄的射灯下,《石头风景》淡逸古雅的形貌和隐含其中的独特精神气质总是格外引人注目——石头的外形,透明树脂温润古雅的色泽与质地,以及封存于树脂石头中的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这是雕塑家李险峰的《石头风景》系列的基本构成元素。
-
舰魂铸碑——中山舰博物馆
-
作者:
黄捷
程克容
来源:
新建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雄纪念碑
舰馆合一
中山舰
-
描述:
通过简洁、具有雕塑感的几何体块穿插组合、虚实对比碰撞,塑造出中山舰博物馆雄浑刚劲、气势恢弘、舰馆合一的主体形象;同时通过整体环境的设计,营造出中山舰核心旅游区瞻仰名舰、缅怀英雄的空间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