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硬质】搜索到相关结果 79 条
-
木雕教学散记
-
作者:
王小蕙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记
艺术效果
木雕艺术
创作意图
硬质材料
创作过程
专业教学
教学方法
造型手段
雕塑
-
描述:
等硬质材料上雕刻出形象,后者是用石膏、泥土等可塑性材料塑成形象。 较之其它硬质材料,木头是一种温和而美丽的极易征服和表现的材
-
雕塑与环境的“图——底”关系
-
作者:
李大为
于美成
邹广天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形式与雕塑内容
对比与对位
硬质环境与软质环境
“图——底”理论环境空间
-
描述:
本文依据“图——底”理论研究雕塑与环境空间的关系,论述了雕塑形式与硬质环境的对比和雕塑内容与不同层次的软质环境的对位关系。
-
触摸城市的灵魂--对于城市雕塑的一点希望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形式与雕塑内容
对比与对位
硬质环境与软质环境
“图——底”理论环境空间
-
描述:
触摸城市的灵魂--对于城市雕塑的一点希望
-
聪颖、专心、诚实和意志——孙家钵的硬质雕塑
-
作者:
杜哲森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硬木
雕塑语言
意志
艺术家
工作室
硬质材料
雕塑家
“活”
江南水乡
作品
-
描述:
面对着一块顽石或一段硬木,雕塑家不知要付出多少汗水,才能使这些顽石硬木“活”起来!每当来到家钵的工作室,看到他那副专注的神态,那汗水淋淋的样子,那满地的木屑和石粉,以及那些已成、将成和半成的作品,一个似明不明的问题总萦绕在脑际:可是一种什么因素促成了艺术家们与这些木石的不解之缘呢?他们日复一日地砍斫
-
谈艺札记——和小型雕塑展的作者们聊天所得
-
作者:
钱绍武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心得
作者
雕刻
独特风格
艺术风格
艺术家
硬质材料
小型雕塑
货真价实
展览会
-
描述:
前些日子开了个货真价实的硬质材料小型雕刻展览会,使人们耳目一新。 激动之余,就找作者们聊聊天。的确,任何成就都来之不易,他们每人都有十分精采的经验和体会。现在整理两段,算是学习心得吧。
-
情与美的溶铸
-
作者:
潘绍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方面的效应
艺术感受
米开朗基罗
硬质材料
立体性
雕塑家
时间已过
小型雕塑
雕塑艺术
立体造型
-
描述:
记得童年逛庙会,回到农村的家中,凭印象自己用泥巴粗糙地塑了个金刚面孔当圆睁的双目和横眉以及张开的大口的雏型出现之后竟把自己吓了一跳,这也许就是立体造型的力量。时间已过去的六十年,自己在雕塑艺术的圈子里也快50年了。有时自己也常常省悟一下,对雕塑艺术的真谛究竟理解的怎样?过去强调它的服务动能,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感受作用。
-
我看《郭沫若》
-
作者:
隋建国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方面的效应
艺术感受
米开朗基罗
硬质材料
立体性
雕塑家
时间已过
小型雕塑
雕塑艺术
立体造型
-
描述:
根据中华世纪坛的设计创意,建筑结构和艺术设计整体方案的要求,世纪坛组委会决定的主体建筑三层环廊上,安排40尊中华文化名人雕像,与贯穿世纪坛南北的青铜甬道上记载五千年沧桑岁月和主体坛内的巨幅壁画相辉映,层层递进,相得益彰地昭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与科技成就。 经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社科院等院校的著名文史哲专家提名,并审定通过的中国古代和近现代28位文化名人;由第六届文代会、中国科协和全国中小学文化名人挂图所确定的现代文化科技代表性人物12名。这40位文化名人,由中宣部审核原则认可,中国文化部等相关部委和专家再次确认,最终于1999年10月正式确定。他们分别是:老子、屈原、司马迁、祖冲之、王羲之、李白、吴道子、李清照、关汉卿、李时珍、曹雪芹、詹天估、鲁迅、华罗庚、郭沫若、冼星海、梅兰芳、齐白石等。 中华世纪坛将组织40名雕塑家分别设计创作,预计到2004年底全部完成,安放在中华世纪坛坤体环廊中。首批安放的是由李象群创作的《郭沫若》和田世信创作的《齐白石》。雕像自揭幕之日起,就颇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郭沫若雕像,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从而引起了一次关于肖像雕塑再认识的学术争端。本刊特刊发部分艺术界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其他相关?
-
从鲁西亚诺·法布罗作品中得到的启示
-
作者:
高蒙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属管件
艺术界
20世纪
意大利
现代艺术博物馆
启示性
硬质材料
个人作品
鲁西
60年代
-
描述:
鲁西亚诺·法布罗(Luciano Fabro)的名字对美国艺术界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他还没在美国举办过个人作品展。1992年秋,由圣佛兰西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绘画与雕塑总监约翰·科威尔(John Caldwell)主持,举办了一场包括法布罗60余件作品的回顾展,从而使得法布罗的名声在美国艺术界广为人知,法布罗作品的启示性在于,通过作品这一中介,他所显示的是对世界无穷奥妙
-
北京的城市雕塑
-
作者:
于化云
来源:
中国对外服务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城
纪念碑
群雕
弘扬民族精神
抗日战争
城市的公共空间
硬质材料
公园
城市雕塑
光荣革命
-
描述:
城市雕塑是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的、三维的、硬质材料的造型艺术品。公共空间包括公园、街道、绿地、广场、立交桥头等等。“三维”就是立体的。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点睛之笔。城市雕塑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功能可以归纳
-
园林硬质景观生态设计探究
-
作者:
贾淇尧
来源:
房地产导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硬质景观
生态性
铺装
雕塑
-
描述:
化、生态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规划设计。本文对景观规划设计中硬质景观中的小品、铺装、水体,通过生态规划的设计原则、设计手法等方面的融合,以达到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