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硬质】搜索到相关结果 79 条
-
三大军校与近代中国
-
作者:
海欣
来源:
齐鲁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硬质景观
大军校
主入口
市民广场
云南讲武堂
伏龙芝军事学院
陆军讲武堂
保定军校
景观园林
-
描述:
讲武堂,透过三大陆军军官学校的发展可以管窥近代陆军的历史。北洋遗物的近代演义保定市区东部,有一个硬质景观为主的市民广场。广场里,音乐喷泉、雕塑和景观园林交相辉映,主入口的五彩世300
-
自在的钢铁——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直接金属雕塑教学
-
作者:
孙璐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常经验
直接金属雕塑
客观再现
金属材料
中央美术学院
硬质材料
冈萨雷斯
艺术形式
造型元素
雕塑系
-
描述:
。毕加索和冈萨雷斯(Julio González)等人是直接金属雕塑实践的先驱。这种直接建构作品的方式,与传统上金属材料仅仅作为雕塑硬质材料的拷贝形式是不同的。
-
陶瓷裂缝修补胶泥
-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建材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裂缝修补
陶瓷
修补剂
木家具
硬质材料
新旧混凝土
界面处理
胶泥
-
描述:
一种陶瓷修补剂已研发成功,开始投放市场。陶瓷修补剂可用于瓷砖墙、地面、瓷器、洁具的修补,陶瓷浴池的封边以及新旧混凝土的界面处理:也可用于硬质材料文物修补、粘贴面转、彩色地坪、金属、木家具裂缝等。同时可以做模型雕塑和沙盘,尤其对餐馆用的大量破损瓷器有良好的修补作用。修补后,和周边的硬度相近。
-
雕塑研究班的毕业创作
-
作者:
钱绍武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元帅
人民群众
毕业创作
硬质材料
真理
研究班
展览会
标题
作品
雕塑
-
描述:
这次雕塑研究班的毕业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大部分作品都来于生活,有感而发。其中突出的是严世俊的彭总形象,标题是《为了真理,为了人民》。他不是把彭总作为大元帅来歌颂的,也不是作为被诬陷冤屈、受尽折磨的老革命来同情的;而是抓住了彭总和人民群众甘苦与共,血肉相连,不避艰险,为民请命这一根本特点进行塑造的,使彭总朴实而伟大、严峻而亲切的气质得到相当好的体现,这是难能可贵的。
-
创作遐思
-
作者:
程亚男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庭园设计
构想
石膏
人民群众
生活中
硬质材料
自我感觉
作品
雕塑
石头
-
描述:
创作总是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所感受,非表现出来不可,并且想去感染别人。但艺术的高低成败,终归不凭自我感觉如何,而是由人民群众来评判。 过去很长时间,我们搞雕塑主要和泥巴石膏打交道,近几年逐渐向硬质
-
走我自己的路——刘焕章自述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非洲人
香港
研讨会
南斯拉夫
硬质材料
作品
石雕
白大理石
雕塑
-
描述:
这是我的第二次个展。第一次在1981年,两次之间相隔七年。这七年里去了一次非洲,回来后创作了二十几件表现非洲人生活的雕塑,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访外美展”;1985年,去香港举办了一次个展;1988年,到南斯拉夫参加“白大理石”雕塑研讨会,创作了大型石雕《林中鸟》。一直好象都是忙忙碌碌的,所以两次展览相隔七年。当然我也并不急于马上拿出新作,因为我总在想另外寻找一条与自己过去不同的路,一条更能开拓也更为艰难的路……我觉得这次展览比上次要深刻些,表现手法也更为自由。
-
波兰陶瓷工业概况
-
作者:
颜石麟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成工艺
釉烧温度
波兰
烧成温度
日用瓷
天然气
陶瓷企业
细瓷
陶瓷工业
硬质瓷
-
描述:
的影响。波兰现有18家陶瓷企业,产品分精陶、炻器和细瓷三大类,细瓷属硬质瓷范畴,烧成温度1410℃,采取二次烧成工艺,素烧温度900℃,釉烧温度1410℃。装饰方法分二大类,釉上彩烤花温度800℃,釉下彩烤花温度1250℃,燃材主要为天然气,大部分从苏联进口。硬质细瓷年总产量达2亿件,较
-
醴陵釉下彩瓷的渊源研究
-
作者:
龙芝兰
刘睿婷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高火性釉下颜料
釉下彩瓷
醴陵釉下彩瓷
高火性釉下彩瓷
硬质瓷
-
描述:
景釉下彩瓷是日本在明治年间(1868~1912年),在对本国磁业施行"改良"的过程中,将引进的欧洲硬质瓷工艺及高火性釉下颜料,与传统青花瓷工艺相结合后在1906年之前发展而成。具体而言,釉下彩瓷的胎
-
《花开富贵》
-
作者:
胡健涛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高火性釉下颜料
釉下彩瓷
醴陵釉下彩瓷
高火性釉下彩瓷
硬质瓷
-
描述:
“谢莲色淡争堪种,陶菊香秾亦含羞。”胡建涛擅长刻划芙蓉花纹,犹怀“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的情愫,尽诉陶笺瓷尊之上。此作先以刀刻划芙蓉芳姿,复罩影青釉。这种釉色白中泛青,给人以冷白色感。由于刻划花瓣兼有花脉,施釉后常有积釉而增其质感。后以写意笔触作青花枝叶,形象地诠释了“蓉易便开三百朵,此心应不畏秋霜”的芳卉精神。
-
望闻问切:青花“梧桐纹”外销瓷
-
作者:
马景龙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印度公司
滕王阁序
《新民晚报》
边饰
南浦
沃尔克
景德镇窑
化蝶
度秋
硬质瓷
-
描述:
明代为欧洲市场设计烧制了"梧桐纹"瓷器,在中国,它似乎被遗忘了,而欧洲人反客为主,仿制不断 2001年10月,APEC会议在上海成功举办,受到国内外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