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山东平原出土北齐天保七年石造像
作者: 张立明   蔡连国   来源: 文物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蔬菜大棚   推土机   北齐   石造像   石刻佛像   平原县   出土  
描述: 2007年9月27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坊子乡东高村村民用推土机修建蔬菜大棚时在地表下约1米处推出石刻佛像。平原县文化局闻讯赶到现场,因大棚已完工无法再对出土地点进行勘探,只在村民手中收回北齐纪年
河南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石刻佛像造型
作者: 黄文智   来源: 石窟寺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刻佛像造型   北魏晚期至东魏   河南北部  
描述: 以新乡为中心的河南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石刻佛像,皆着条带式阶梯状双领下垂式袈裟,呈现一体化面貌。6世纪初至20年代,这些佛像在吸收故都平城造像因素基础上,形成躯体修长、头与颈部细高,且敷搭在立像左肘部袈裟似将滑落的浓厚地方特征。6世纪20年代中至30年代中,其兼受平城与新都洛阳造像因素影响,人体造型向适中发展,又呈现多样化特征。进入东魏则更多接受了相邻的东部和北部造型因素。特殊的社会与地理环境,促成了河南北部这个小佛教造像中心的形成。
河北中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石刻佛像造型分析
作者: 黄文智   来源: 敦煌学辑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北中南部   北魏晚期   东魏   石刻佛像  
描述: 河北中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石刻佛像皆着双领下垂式袈裟,按其袈裟表现样式可分为阶梯状衣褶双领下垂式袈裟、棱角状衣褶双领下垂式袈裟和双勾阴线衣褶双领下垂式袈裟三种类型,三者依次出现,后两者存在直接的承续关系。第三类型的较大尺寸造像,体现出纯熟的雕刻技巧和富于装饰性的视觉特征。这些以白石为主的石刻佛像,在北魏晚期和东魏大致呈现两阶段发展,前阶段实例结合了洛阳地区造像因素和本地金铜佛像造型特征,后阶段逐渐形成自身特点,并对周边地区产生较广泛影响。这些实例头部造型只出现波形发髻和磨光发髻,其中东魏实例多数头部比例被有意夸大,人体也趋于丰壮,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其后的北齐造像。
河南中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石刻佛像造型分析
作者: 黄文智   来源: 敦煌学辑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南中部   北魏晚期至东魏   石刻佛像  
描述: 黄河南岸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中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石刻佛像,代表着当时北方中央造型式样。绝大多数实例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基于袈裟表现形式的微观变化可分为五组,前两组皆为龙门古阳洞实例,在沿袭大同云冈石窟佛像特征的同时形成自身独特性。第三组皆为龙门北魏窟龛中尺寸较大的主尊佛像,出现了多种新特征,第四组在云冈佛像造型基础上向程式化和装饰性发展,第五组是受前四组影响的洛阳周边地区小型洞窟龛像及零散单体造像。五组佛像大致呈先后发展次序,人体造型变化不甚显著,外在袈裟表现则是此时期佛像造型的重心所在。
山东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的石刻佛像造型分析
作者: 黄文智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魏晚期至东魏   石刻佛像   山东北部  
描述: 本文以山东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的佛教石刻造像为中心,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考古类型学与美术史样式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主尊佛立像造型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以下结论:洛阳地区的石刻技法与定州地区的金铜佛工艺应是山东北部北魏晚期石刻佛像的技术来源;北魏晚期至东魏初期佛像流行波状发髻和磨光发髻,但螺形发髻是东魏佛教造像的主流形式;山东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的佛像以服饰为表现中心,四肢与躯体的空间关系比较模糊,因此这些造像体现了鲜明的地域和时代风格。
< 1
Rss订阅