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峄山:邹鲁秀灵 岱南奇观
作者: 李艳红   来源: 今日中国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尽心上   国家森林公园   峄山碑   峄阳   景区开发   山东邹城   鲁秀   岱南   旅游资源   登兖州城楼  
描述: 峄山位于山东邹城市区南10公里处,海拔582米,约形成于25亿年前,北依泰山,东接蒙山,西南望微山湖。峄山,古称“东山”“绎山”,素有“邹鲁秀灵”“岱南奇观”之美誉。《孟子·尽心上》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里的“东山”,即指峄山。峄山位于山东邹城市区南10公里处,海拔582米,约形成于25亿年前,北依泰山,东接蒙山,西南望微山湖。峄山以其小巧之体、玲珑之态,集泰山之雄、黄山之秀、华山之险于一身,形成了独具一格
支书张文堂:“共同富裕”的践行者
作者: 张金菊   梁生树   来源: 当代陕西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油画家   陕西省   油画艺术   张建华   西安碑林   协会会员   美术家  
描述: 2017年7月23日,一场历史罕见的大暴雨突袭榆林,城区一些街道瞬间成“海”. 雨后次日,记者一行驱车出榆林城向东北方向行驶11公里,只见田地里一人多高的玉米正在吐穗,山坡上齐茬生长的幼柏正在抽枝
德兴近年出土宋代饶州碑刻考论
作者: 王德荣   许永福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致仕   代表人物   文化   宋代   碑刻   考论   志文   出土  
描述: 近年出十的德兴碑刻有《安静阁记》《宋故通直郎致仕董鸿墓铭》《宋五世祖彦明董公之墓》等,志文内容广涉德兴经济、历史、文化、习俗,相关述写人物包含张潜、熊本、董鸿、李纲、汪藻、徐通仕、程正思、张由、张
旧日足迹
作者: 霍鹏飞   来源: 创意设计源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木雕技法   上海市   画品   创作   雕塑家   小型雕塑   作品   城市雕塑   工艺美术  
描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当代具象雕塑在国际艺术舞台上显得更加成熟,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当代具象雕塑创作在创新的同时应该把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元素作为创作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其它表现形式上的创新,这就是中国雕塑语言表达的新内容。在形式上不限于东方或者西方、在创作手法上也不拘泥于材料的多样性,而是在不摒弃传统元素的同时进行创新。
开栏语
作者: 许正龙   来源: 创意设计源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木雕技法   上海市   画品   创作   雕塑家   小型雕塑   作品   城市雕塑   工艺美术  
描述: 入门初学时,先生们是那么教的:雕塑——凝固的艺术,坚硬厚重,是固定不变的。二战时期,亚历山大·卡德尔率先使用轻盈材料,造型比较灵巧,采用悬吊方式,微风掠过,作品动起来了。之后,学科间在快速交错与融合。雕塑界呈现开放状态,在造型过程中,塑造、雕刻、构造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谈及具象,对应的是抽象与意象,三者怎么划分?实际并不泾渭分明,没有明确界限。划分基础是现实参照系,其理论根源是柏拉图的"镜子说"、"模仿论"。意象并不全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意象有时是悬在空中、飘忽不定的。言及具象,我只想说一句,"具象雕塑与用具象手法创作的雕塑不是一回事"。
麦积山石窟133窟10号造像碑研究
作者: 龙忠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像碑   弥勒   佛传图  
描述: 麦积山石窟133窟10号造像内容丰富、雕刻技法精湛,制作于北魏晚期。该造像为释迦、释迦多宝、弥勒组合题材,两侧雕满佛转故事。在艺术形式上已摆脱了孝文帝时期的“秀骨清像”风格,明显受到来自龙门石窟造像的影响。该造像不仅代表着北朝佛教艺术的水平,更是中国古代传统雕塑中的精品之作。
赫鲁晓夫的黑白墓碑
作者: 高莽   来源: 中国老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联卫国战争   墓碑   俄罗斯   前苏联   雕塑家   领导人   赫鲁晓夫   获得者  
描述: 领导人赫鲁晓夫的遗愿是请他为自己设计墓碑,而生前赫鲁晓夫却当众辱骂过他的作品“就是一头毛驴用尾巴甩,也能比这画得好。”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壁画的溯源研究
作者: 李延   孙泽楠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英雄纪念碑   溯源   浮雕壁画  
描述: 北京天安门广场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兴建的第一个大型纪念碑,是新中国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大型公共艺术工程,它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充分的体现了创建者对纪念碑超高
喑哑的一角:1920至1940年代中国女性雕塑家行踪考辨
作者: 姚玳玫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考辨   西安碑林   雕塑家   女性艺术   40年代   行踪   中国女性  
描述: 1925年,在法国巴黎学成归国的李金发应邀赴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上海美专”)雕刻科教授。不料是次招生因没有学生报名而停办[1]。这至少说明在1925年前后,西方美术学意义上的雕塑艺术
名 字
作者: 王雪平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洋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体制改革   定位研究   城市文化建设   战略定位   龙窑   宁道务墓碑   坭兴陶   特色文化建设  
描述: 乡下人取名字十分随意,雪艳有这个名字是因为梁村曾经有人叫做雪艳,那个雪艳后来嫁得好,生了三个儿子,婆婆年轻,脾气也好,雪艳不受气。结婚有十年了,李英还没生出一男半女,梁三元比做了王八还难受。夫妻俩吵也吵了、打也打了,医院妇科的门槛差点踏破,吃下的中药、西药的包装纸能当柴烧,可李英的肚皮还是不见鼓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