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托尼·克拉格:雕塑与绘画展
作者: 蒲鸿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拉   色彩   展览   纪念碑性   雕塑家   艺术史   雕塑公园   双年展   作品   拉格  
描述: 托尼·克拉格最早与国内观众相遇的时间应该是2005年。在第二届北京双年展上,他就夺得了雕塑的一等奖。令人困惑的是,本次展览,一个在外交层面上展开的非常官方的活动,却似乎有意忽略了这个本土奖项。倒是艺术家本人,经常将这个奖与他获得的其他荣誉郑重地并列在一起,比如1988年的特纳奖和2007年的日本高松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应该说,2005年的那一届北京双年展被号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国际当代美术和雕塑双年展,尽管在当代艺术世界里,积极谈论它的不多。就这一点,我们还是可以隐约体会到克拉格作品的某种保守和温和色彩。
舰魂铸碑——中山舰博物馆
作者: 黄捷   程克容   来源: 新建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雄纪念碑   舰馆合一   中山舰  
描述: 通过简洁、具有雕塑感的几何体块穿插组合、虚实对比碰撞,塑造出中山舰博物馆雄浑刚劲、气势恢弘、舰馆合一的主体形象;同时通过整体环境的设计,营造出中山舰核心旅游区瞻仰名舰、缅怀英雄的空间氛围。
略述元代西藏绘画、雕塑、抄经艺术
作者: 亚东·达瓦次仁   来源: 西藏艺术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西藏   尼泊尔   元代   绘画   艺术交流   雕塑   寺院建筑   12世纪   13世纪   传承   14世纪   加德满都   风格   印度   克什米尔  
描述: 略述元代西藏绘画、雕塑、抄经艺术
小平头自述:我的1976
作者: 阿坚   来源: 西湖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节   人群   纪念碑   谈判代表   公安   花圈   天安门广场   周总理   反革命暴乱   邓小平  
描述: 一、4月5号上午,我爬到纪念碑的浮雕之上我若坐车上班,必在广场边上的南长街由1路换乘5路。从3月底至4月初,早上在广场上转一圈,下班后更是在广场的花圈丛林中且转悠呢,太好玩了。按说清明节前后的悼念,尤其是对周总理的追思,人们的表情应该肃穆端庄甚至压抑,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作者: 欧阳杰   李若梦   来源: 西南民兵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人民公园   纪念碑   交通建设   抗日战争   川军   成都市   社会团体   中国人民  
描述: 7日立于成都市老东门城门内,后在1965年因交通建设而拆毁。1 989年8月1 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在万年场二环路口重建了"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2007年8月15日,纪念碑又再次迁址到成都市
历史题材油画创作中情节性绘画手法和纪念碑性绘画手法再讨论
作者: 李时兵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题材   纪念碑性绘画手法   情节性绘画手法   油画创作  
描述: 新中国主题创作的政治功用是显而易见的。要寓教于乐,图像必须大众化、通俗化,情节性绘画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油画在主题创作中除了运用情节性绘画手法外还运用了纪念碑性绘画手法,产生了一批有较强形式语言
塑绘双清 一代名家
作者: 罗充然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名   潘天寿   教授   国画   书画家   刘开渠   雕像   碑林   雕塑教育   雕塑艺术  
描述: 朱培钧教授是著名的雕塑家、书画家和艺术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他出生于广西桂林地区恭城县,七岁开始学画、十二岁所作的《百蝶图》交誉艺林,中学时代崭露头角。 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其国画工笔和写意花鸟曾师从张光、戚维新以及潘天寿教授,深得这些大师们赞赏。当时潘天寿教授所领导的书画研究会,年轻的朱培钧受到潘教授的赏识,得到他的亲传,打下了国画基础。20岁所作的《墨石图》就得潘老的欣赏,并题
刘开渠《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雕塑风格解析
作者: 傅春禹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日纪念碑   民族精神   文化嫁接   象征性  
描述: 刘开渠历经六年留法学习之后回国创作的第一件抗战纪念碑雕塑《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蕴含着雕塑家创作中的精妙构思和深刻用意。该作品在雕塑主体和基座浮雕中都充分诠释了当时的阶级、人性和全民族抗敌精神
唐代“昭陵六骏”美术系统及其意义解读
作者: 李闻茹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昭陵六骏图   昭陵六骏碑   昭陵六骏   美术系统  
描述: 唐代“昭陵六骏”是我国古代雕塑的杰出作品,历来受到美术界的广泛重视。除昭陵的浮雕“六骏”之外,现存同样题材、样式的美术作品还有金代赵霖的绘画《昭陵六骏图》与宋代的“昭陵六骏”石刻线画,它们共同
论中国早期纪念碑雕塑形式的持续性意义
作者: 傅春禹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联想   纪念碑   形式   持续性   雕塑  
描述: 本文从中国早期纪念碑社会形态的持久性意义出发,论述雕塑作为纪念碑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也应在视觉和想象等感知领域具备同等的持续性效果.
< 1 2 3 ... 28 29 30 ... 99 100 10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